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大济湟工程 增殖放流12万尾鱼苗

本报讯 (记者 王臻) 为维护河流生态,确保水利工程生态基流及流域水生态环境健康稳定,6月7日,引大济湟工程增殖放流12万尾花斑裸鲤,为大通河、湟水注入活力。

引大济湟工程增殖放流站承担着引大济湟六个子项目的全部增殖放流任务,远期放流规模为年33.5万尾。当天,引大济湟工程石头峡水库、调水总干渠,雪龙滩水库、多龙滩水库、玉龙滩水库同时开展了放流活动。

作为青海省一号水利工程,引大济湟是从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大通河引水,穿越达坂山引入湟水流域,以解决湟水流域水资源紧缺、供需矛盾的跨流域调水工程。记者了解到,经过多年建设,目前工程已进入全面收尾运行阶段。工程建设以来,始终以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民生、生态工程为目标,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记“三个最大”省情定位和“三个更加重要”战略地位,切实增强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觉性,累计修复生态259公顷,向下游生态累计补水5.92亿立方米。随着工程全面运行,青海省湟水北岸城镇饮水安全及工业用水、干旱山区100万亩(约6.67万公顷)耕地及林地灌溉将得到有效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