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青春作答 为梦想护航

——2024年高考首日见闻

考试结束。
考生与家长合影。 本报记者 李延平 摄

本报记者 李延平 陶 然

“不要紧张,正常发挥就好。”

“加油!考的全会!做的全对!”

“儿子,认真审题,仔细填涂答题卡。”7时30分左右,在西宁市海湖中学考点,考生和家长陆续到校,公安、交警以及工作人员默契配合,引导考生有序进入考场。

6月7日,2024年高考正式拉开大幕。今年青海省高考报名总人数6.56万人(含单考单招),参加全国统考人数为5.21万人,全省共设34个考区,52个考点,1797个考场。

考场外,有的考生“单枪匹马”,自信满满地步入考点,有的考生带着家长的“花式”祝福微笑着点头,有的考生互相击掌鼓励……“爸爸妈妈陪我来考试,时间还早,可以看会书查漏补缺,巩固一下知识点,准备8点40分进考场。”湟川中学考生苏太一一边看书一边说。

一人高考,全家动员,送考的人群中,很多家长身穿旗袍,祝福考生旗开得胜,前程似锦。张玉华就是其中一位,“我们一家三口来给女儿加油,穿上旗袍希望能给孩子带来好运,旗开得胜,考上她理想的农业大学。”

西宁市第五高级中学英语老师马延龙既是送考家长,也是毕业班老师,看到人群中走来的学生,便上前鼓励。马延龙说:“高考期间考生们不要给自己定目标、加压力,要保持好心态、调整好作息和饮食,以一颗平常心应对,希望学生们都能够取得理想的成绩。”

9时,高考第一科目语文考试正式开始,考场内考生紧张答题,考场外家长焦急等待。“这位家长您坐这儿喝口水等。”“别着急,你家小孩肯定能发挥好。”“等待时间比较长,要不然先看看反诈方面的宣传。”……在西宁市第二十一中学门口,城北区马坊街道新村社区志愿者正忙碌着,与考生家长热心交流以缓解陪考的紧张情绪。

志愿者服务点的桌子上整齐摆放着雨伞雨衣、热水矿泉水、应急药箱……一应俱全。新村社区志愿者陈洋介绍:“我们社区在高考期间做志愿服务已经十年了,今年不同的是有爱心企业和辖区居民加入志愿队伍,高考遇上端午,我们提前备好了香包送给考生。”

香包拿在手中,鲜花捧在怀里,和家人一起合影。志愿者董铭涵看到这一幕不由得感慨:“我是一名高二学生,与社区工作人员联系申请做志愿者,今天站在这里看到同学们走进考场,我也有了紧迫感,要努力学习为明年的高考做好准备。”

省城各考场外,志愿者们搭建服务点,为考生和家长提供休息场地、各类物品,爱心送考、协助考生解决突发问题等,以贴心的服务让考生和家长感受到一座城市的温情。

“我想拍下儿子走出来的那一幕。”“也不知道站在这个地方姑娘能不能一眼看到我。”“试卷应该快答完了,该准备交卷了吧。”11时,离考试结束还有半个小时。家长们纷纷聚集到学校出口处等待,有人捧着鲜花,有人时不时看着时间,有人准备好相机……

“来,家长们把通道让出来。”城北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马坊中队队长杨继梁和同事维持现场秩序,“我们开展‘绿色’护考行动,今天早晨七点半到考点,从环境秩序管理、噪音管理、保障服务等方面入手,全方位做好保障工作。”

城北区城管局组建了“爱心助考”车队,出动机动执法车进行道路流动巡查,考生及家长看到“爱心护考接送队”护学车辆可招手即停,确保考生安全、准时到达考场。

“出来了!出来了!”伴随着热烈的掌声考生走出学校。与父母拥抱,和同学合影,这将是美好而又难忘的一天,也是努力向梦想出发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