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艺人”的情怀

本报记者 咸文静

采访杨增贵时,一开始总是找不到突破口。从年幼学艺到如今已为人师,几十年的敲敲打打在老人的描述下,始终平平淡淡,甚至连语气都没有太大的起伏。无意间得知他是曲艺队的骨干后,记者问他最近的演出情况,老人笑着说,因为太忙没去参加活动,几个老伙计已经批评他了。再一问,才知道他和徒弟在年初刚刚成立了一家公司,目的就是制作一些新的产品,让排灯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

作为传承人,自己创业的很多,大龄创业的也不少,但像杨增贵一样高龄创业的,之前采访中从未遇到过。哪怕是和二位徒弟一起,这个创业团队的平均年龄也达到了64岁。

不知道在很多人选择含饴弄孙的时候,做出这样的决定需要多大的勇气,但老人的笑容和突然升高的语调让记者的情绪也跟着被带动起来,热爱、追求、理想……这些词语让这个78岁的老人神采奕奕。

无独有偶。70岁的张永福是原湟源县文化馆馆长。记者看到他时,他仍旧在制作排灯的第一线忙碌着。从当年的湟源排灯申遗到今年排灯经典再现,他钟爱排灯几十年,也为排灯忙活了几十年。有人质疑他的坚持,但张永福坦言,倘若是为了名利,自己早已过了奔波的年纪,现在就是想为这门艺术再尽一份力。这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情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不可重复的历史遗存与文化记忆,特别是传统手工技艺广泛渗透于人们的生活之中。然而,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已经发生重大变化,非遗手艺的传承保护与发展面临严峻考验。

以湟源排灯来说,历史悠久,但也历经坎坷。几番起落到现在依旧保持生机,离不开这些匠人,更离不开他们的匠心。他们的坚持背后所隐含的是专注、是对完美的追求。不为了任何人,只为了能对得起自己的内心。

有句话说,“器物有魂魄,匠人自谦恭。”湟源排灯也好,河湟皮影也罢,一代代的传承人在追求与坚守的过程中,用情怀演绎着被浮躁吞噬的“匠人精神”,让非遗手艺“活起来”,并且生生不息。

想到这里,不禁能够理解为什么杨增贵能在78岁时选择创业,张永福能在退休后依然奔波在振兴排灯的大道上。非遗需要这样的“守艺人”,传承需要这样的情怀,时代需要这样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