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理论特刊 PDF 上一版

新质生产力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

万尧绪 李 涛

新质生产力是指利用现代科技和信息技术,对知识、技术、信息等新型生产要素进行创新,旨在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的新型生产力。其特征主要为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即以知识为核心,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智能化设备为载体,以现代网络为纽带,注重可持续发展。新质生产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有多方面赋能作用,不仅推出数字艺术、虚拟现实等技术创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使其更加生动有趣,还有利于拓展文化市场,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国门,提高全球影响力。基于此,笔者通过探讨新质生产力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现状及挑战,进而提出革新路径,以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及创新性发展。

近年来,新质生产力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已经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新质生产力变革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使其能够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地传播与继承。二是新质生产力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文化生产资料范围及种类进一步扩大,文化资源的创意转化方式进一步丰富,文化产品的价值维度进一步拓展,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更为繁荣。三是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为优秀传统文化营造了一个技术不断更新迭代的时代环境,各种新兴技术为文化内涵、价值的挖掘、保存、传递提供了新渠道、新方法。然而,当前新质生产力在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中也面临一系列挑战和不足,主要包括传统特色与现代科技融合存在难度,文化产品和服务市场存在不确定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存在传承断层现象等。面对这些时代挑战,需要积极探讨新质生产力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新的路径和策略。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健全优秀传统文化保护相关法律法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文化、艺术、习俗等多方面的积累和沉淀,是民族精神的载体。新质生产力的应运而生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传播,同时也使其保护和发展面临新形势。在此背景下,首先,政府可以设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项基金和产业税收优惠政策,以支持传统文化相关的研究、传承和推广工作,鼓励企业和个人积极参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其次,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加大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不断提高公众对其的理解、认同和热爱。再次,需要鼓励文化创意产业和事业的发展,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现代生活的有机结合,使其在现代社会焕发时代生机和全新活力。同时,需要加大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实施监督力度,确保法律法规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和继承中发挥实际效果。

推动技术跨界融合,拓展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途径和体验方式。新质生产力强调高度智能化、网络化和绿色化,其发展和崛起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当前,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渠道较为单一、传播手段较为落后,导致传播效果有限。对此,首先要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有机融合,充分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打造沉浸式的优秀传统文化体验场景,满足民众精神文化需求。其次,需要加快优秀传统文化数据库建设,实现文化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管理,为其继承和创新奠定坚实基础。再次,需要创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渠道和内容,利用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等多种新型传播渠道,拓展其传播范围,提升其传播质效。此外,需要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结合,将其转为日用而不觉的文化使用,进而推动优秀文化更大范围地传递传播,提高其时代感和吸引力。

注重人才培养引进,为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提供高水平人才支持。新质生产力与传统生产力相比,具有知识密集型、技术驱动型、创新驱动型、网络协同型、绿色环保型等多种特征,其发展推动着人才培养和引进方式的变化。新质生产力发展背景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需要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以厚植新时代文化发展人才根基。首先,需要改革教育体制,加强新质生产力相关的知识创新、跨界融合等方面的教育,培养更多符合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人才。其次,需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变传统理论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注重实践教学,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再次,需要优化人才引进策略,改善人才居住和工作环境,提高工资待遇水平,吸引更多国内外优秀人才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提供高水平人才支撑。

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首先,需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通过开展文化交流项目,包括国际文化节、民族艺术展览、巡回演出等,着力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传播效能。其次,需要建立国际合作平台,积极与国际文化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参与国际文化论坛及相关研讨会,共同构建相互理解、美美与共的国际文化舆论生态。再次,加强文化教育与推广,通过在海外设立孔子学院等文化教育机构,推广汉语教学,开设文化课程,提升国际友人对中华文化的兴趣。此外,可以大力开发推广参观历史遗迹、体验传统节庆等文化旅游项目,以吸引更多国际游客来华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作者:万尧绪、李涛,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基金项目:本文系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项目“党的二十大的历史地位和重大意义研究”(SC22ZDYC21)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