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大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格局

冶成福 李和成 陈永涌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不断丰富和发展,为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提供了强大思想指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高校要把握善用“大思政课”的教育逻辑,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积极探索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融入人才培养体系的方法路径,有力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进入新阶段。

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从思政课到“大思政课”,一字之别,体现了办好思政课的视野、目标、格局、阵地和作为等方面的不同。深刻理解“大思政课”丰富内涵,重点在于把握“大”之意蕴,即要拓展大视野、锚定大目标、融入大格局、拓宽大阵地、凸显大作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高校厘清了思政课程、课程思政、“三全育人”、“五育并举”、立德树人的辩证关系,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立德树人的内在逻辑。我们要立足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着眼百年党史宏大视野,贯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鲜明主题,建设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的大思政格局,努力实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大目标。

中国式现代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立足新时代新征程,作为为中国式现代化培养政治合格、思想过硬人才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在当前意识形态多元化环境下增强国家凝聚力和人民创造力的主要方式。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历史维度、现实维度、发展维度、制度维度、话语体系等与高校思政课有高度的契合性。在思政课改革创新中,要体现思想政治教育“三全育人”的价值理念,这是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选择。实践表明,坚持高校专业课程与思政课协调育人,既要以学生为本,又要实现教学结构的立体化、多元化,坚持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结合,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不断促进高校学生在思政课环境中自发学习和严肃思考、理论深化和情感共鸣、文化浸润和实践养成。

课程思政要求每门课程都要找到具体的发力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因此,思政课既要讲好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之理,讲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之理,还要依托丰富的红色资源、民族资源、生态资源及其他社会资源,形成人才培养的独特优势。青海,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多文化交融。我们要坚持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为基点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新征程中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实践表明,思政课是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手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思政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着高度一致性,在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要遵循“深化理论认知-增强情感认同-提升践行意愿”的逻辑开展教学,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学体系。要认真组织教师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坚定思政课教师的信心和底气,努力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讲准、讲活、讲好,使学生想听想学,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要进一步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对思政课的学理支撑,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以学科建设反哺教育教学,以理论创新促进教学创新,通过学科驱动不断增强思政课理论底蕴。

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教育理念,体现了我们党对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育教学规律、学生成长规律认识的深化和升华,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创新的重要成果。推动民族地区高校“大思政”教育协同育人,实现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圈层效应,要求我们牢牢把握“坚持守正创新”的思想真谛。思政课要守正,守的是马克思主义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意识形态指导地位,守的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应对和化解各种风险挑战中的时代灯塔作用,守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帮助学生成长、成熟和成才过程中走正道、做对事、成好人的价值引领功能。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相互交织、相互激荡的世情国情里,思政课也要主动超前布局、有力应对变局、奋力开拓新局。既合理规划内容,随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不断发展而更新,也要不拘一格,以灵活多样、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寓教于乐、人文化成,还要适时更新举措,特别是针对青少年,要正确和善于运用网络资源,将网络育人与课堂育人相结合,将思政课变成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真正让“大思政”教育在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中产生强大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

(作者单位均为青海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