共筑禁毒防线 守护万家安宁

本报记者 魏 爽

今年6月26日是第37个国际禁毒日。进入6月全民禁毒宣传月以来,青海各地紧紧围绕“防范青少年药物滥用”主题,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禁毒宣传活动,禁毒宣传教育走进农村牧区、校园、社区、学校、单位、家庭、休闲娱乐场所等,在全省范围内掀起了新一轮禁毒宣传热潮,营造了全民参与禁毒的良好氛围。

禁毒宣传教育更加广泛、吸毒人员服务管理更加有效、禁毒严打整治更加深入、涉毒物品管控更加严密……2023年以来,青海各地、各有关单位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禁毒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家禁毒委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坚持守正创新、深化综合治理,推动禁毒工作取得新成效。

系统推进标本兼治

构建共管共治禁毒工作新格局

毒品一日不绝,禁毒一刻不止。拦截高速行驶的车辆,火拼穷凶极恶的凶徒,千里追击锁定毒贩,这样惊心动魄的缉毒场景一次次上演。禁毒“清源断流”“大扫除”……专项行动持续推进,“拔钉追逃”“集群打零”“网上扫毒”……禁毒战法不断创新。

青海各级禁毒部门始终保持对涉毒违法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先后组织开展一系列打击整治专项行动,形成“市州联动、情报共享、区域会战、集群打击”的工作模式。

2023年,全省破获毒品犯罪案件131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61名,缴获各类毒品3809.258克,查处吸毒人员383人次。破获部级目标案件2起,其中1起实现“打团伙、摧网络、抓毒枭、缴毒资”的全链条打击目标。年内破获首例涉嫌走私第一类精神药品案件(莫达非尼),缴获莫达非尼715片(378.52克)。

推进禁毒工作,强化毒品源头管控是关键。网信、教育、工信、公安、农业农村、卫健、应急管理、药监等部门组织开展芬太尼类物质专项治理活动;法院、检察院、公安、卫健、市场监管、海关、邮政寄递等部门围绕重点种类、重点区域加强联合督导检查,堵塞监管漏洞,加大打击力度;在全省范围内推广使用全国易制毒化学品管理信息系统,网上审批处置率达98%以上。

如何引导吸毒人员身心戒毒并回归社会,是禁毒工作的一大难题。青海大力开展“大排查、严管控”行动,全面落实“逢嫌必检”“毒驾严查”等工作措施,全力“清隐”“清零”;逐步建立完善吸毒人员“平安关爱”、社会面吸毒人员风险分类评估管控、重点行业“毒驾”治理有关职能单位协同工作机制,切实理顺、压实部门行业责任,工作常态化、机制化开展;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管控率长期保持在99%以上。全省未发生吸毒人员肇事肇祸案(事)件。

齐抓共管纵深推进

争创全国禁毒示范城市

创建全国禁毒示范城市,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青海坚持“全省创建、全民参与、全程跟进、全面提升”的创建思路,省禁毒委高标准部署开展新一轮创建工作。

西宁市、海南藏族自治州作为青海新一轮创建地区,紧抓有利契机,结合打造省会平安建设典范之城和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工作,精心谋划、综合施策,主动作为、持续发力,“创城”工作呈现组织领导不断强化、基础建设日趋完善、综合治理全面推进的阶段性成效,带动了两地禁毒工作的提档升级。

线上虚拟参观、720度全景观看、实时语音、视频解说、互动游戏体验……作为全省首家线上禁毒教育馆,通过人机交互、视听融合,推动禁毒宣传教育方式更加生动快捷,这是西宁市推进全国禁毒示范城市创建和加大禁毒预防宣传工作的一个缩影。

西宁市坚持高站位谋划、高标准推进、高质量落实,聚焦构建毒品治理“六全”体系,重拳打击毒品犯罪,加强涉毒管控,有效遏制毒品问题,涉毒地区整治取得明显成效,群众拒毒防毒意识不断增强,禁毒斗争形势持续改善,禁毒工作取得了“三降两升”的明显成效。建立《西宁市易制毒化学品日常检查监管机制》,及时核查核销易制毒化学品企业的购买、运输许可证或备案证明,核查核销率达到100%,严防制毒物品流入非法渠道。持续优化对吸毒人员“八色分类管理、分级服务”的管理模式,推进禁毒工作社会化规范化。始终坚持将禁毒宣传教育作为治本之策,不断拓展禁毒宣传阵地建设,进一步增强全民防毒意识,营造浓厚的禁毒氛围。

贴有禁毒标志的快递车穿梭于海南州的大街小巷;各大商圈,“赢禁毒人民战争,争创全国示范城市”等标语滚动于商场荧屏;各中小学校园,识毒防毒、远离毒品的讲座传递于课堂间……海南藏族自治州聚焦创建全国禁毒示范城市目标,加强顶层设计、优化服务质量、拓展宣传形式、注重机制推动,全州禁毒工作机制体制更加完善,预防、打击、管控、帮教等禁毒工作措施更加扎实。积极开展禁毒宣传进家庭、进单位、进企业、进市场、进社区、进乡村、进学校、进寺庙、进军营、进景区、进网络“十一进”活动,持续延伸宣传触角,让更多群众了解毒品知识、认清毒品本质。

创新形式全面覆盖

让禁毒知识走心入脑

“书生相貌(打一毒品名)。”“谜底是白粉!”

“原来非物质文化遗产湟源排灯竟这样有特色,不仅弘扬了传统文化,还传播了禁毒知识。”在湟源县丹噶尔古城观赏排灯的群众赞赏地说道。湟源县公安局将禁毒宣传与人文景观相结合,让广大游客在浏览古城文化、惬意游玩之余了解到禁毒知识,营造出全民参与新时代禁毒人民战争、自觉抵制毒品的良好氛围。

与100所中小学举行法治宣传教育签约揭牌仪式;通过毒品知识宣讲、发放宣传资料、仿真毒品展示、案例宣讲、趣味问答等方式,为上万名师生开展毒品预防教育;借助禁毒宣传教育基地,详细讲解中国禁毒史、毒品危害及禁毒防毒知识……青海省多巴强制隔离戒毒所紧扣开学季主题,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为学生精心打造禁毒戒毒法治课,全面宣讲如何识别新型毒品、拒绝校园欺凌等知识,帮助学生扣好“无毒青春、健康生活”的第一粒扣子。

每年5月到6月是青海高原上的虫草采挖季。果洛藏族自治州和玉树藏族自治州组建“马背禁毒宣传队”,深入虫草采挖区积极开展集中禁毒宣传活动。民警通过悬挂横幅、发放宣传资料、展示毒品仿真模型、现场讲解等方式,面对面向现场人员讲解吸食毒品所造成的严重危害,以及什么是毒品和麻精药品、滥用麻精药品的危害、生活中常见的麻精药品、青少年如何防范毒品等方面的知识,提醒大家认清新型毒品的种类和危害,自觉抵制毒品,把禁毒知识送到虫草采挖区和牧民家中。

遏制毒品蔓延,预防教育和宣传不可忽视。2023年,青海各地各单位深入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毒品预防宣传教育活动,形成了“校园教育+禁毒”“驾驶培训+禁毒”“互联网+禁毒”“民俗文化+禁毒”等一批各具特色的禁毒宣传模式,营造了全民自觉抵制毒品的浓厚氛围。

毒品一日不绝,禁毒一刻不止,坚定不移、全力打赢新时代禁毒人民战争。

省禁毒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多管齐下,以开展“清源断流”行动为抓手,以整治突出毒品问题为重点,以防控重大涉毒风险为导向,以深化科技创新应用为动力,切实在禁毒基础建设、缉毒执法打击、毒品预防教育上下功夫,全力遏制毒品违法犯罪反弹,深入推进新时代禁毒人民战争,推动青海禁毒工作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