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西吉 “青薯9号”种出富民曙光
宁夏日报见习记者 姬 禹
2月26日,在宁夏西吉县新营乡红昌马铃薯专业合作社大型冷藏库里,袁红堂指挥工人们对“青薯9号”马铃薯成品分拣、装袋,随之装车发往西南市场。
“自引进并种植‘青薯9号’以来,每年向四川、云南、重庆等地销售4万多吨马铃薯,销售额达到3000余万元。”有着20多年贩运马铃薯生意经验的袁红堂,见证当地马铃薯外销从“冷”到“热”变化。
早年,袁红堂从事西吉“青薯168”品种马铃薯贩运广州市场生意,他发现广州市场消费者“普遍喜欢用淀粉含量低的马铃薯炒土豆丝,对马铃薯品质要求越来越高”需求后,开始思考如何提高马铃薯品质,解决以市场定销路难题。
“在云南、内蒙古、四川等地跑市场过程中,发现‘青薯9号’马铃薯具有幼苗生长强、株丛繁茂性强、结薯集中、抗病性强的特点,便尝试种植。没有想到,仅向南方市场销售价值40余万元的马铃薯,便获利过半。”袁红堂说,周边村民听到消息后,上门学习种植经验。
新营乡二府营村村民雷飞宇第一年种植3亩(0.2公顷)“青薯9号”马铃薯,当年大获丰收,第二年将种植面积扩大到30亩(2公顷)。“种‘青薯9号’马铃薯相比种植‘青薯168’品种马铃薯,亩均增产1000公斤,30亩(2公顷)地直接增收3.6万元。”雷飞宇说。
“现在地里种出来的马铃薯,好吃、畅销。”每年秋季,马铃薯成熟上市时,雷飞宇和各村村民驾驶大大小小的农用车,运输马铃薯到红昌马铃薯专业合作社销售。
为了推广“青薯9号”,西吉县组织农技人员为村民提供种植技术服务,帮助村民稳定获利。
“2010年,政府从青海省调运20余吨‘青薯9号’种子,率先在西滩乡、新营乡、火石寨乡试种200余亩(13.33公顷),随后在震湖乡、田坪乡扩大种植,面积达到2万亩(1333.33公顷);马铃薯销售市场也从东南沿海延伸到西南地区和华北地区,区外销售量稳定在40万吨左右。”西吉县马铃薯产业服务中心主任苏林富说。
现在,西吉县已形成“产在当地、销往全国”的马铃薯畅销局面,马铃薯产业成为当地富民增收的特色产业,并走出了引育繁一体化、产加销相衔接、贸工农相结合的集群化全产业链发展新路径。
“公司用‘青薯9号’马铃薯制作出淀粉在广东和山东市场销售额非常可观,每年向西吉周边50公里以内的3万散户农户采购5万吨‘青薯9号’马铃薯制作淀粉,每吨‘青薯9号’马铃薯相比其他品种可增值500元,5万吨获得纯利润2500万元。”宁夏福农薯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赵忠利介绍。
多年来,西吉县坚持“种薯繁育、鲜薯外销、淀粉加工、主食开发”四业并举,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出台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产业体系趋于完善,有力推动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并获得“中国马铃薯之乡”称号,成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国家区域性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乃至全国最适宜种植马铃薯和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
2023年,西吉县以新营、红耀、吉强、火石寨、田坪、马莲6个乡镇为主,带动全县种植马铃薯54.2万亩(36133.33公顷),单产1560公斤,总产84.5万吨,实现产业总值17.7亿元,人均马铃薯产业纯收入189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