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理论特刊 PDF 上一版

新媒体时代加强大学生法治教育探析

唐伟元

新媒体具有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互动性强、个性化突出等特点,已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交流思想、表达观点的主要渠道,也成为了高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工具。对于大学生法治教育而言,新媒体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其有利于丰富大学生法治教育手段和方法,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提高法治教育实效;另一方面,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繁杂,容易对大学生思想造成冲击,导致大学生法治观念混乱。因此,在新媒体时代,如何加强大学生法治教育成为了各高校关注的焦点。但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教育体系不够完善、实践环节较薄弱、课程设置有待调整和优化等。因此,亟需进一步探讨新媒体时代加强大学生法治教育的策略。

整合线上学习资源,提高法治教育的趣味性和互动性。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线上法治资源数量增多、种类丰富,逐渐成为教育教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能够为高校法治教育注入新鲜内容。高校可以利用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定期发布法治知识、法治新闻、案例解读等,以满足大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提高法治教育质效。同时,高校还可以开设线上法治教育课程,利用网络的互动性,鼓励学生进行在线问答、投票等,以增强互动性和学生参与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全面提高法治教育实效。

开设线上模拟法庭,锻炼学生的法律实务操作能力。目前,我国传统法治教育过于注重理论,忽略实践。对此,高校可以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开设线上模拟法庭,构建法律案例模拟环境,让学生在虚拟场景中体验真实法律实践,提升其实际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能力。首先,高校需要合理设计和开展线上模拟法庭,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合理计划,确保线上模拟法庭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践价值。其次,需要对虚拟仿真技术和平台进行合理选用与优化,即筛选稳定且高效的网络平台,并持续优化,以保证线上模拟法庭顺利进行。再次,教师要引领大学生亲身参与到模拟法庭实践中,让大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以“沉浸式”体验庭审过程,感受法律的威严和力量。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要把握新媒体发展带来的机遇,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便捷性和互动性,积极探索大学生法治教育创新路径,提高大学生法治教育质量,培养更多具有较高法治素养的新时代优秀青年。

〔作者:唐伟元,安徽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宿州学院基地研究员。基金项目:本文系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重点项目(编号:SK2021A0711)、安徽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编号:2022sxzz094)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