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青海篇章 PDF 上一版 下一版

“培养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

沈华南为同事们授课。
与同事看护新生儿。受访者供图

本报记者 陈贇业 马振东

8月21日下午,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人民医院,值了一上午班的浙江援青医生沈华南正埋头在办公室电脑前搜集资料、制作课件,为周四晚的授课做准备,这是他援青工作几个月来,为更好与当地医生分享诊疗经验和医学理念而养成的习惯。

“你看,这是儿科护理学专业知识和一些新生儿疑难病例,每周四晚上我都会和科室的同事们一起交流学习。”沈华南说,来到格尔木了解到自己所在的新生儿科服务能力比较薄弱,他便积极征求大家的意见和需求,利用休息时间为科室医务人员开展新生儿专科知识培训。

作为浙江省温州市人民医院援青医疗队的一员,33岁的沈华南在新生儿科已经工作了10个年头,有着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今年5月初,沈华南告别了怀孕近5个月的妻子,奔赴格尔木,开启了他的援青之旅,他希望能借助这次援青工作机会,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临床技能分享给当地医生,为当地新生儿健康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

初到格尔木市人民医院,沈华南想得最多的就是尽快熟悉新环境,为当地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上岗第一天,他便全身心投入工作中。

“工作第一周,我接待了一个从外院转过来的小孩子,当时脸色发青、呼吸费力,结合外院胸部CT检查,判断其为气胸,立即上呼吸机进行抢救,最终小孩子转危为安,顺利出院。”沈华南说,这次医疗服务为自己的援青工作开了个好头,让他迅速融入了新团队。

沈华南所在科室每周都要为数十名患者提供针对性的医疗服务,这期间产生了很多成功且值得学习的救治案例,最让同事们津津乐道的,是新生儿窒息,急需亚低温治疗,沈华南用尿不湿制作“冰帽”,让患儿“冬眠”脱险的故事。

那是5月14日的傍晚,正在例行查房的沈华南接到手术室电话:“胎心未闻及,急需抢救!”新生儿窒息!沈华南和另外一名值班医生火速到达手术室,他们一边快速准备好复苏设备,一边以最快速度了解产妇情况。这是一名41岁的高龄产妇,胎儿出现宫内窘迫,新生儿被剖出后情况不容乐观——脐带绕颈一周,而且被拧成了麻花样。

“脐带如同拧被子一样,被扭转了25圈,无法给孩子供给足够的营养和氧气。”沈华南说,孩子出生时全身皮肤青紫、肌张力低下、自主呼吸弱,存在窒息,病情危重。

当晚,在抢救复苏、气管插管、正压通气等一系列对症治疗后,新生儿的生命体征逐渐平稳,但沈华南和同事们不敢有丝毫松懈,因为窒息导致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新生儿急性死亡和慢性神经系统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也是造成神经系统后遗症的最主要原因。这时,沈华南想到了目前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最有效的方法——亚低温治疗,可利用亚低温治疗仪令患儿进入“冬眠”,以降低脑代谢率及脑耗氧量,使脑细胞结构破坏尽量减轻,同时可降低患儿不良神经发育结局和脑瘫的发生率。

然而,当时格尔木市人民医院并没有亚低温治疗仪,沈华南想到了之前在温州一些偏远地区,自己曾用尿不湿做冰帽进行亚低温治疗的经验。于是,他利用尿不湿制作了简易冰帽,戴在新生儿头上,让孩子进入“冬眠”状态。几天后,在沈华南等医护人员的悉心照料下,新生儿结束亚低温治疗,暂未发现神经系统方面问题,于当月顺利出院。

经过这次医疗救治后,同事们对沈华南更加熟悉和信赖,大家工作上遇到问题总想着向他请教,沈华南逐渐成为了新生儿科室的主心骨。

“看到同事们如此需要我,感觉自己还挺重要的。”沈华南笑着说。

援青期间,除了做好本职工作,还能为当地留下些什么?“培养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这是他给出的明确答案。

6月份开始,沈华南根据格尔木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的特点和条件,开展临床技能培训、疑难病例讨论、专业知识授课等活动。期间,除了尽可能分享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外,他还邀请温州市人民医院富有经验的同事进行线上授课。在他看来,发挥好原单位的后援力量,持续开展好专业知识技能培训,对提高格尔木市人民医院医务人员新生儿疾病诊断和治疗水平非常有帮助。

“我的援青工作时间只有半年,我会利用这宝贵的时间,传递好医学知识,为格尔木地区新生儿的健康竭尽所能贡献力量。”沈华南表示,援青期间,他会通过业务学习、临床教学、查房带教等方式,把好的诊疗经验和较先进的医学理念传授给当地医生,真正做到专业帮扶。回到温州后,还会继续为格尔木市人民医院的同事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