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在早市中苏醒在夜市中闪耀

早市唤醒城市。通讯员 李存秀 摄

本报记者 贾 泓

通 讯 员 城东组 李存秀

“苦瓜3元2个”“茄子真便宜”“刚新鲜出锅的包子”……8月7日,当第一缕阳光透射而出时,在西宁市城东区,200多米长的民和桥上40个常驻摊位整齐出摊。商贩们摆放好新鲜的蔬菜和瓜果,等待辖区居民的挑选。走进民和桥步行街,小货车、三轮车组成的各种摊位一字排开,水果蔬菜、肉食调料、服饰毛巾、花卉首饰……各种物品应有尽有、琳琅满目。古城西宁在早市的声声吆喝中“苏醒”了。

“刚知道附近开了早市,以前早上买菜要走很远,现在买东西方便多了。”家住131小区的贾晋兰每天都拉着小推车逛早市。刘大娘是早市的“劳模”,每天5点多准时出摊,落成堆的茄子、辣椒、豆角……摆放整齐。坐在小马扎上的刘大娘乐呵呵地说:“都是附近菜农种的新鲜蔬菜,菜品不仅新鲜还便宜。”

“开设早市虽然只是小民生,却能为周边群众带来真方便。”富民路社区党委书记范增伟说,前期我们积极协调区城管局、区应急局、区市场监管局、区发改局等单位及辖区成员单位,对早市摊位划线定位,先后有10名党员志愿者、辖区兼职委员主动认领早市管理员,仅用一周时间民和桥早市就正式运营了。

一个城市的温度,就是在犄角旮旯中能够感受到的一种民生气息。为不断延伸“红纽带”党建品牌内涵,西宁市城东区火车站街道党工委按照“党建引领、党员示范”的发展思路,以聚拢城市人气为着力点,打造“商家诚信经营、群众放心消费、居民安心满意”的民和桥早市和吉盛夜市。

早市伴着工作的匆匆步履结束,夜市伴着绚丽晚霞妆点市民的生活。

位于互助路沿线的吉盛夜市,各色亮眼招牌灯光与城市路灯交相辉映,种类繁多、各具特色的美食让人大饱口福,城市烟火气也在食客的欢声笑语中被点燃。

在户外宽敞的空地上,各摊点的桌椅摆放得整整齐齐,居民们三三两两来到这里,点上烤串,畅饮几杯啤酒,谈天说地,不亦乐乎。“下班后,约上三五好友来这里聚会、撸串,感觉一天的疲劳都没了。”“我特别喜欢夜市这样的露天市集,好吃的也多,烟火气十足,是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地方。”说起夜市体验,居民赞不绝口。

“这两天来夜市消费的人多了,我们从晚上7点开始忙活,一直忙到凌晨2点以后。客流量大,收入不错,累点不怕,能赚钱比啥都乐呵。”烧烤店老板李军一边忙活,一边笑着说。

“这夜市设计得好,吃完美食,还可以再转转卖衣服的地方,这里卖的衣服也平价,适合我们老百姓。”家住泰阳国际小区的赵海玲一边精心挑选自己喜欢的衣服,一边乐呵呵地说。为更好满足群众需求,吉盛夜市设置了“美食小吃街”“服饰百货区”“水果蔬菜区”“特色美食消费区”等区域,共搭建摊位40个。

补足夜市经济发展“后劲”,车站社区党委书记马云香说:“为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社区第一时间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轮流在夜市值班,引导摊贩按区域经营,定期组织摊主进行文明经营集中教育培训,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劝阻规整,全力保障夜间消费秩序。”

城东区火车站街道党工委书记李植介绍,由于早夜市人流量大,服务保障工作压力也比较大,针对此情况,街道党工委发挥“动力主轴”作用,整合党建资源,在“夏都枢纽”党建联盟、“商圈”党建联盟成立综合治理专班,在早夜市开展交通疏导、治安管理、隐患排查、宣传引导等工作,亮身份、做表率,以“党建红”“志愿红”为早夜市发展增彩增亮,有力维护了早夜市运行秩序。早夜市里的人气和烟火气,正是西宁市民幸福生活的最好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