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过,一日热三分

游客畅玩群科码头水上乐园。本报记者 李庆玲 摄

本报记者 李庆玲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

户牖深青霭,阶庭长绿苔。

鹰鹯新习学,蟋蟀莫相催。

——《咏廿四气诗·小暑六月节》 唐·元稹

流光易逝,转眼已是一年过半。逢每年7月6日至8日,当太阳到达黄经105度,小暑节气到来,此刻夏天也只剩最后一个月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但哪怕是一个“小”字,只要和“暑”沾边,那破门而入的暑气,就让对峙的空气猛地炽热起来,就意味着有躲不开的炎热。

小暑过,一日热三分。此时,网络语“我与烤肉之间,只差一撮孜然”尤为适用。这句话调侃的就是小暑时节,那布满天地之间,让人无处可逃,吹在身上、闷在心里,如同火燎火烧的燥热。

古人将小暑分为“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意味着此时节所有的风中都裹挟着热浪,蟋蟀离开田野转到庭院的墙角下避暑,而老鹰则时常在凉爽的高空飞翔。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陆游曾这样描写炎炎夏日:“万瓦鳞鳞若火龙,日车不动汗珠融。无因羽翮氛埃外,坐觉蒸炊釜甑中。”

在小暑时节里,有一个特别的节点,就是入伏。小暑开始进入伏天,所谓“热在三伏”常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这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燥热或闷热的时段。

此刻,城市的白天逐渐安静下来,但山野却因为人们浪山浪水“沸腾”起来。

酷暑里,最惬意之事,莫过于寻得一处浓荫纳凉消暑。沈复在《浮生六记》中写道,“时方七月,绿树阴浓;水面风来,蝉鸣聒耳。邻老又为制鱼竿,与芸垂钓于柳阴深处。日落时,登土山,观晚霞夕照,随意联吟……”

这句话可谓写到了青海人的心坎上!

近日打开青海人的社交平台,大家不是在浪山就是在浪山的路上。浪山有道,但青海人的道不是闻名遐迩的名胜景区,只需要一处绿荫,而且越浓越好。

开车出城去,不用走多远,就能看到路旁的小树林里,或三五人或成群结队在野餐。铺一张塑料布,上面放着从家里拌好的凉面、凉粉,旁边烧烤炉子上一串串烤肉正烤到滋滋冒油,让人垂涎欲滴,不远处大树上绑一张吊床,吊床里的人儿悠闲摇着蒲扇赶蚊子……

在我省河湟谷地,如海东市乐都区高庙镇新庄村卯寨景区、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古鄯镇山庄村七里寺花海、互助土族自治县威远镇卓扎滩村、化隆回族自治县扎巴镇本康沟村等地,以前这些远在深山人不知的小村子,如今依靠发展集民俗文化、观光采摘、生态休闲、花海体验为一体的乡村旅游,实现“一花多赢”的发展效应。

俗话说“节到小暑进伏天,天变无常雨连绵”。湿气上升,溽露飞甘,舒云结庆,这是暑天的明朗;当溽气凝为云山,呼风唤雨,这是暑天的激烈;当风消雨停之后,红霞满天、落日熔金,一年之中最为美丽的晚霞到来。

红日尚在天边,黑夜还未完全降临,白天肆虐的暑热已收敛许多,燥热的盛夏在黄昏之时逐渐平静下来。余晖晕染了云彩,深深浅浅,形成了最迷人的渐变色。不同于朝霞的喷薄之势,不同于正午不敢直视的耀眼阳光,此刻的霞光,美的灿烂又温柔,像被打翻的颜料般随意点染、泼洒。

在夜晚最为短暂的时节,上天给了我们最为绚丽的晚霞。三毛说过,黄昏是一天中最美的时刻,而我觉得,季夏的黄昏,是一年中最美丽的黄昏;季夏的晚霞,是一年中最美丽的晚霞。

薰风愠解引新凉,小暑神清夏日长。愿我们都能够拥有一个宁静的夏天,清心静坐,等凉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