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数字技术赋能英语师范生教育创新

管旭静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成为当今促进人类社会变革的重要推动力,也是教育行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技术手段。数字技术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存的现状已成为全球共识,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国际重要议题,并对教育行业全方位发展和变革提出了新要求。英语师范生作为未来职业英语教师的后备军和高水平英语教师的重要来源,身兼学生、准教师和专业技术人才三种角色,其数字素养的高低与否直接关系到未来英语人才培养的质量。为适应数字时代人才培养需求,基于英语师范生既是“学习者”又是未来的“从教者”或“专业技术人才”三重身份的考量,如何用数字技术赋能英语师范生教育创新、培养“数字工匠之良师”,并发现其中的教育意义就成为关键。

在解决如何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推进英语师范生教育创新发展之时,理应正确看待数字技术为英语师范生教育带来的价值和意义。首先,数字技术赋能英语师范生教育,可打破传统师范生的培养理念和模式,摆脱英语教育中存在的困境。科学技术的变革必然会愈演愈烈,所有行业都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变革。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中,英语师范生传统教育模式中的“数字鸿沟”“设备鸿沟”“应用鸿沟”等问题将被打破,实现英语师范生教育培养的现代化有效转型。其次,数字技术赋能英语师范生教育,有利于建立健全教育体系。传统英语师范生教育缺乏创新性发展,在课程设计、培养目标上缺乏数字技术的融合参与,难以满足实际的教育培养目标和教学需求。因此,数字技术的赋能有利于英语师范生这类应用型人才专业技能和知识技术的教育和培养,进而打造高质量英语专业教师“后备军”。具体而言,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以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对英语师范生教育创新发展的赋能作用。

一是通过数字技术优化英语师范生教育教学资源。教育教学资源的开放共享与当下数字技术的支撑息息相关,如将高质量的教育资源通过各大短视频平台进行传播教学,其中都含有海量关于英语师范生教育的新内容、新模式和新资源,这便是数字技术在教育教学方面转化的明显特征。另外,可在英语师范生教育课程中安排相关虚拟仿真实训课程,让英语师范生更好地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吸收专业知识,提升英语专业技能的同时还能对数字技术的这一领域有所认识和了解。再者,还能通过大数据等先进技术筛选优质英语教育资源,将国内外的前沿技术、英语知识动态发展等进行搜集、整合,并实行优化分配,实现高校对英语师范生教育教学的更高质量资源供给。此外,高校也可以建立各类关于英语师范生的资源共享平台,形成开放多元、形式丰富的学习空间,这对提升英语师范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是注重提升英语师范生专业能力和数字素养,并将英语专业技能教育与数字技术有机融合。英语师范生作为专业教师的重要资源库,将专业能力与数字技术教育深度融合成为重中之重,我国也在不断致力于利用数字技术的发展来有效驱动整个教育行业的全面升级、转型与革新,如建设数字化校园,建立数字图书馆、数字资源库,实现课程的虚拟仿真等。在数字技术和英语专业教育的双重驱动下,可以更好地开阔英语师范生的视野、开拓其眼界。因为数字技术带来的信息可为英语师范生教育添砖加瓦,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风俗、人文历史、国际形势等。总之,在新时代将英语师范生的专业能力训练与数字素养培养紧密结合,可在数字技术赋能中提升其核心竞争力和专业执行力,更好地适应和满足数字时代发展对人才培育的要求。

三是在英语师范生的教育培养中应当合理运用数字技术。教育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推动着教育的信息化建设,合理运用数字技术成为新时代英语师范生教育的必然要求。202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UNESCO职业教育发展:2022-2029》中明确表示,为适应当下数字环境的发展变化,确保人们在这种转型变化的环境中能够获得更为优质与体面的生活和教育,教育理应积极转型。同年,教育部发布《教师数字素养》,明确指出“教师数字素养”是“教师适当利用数字技术获取、加工、使用、管理和评价数字信息和资源,发现、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问题,优化、创新和变革教育教学活动”应当具备的教育教学意识和实践。并在“数字化意识”“数字化应用”“数字技术知识与技能”“数字社会责任”和“专业发展”五个方面对未来教师提出了要求,为全面培养师范生提供了方向和指引。值得注意的是,数字技术的不恰当运用会对英语师范生或整个师范生教育模式造成不良冲击。从这些针对教师和教育行业发布的“标准”中也不难看出,在师范生培养中数字技术所占的比例和重要性,但同时也应强调不能成为数字技术的“工具”,不能“唯数字技术”是从,或是落入简单的数字教学陷阱中,而是要在传统培养师范生的基础上,合理运用数字技术带来的便利,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对英语师范生教育教学的赋能作用。因此,对英语师范生的教育应当注意专业教育与数字技术教育之间的有效联动,进而确保教育的数字化转型落到实处。

〔作者:管旭静,单位:豫章师范学院。基金项目:2023江西省高校教育教学改革课题“‘三维’对接、‘五育’融合:英语师范生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编号:JXJG-23-4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