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强做优青海拉面产业 助力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

马丽萍 韩富祥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参加全国人大青海代表团审议时关切询问青海拉面的发展,肯定了“一碗面”在农民增收、脱贫攻坚中的作用。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时作出“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的重要指示。“一碗面”与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有着怎样的关系?带着这个思考,探讨青海拉面助力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的可行性。

一、青海拉面概述

截至2023年6月30日,青海开办拉面店总数达到2.91万家,其中境外68家。拉面从业人数达到19.6万人,遍布以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为重点的337个城市和马来西亚、哈萨克斯坦等35个国家(地区)。其中,疫情结束后新开拉面店达932家,转移劳动力就业近2700人次。

产业带动方面,青海拉面产业已有机融入国内经济循环体系当中,带动了山东河南牛羊养殖加工、宁夏辣椒种植、云南香辛料加工、河北面粉深加工、物流配送、预制食品研发等20多个行业发展。并在青海优质农畜产品持续稳定输出方面初显成效。2023年1月—6月,1.2万家青海拉面店采购家乡农牧产品菜籽油62吨、牛杂羊杂10吨、青海拉面速食面5400箱、枸杞、藜麦、沙棘汁、酸奶、酥油、馍馍等特产近1吨。

二、青海拉面蕴含着“青货出青”商业机会

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青海拉面,通过亲帮亲、邻帮邻的方式,在竞争中求生存,在创新中求发展,成为开放衔接的产业链。作为现象级的存在,青海拉面被形象地称为一碗“致富面”、一碗“团结面”、一碗“幸福面”、一碗“生态面”。

1.青海拉面产业已具备渠道终端价值。作为“中华第一快餐”的拉面产业,真正具备了渠道为王、终端制胜的发展基础。以上海市为例,青海拉面店数量约为2800家,2800家拉面店分别分布在小区、写字楼、城镇、街边等不同等级的商业位置。上海拉面店平均人流量180人次/日,总流量近1.8亿人次/年,如果将“青字号”产品植入拉面店,1.8亿流量的曝光量,可以提升“青货出青”知名度和美誉度。

2.青海拉面产业已具备让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走出去的组织保障。全国近3万家拉面店,就是3万个“青货出青”专卖店,近20万拉面人就是近20万“青货出青”代言人。“青字号”产品在各大城市设立专卖店在租金、人工、运营模式等方面都会面临考验,不妨用好“拉面大军”这支营销团队。很多开在外地的青海拉面店,会在吧台旁边设计一个“青货优选”专柜,上面陈列着牦牛肉干、奶片、青海酸奶、黑红枸杞、辣椒酱等绿色有机农畜产品。消费者到青海拉面店,除了可以品尝到一碗正宗青海拉面,还能买到品质优良的青海特产,增加店面营收的同时为消费者推介了“青字号”产品,一举多得。

3.青海拉面产业已具备“青货出青”的IP形象。青海拉面产业不仅带动了群众致富增收,更见证着青海的民族团结,青海拉面人融入当地城市促进各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青海拉面就是大美青海美食快餐的代表,人实诚、食材真、肉优质、面劲道、汤鲜美,这种认知是内地消费者对大美青海特有的民族文化、自然美景、优质好物产生品牌联想的基础。

三、紧抓拉面产业商机,助力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青海拉面产业应该以助力“四地”建设为导向,紧抓产业融合发展机遇,让拉面产业成为全省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的重要引擎。

1.推进品牌培育,深化品牌战略。一是重点支持目前市场上发展后劲足的青海拉面连锁店(连锁店占比疫情前5%,疫情后12%),在保留自有品牌的基础上,通过青海省拉面产业行业协会授权“青海拉面”区域公用标识,通过农业农村部门授权“净土青海·高原臻品”品牌,指导企业按“双品牌”战略统一门头、统一标识、统一传播体系,为夫妻店、兄弟店打造市场样本,鼓励他们通过加盟、合作等方式改造提升,规范化经营。二是支持青海拉面产业拓展国外市场。作为改革开放的产物,30年前的青海拉面走出大山,将产业做到了337个城市。今日的青海拉面,也应紧抓“一带一路”建设东风,加快推进青海拉面产业在不同国家的商标注册工作,打造“青海拉面”海外品牌,打造“世界上的第一碗面,来自我的家乡中国”标语,在国内餐饮“内卷”严重的情况下,打造出一批敢为天下先走出国门的青海拉面企业。三是支持青海拉面进机关单位食堂、进高校、进高速服务区,开拓青海拉面国内空白市场。

2.延伸产业链条,助力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一是打造“三店合一”样本店。(拉面店、青海特产展示店、大美青海宣传店)。根据所在城市、人流量、所处位置、店面面积等几个维度选出拉面店样本,将绿色有机农畜产品铺设到拉面店,利用B端带动C端消费,为青海特色产品在拉面店的销售垫基础、判市场。二是配合“三店合一”样本店,开展“促进消费扶贫,拉面人为大美青海代言”活动,让传统农产品触网,让青海拉面发展呈现产业互联效应。

3.推进青海拉面产业标准体系的研究制定。围绕青海拉面产业门头标准、汤料成品研发、食品安全、服务质量、物流运输等方面,制定青海拉面产业行业标准,提升青海拉面产业全产业链标准化水平。

4.加快青海拉面产业人才队伍的培养。一是依托拉面商学院,成立乡村学堂。开展拉面产业经营管理类、职业(工种)技能类培训,带着拉面人去看海底捞中央厨房、走进陈香贵学习连锁模式,培养一批拉面管理人才、技术技能人才和乡村工匠。二是加强各类高校教学科研与拉面产业需求的结合点,鼓励学校产学研,开展牦牛汤底、青稞拉面、牛肉酱、辣椒油产品的合作研发。

(作者系青海省拉面产业行业协会会长、青海师范大学法学与社会学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