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海关

全力推动青海省特色农畜产品 出口保持持续增长态势

本报讯 (记者 王菲菲) 8月16日,记者从西宁海关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前7个月,全省农产品出口3亿元,同比增长2.5倍,其中,冷冻虹鳟鱼出口1亿元,同比增长7.3倍,占全国同类产品出口总额的97%;高原冷凉蔬菜出口在去年零突破的基础上,向规模化、品牌化、高端化发展,已累计出口1464.7吨,价值1029.4万元。此外,虹鳟鱼深加工产品(鱼片、烟熏虹鳟鱼)、干羊肚菌、干人参、田七、黑青稞饼干、蜂王浆提取液等7种特色产品实现首次出口。

西宁海关通过主动上门、一企一策、跟踪帮扶、问题清零等措施,为青海100余家企业“把脉问诊”,精准摸排制约农产品出口的主要问题,帮助企业对标国际先进标准,解决产品溯源体系不健全等问题25项。设立鲜活农产品属地查检“绿色通道”,实行“7×24小时”预约通关,压缩查验检测环节3个工作日,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压缩至0.81个小时。目前,已有130余种“青字号”农产品亮相海外市场,大力提升了“净土青海·高原臻品”区域公用品牌的影响力。

开展出口农产品提档升级专项行动,联合商务、农业农村、林业草原等部门,建立关地企结对帮扶机制,指导出口企业建立从农田到餐桌的全链条质量安全控制体系,确保青海出口农产品“安全有保证、出口无障碍”。推动建立高原农产品智慧监管体系,构建政府主导、企业主责、行业自律和海关监管的“四位一体”风险联控机制,对冷凉蔬菜、冷水鱼、中藏药材等出口优势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精准管控。充分发挥“海西州枸杞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评议基地”的作用,发布风险预警信息200余次,开展5项国外技贸措施评议。有效发挥国家级检测重点实验室技术支撑作用,扩增952项农产品检测项目,制定4项食品安全地方标准,指导企业修订标准10项。

加大对青海农牧区的支持力度,帮扶12个少数民族片区4.4万亩(0.29万公顷)蔬菜种植基地获得海关出口备案资质,出口品种由最初的13种增至19种,产品均价可达国内市场的4倍至5倍,以今年首次出口香港的豆苗为例,每斤市场单价超过65元,带动冷凉蔬菜产地农户每户年收入增加约3万元。针对柴达木枸杞、泽库黑青稞等农产品和国际市场多元化需求的特点,推动由初级产品向深加工产品延伸,黑青稞饼干、沙棘油、枸杞汁等10余种深加工产品已出口至日本、韩国、德国、捷克等12个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