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理论特刊 PDF 上一版

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助推乡村振兴发展探究

张进财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不仅有利于满足群众实际需求,保障群众现实利益,化解群众间的矛盾冲突,增强群众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还对乡村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具有推动作用,是助推乡村振兴发展的必由之路。这就要求我们深入各基层组织,鼓励多主体参与到社会治理中去,以发挥基层组织及人民群众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从而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助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助力乡村振兴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一是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是提高社会治理效能的重要举措。在传统的治理模式中,存在着治理水平较低、监管力度不足等现实问题,难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积极将创新理念引入到治理中去,不断优化治理结构,在以科技支撑的管理监督下及时发现和解决各类问题,可以提高基层社会治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提升治理效能,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二是能推动乡村经济的发展。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能够有效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为市场主体提供良好的营商环境,不断提升农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三是能改善民生福祉。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不仅能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也为提升乡村经济发展、完善公共设施设备、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供了可能,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获取提供了保障。是以,要实现乡村振兴,就必须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以提高基层社会治理的能力与水平。具体而言,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加强党建引领,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组织。其一,发挥党和政府引导作用。将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和农村社会稳定纳入到党建工作范畴中,选派经验丰富、有闯劲、干实事的村党组织干部,发挥领头羊作用。其二,强调基层政府的核心作用。在推进社会管理工作时,应给予社区自治权利与空间,促进政府行政与农民管理的良性互动,并加大改革力度,将村民的实际意愿放在重要位置,及时解决和满足农民群众的所需所求,保障农村社会的稳定发展。其三,充分发挥农村社会团体的力量。农村社会团体组织化程度高,是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中的重要力量,在助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通过农民合作社、乡村商会等团体,组织农民共同生产、共同销售农产品,以提高农民的实际收入。

加强组织建设,进一步优化基层社会治理方式。新时代背景下,健全的组织体系和有效的社会治理方式对于乡村发展有重要意义。是以,首先要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以乡村社会发展现状和发展特点为基础,明确各主体在社会治理中需履行的义务和享有的权利。这样一来,不仅以法治化的治理手段为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了相应的法律保障,也为公正的社会治理环境提供了制度保证,是实现乡村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其次,实现社会治理技术智能化是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的有效方式。政府应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科技手段,搜集大量与社会问题相关的资料,并对海量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及整合,以了解社会问题的发展规律和核心所在,为科学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奠定数据基础。除此之外,可利用网络平台搭建基层社会治理的“数字全景图”,以提供智能式的公共服务,促进智慧化的平台构建。如通过网上政务平台、智慧管理信息系统等的建立,推动集共享开放、多元协同、立体感知、全域协同于一体的数据治理体系构建。

加强协同治理,完善多元主体共建机制。一是强化群众参与意识。基层社会治理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要紧抓群众参与治理的着力点,重视群众的主体意识,积极调动广大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及创造性,为基层社会治理贡献力量。例如,政府可以召开听证会、民主恳谈会等,使群众在参与会议、发表言论中提高自身参与感。二是发挥部分群众的引领带动作用。利用榜样示范效应,在潜移默化中改善群众自身言行,提高群众道德水平,从而推动乡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同时,政府也应为这些优秀的群众搭建参与社会治理的平台,让他们更好地参与到乡村振兴中来,把共建共治共享的同心圆越画越大。三是加强乡村地区的精细化管理。政府应明确乡村管理的范围、内容和方式,落实责任到人、任务到人,从而提高管理效率。

注重传统文化,推动乡村繁荣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理念,如仁爱、和谐、礼治、德治等,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和精神动力。是以,我们要深入挖掘和传承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将其融入到基层社会治理中去,以推动乡村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此外,传统文化中的礼治和德治思想也对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启示。其中,礼治强调通过礼仪规范来约束人们的行为,维护社会秩序。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可以借鉴礼治思想,制定和完善社区规章制度,规范居民行为,提升社区文明程度。德治则注重通过道德教化来引导人们向善,提升个人品德。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可以通过加强道德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来培养居民的道德意识和责任感。

〔作者:张进财,青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国家治理、社会治理、宏观经济、人力资源管理。基金项目:全国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青海大学)(项目号:21SZJS63010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