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份情怀在“涵舍”

“涵舍”一角。本报记者 牛玉娇 摄

本报记者 牛玉娇

“小院儿很干净,还有几只可爱的小猫,院子外面是田园风光,很舒适。”

“民宿乡村气息浓厚,老板人很好,老板娘做的青海农家菜很好吃。”

“老板推荐周边的农家菜和景点打卡,都很不错,一次很愉快地体验。”

……

这个在网络酒店预定平台上好评如潮的“网红民宿”,是位于海东市平安区三合镇张其寨村的“涵舍”,是平安区首家农家乐式民宿,因为老板的真挚和对家乡旅游业的热情推介,10月份,张其寨村迎来送往不少外地游客,让平安区成为许许多多外地游客落地后的第一站和心之所向的“诗与远方”。

10月16日,记者在浓浓的秋色里走进张其寨村,安静的村道旁是广袤的田野,拐弯走进巷道,远远就看见一处两层建筑的农家院,门口彩旗迎风飘扬,门口的石头上用红笔写的“涵舍”两个字端正典雅,从外面看,这里就是一个普通的农家院,而走进院子,浓浓的河湟乡土气息扑面而来,精心装点的四合院被打扫得干干净净,院子中央的花园里,种着梨树和各种花草,葡萄架下安放着桌椅,暖阳下小猫慵懒地趴在花园墙上睡觉,房间里是老板用原木手工制作的床和桌椅,既原始又让人倍感舒心。

来自湖南益阳的刘女士正和妈妈在院子里晒太阳,刘女士说:“这里离机场很近,冲着网上5.0的评分来的,住了两天感觉‘心价比’和‘性价比’都很高,比起酒店,我们更愿意住在民宿,感受青海的田园风光,体验浓郁的民族风情,吃到了当地土火锅等原生态美食,这趟高原之旅没有遗憾了。”

“涵舍”的主人朱生海笑着回应:“明年你还来的话,还住这儿,给你做面片吃。”

朱生海介绍,来“涵舍”的客人90%来自外地,今年5月份至国庆节期间,来自浙江、湖南、江苏、广东等地的3000多位游客在这里入住,有的游客还会专门在网上发“游记”供大家参考。

好评如潮,让“涵舍”来到了流量顶端。客人源源不断,原有的房间已经供不应求,最近淡季,朱生海已经开始扩建房屋。

如果说大流量给了他信心,那评论中“烟火气”“人情味”等客人的反馈是对他的最好奖励。

朱生海介绍,他和妻子以前做旅游包车生意,去过很多地方,也住过很多民宿。后来一想,青海民风淳朴、乡俗丰富、有许许多多特色美食,做民宿不是更有优势,更有文章可做嘛,于是从去年开始谋划做民宿客栈,选来选去就选在了现在这个位置。

“平安离机场近,附近又有‘大团结柴火鸡’,离平安驿·河湟民俗文化体验地也很近,我就借亲戚的院子打造成现在这样,拍照放到网上后,一下子就吸引了一部分本地游客和更多外地游客。”朱生海说。

热情的朱生海夫妻总是热情接待每一位游客,免费接送机,提供免费的青海特色早餐,老板娘还会做炒排骨、炒土鸡、狗浇尿、拉面等青海特色美食让客人品尝,诚心推荐旅游景点和线路,让游客对他们留下了美好印象,有的游客还和朱生海一家结下了深厚友谊,干脆认了“亲戚”,短短5个月,“涵舍”在酒店预定平台上“火”了。

而突如其来的“火”,对朱生海来说好像情理之中的事。他说:“平安有地理位置优势,离机场近,而且现在游客都追求小众、乡愁的感觉,把游客接到这儿,做好热情周到的服务,让他们体验乡村生活,肯定会留下美好回忆。”

在“涵舍”院子里悬挂的灯笼上,有“丝路驿站,吉祥平安”的字样。朱生海每次接送游客时,也总是说一句:“平安抵达、平安出发”“来到平安、一生平安”,而这些口号也都是平安区区域公共品牌的宣传口号。

平安区文体旅游广电局局长苏倩男说:“平安区积极打造区域公共品牌,一直在思考和谋划如何付诸实施,通过民宿、餐饮、景区等小微层面的正向发力,以品牌感染力带动乡村走上振兴路,平安区的旅游业才能健康平稳发展。”

作为土生土长的青海人,又做了多年旅游生意,朱生海对家乡的旅游发展有着深深的情怀。他说:“民宿就是我的事业,如果整个村子都做民宿,那以后这里就是平安的一个旅游接待点。今后,我要接待更多外地游客,甚至国际友人,让他们住在平安,给他们介绍平安,让他们喜欢上平安,让平安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