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玛沁,见证勇敢者的较量

决赛。 本报记者 何娴珺 才让东珠 摄

本报记者 栾雨嘉 何娴珺 才让东珠

6月19日,第十八届中国·青海国际抢渡黄河极限挑战赛(玛沁站)在海拔高度为3100米的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拉加镇拉开帷幕。运动员经过前一日的试水和预赛,迎来500米竞速决赛,再一次畅游母亲河,竞技梦之巅。

10时,运动员在入水口集结完毕,随着裁判哨声响起,入水、伸展、蹬腿、划水……就像一条条灵活的小鱼,奋力游向梦想的彼岸。

总裁判周玉成介绍:“拉加站天气多变,海拔是所有赛段最高的。在这一赛段,运动员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高原缺氧,挑战高海拔极限为赛事增添了看点。在这一赛段,运动员根据水情合理分配体能才是抢渡成功的关键。”

三四分钟后,有的运动员“快、准、狠”,不偏不倚、稳稳上岸;有的紧随其后、不甘示弱;还有的奋起直追、永不言败……“更快、更高、更强”的体育竞技追求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加油!加油!太棒了!”每当运动员冲刺终点,总能听见岸边响起热烈的掌声。“他们太勇敢了,虽然不是人人都能获得冠军,但他们勇往无前的精神深深感染着我们!”观赛群众完玛顿珠为运动员竖起大拇指。

来自兰州冬泳协会的米政平刚上岸,玛沁县志愿者立马赶过来搀扶他在“帐篷医院”前的椅子上坐下,递上氧气瓶和浓浓的姜汤,为他披上金色的户外应急保温毯,避免他出水失温。

待慢慢缓过来,米政平说:“今天的成绩是男子C组第七名,自己很满意。今天水流速还可以,水温12.8摄氏度,我常年冬泳,能适应这个水温。这里最大的挑战就是海拔高,游到最后容易缺氧,没力气游到对岸。”

拉加镇比赛河道像月亮形状,有一段弧形,且流速较快,赛事组将去年的300米竞速赛增加至500米,通过延长距离,避免运动员被水冲走,保证他们的发挥。米政平在这一站的经验是要一直往12点方向游,根据河岸、河中不同的水流速及时调整角度和方向。不能盲目跟着别人游,会跑偏,要按照自己的路线和节奏才能游出好成绩。

由于玛沁县海拔高,医疗保障服务做得更为周全。玛沁县人民医院护士刘明霞说:“保温毯的重量不足1.5个鸡蛋,不仅防风阻湿,还抑制人体热辐射散失。”运动员下水前,医护人员对每个运动员的身体状况进行初步研判,如若血氧饱和度低于90%、血压较高,身体指标不平稳有基础疾病则不建议下水。玛沁县人民医院在终点处设立7组点位,一医一护,负责上岸给氧,还在后方设立2座“帐篷医院”和5辆流动车,为运动员提供全方位的医疗保障。

“我从没见到过这么暖心的服务!虽然这里‘硬件’有些薄弱,但‘软件’没得说!”一路采访,几乎所有运动员对这个看似不太起眼的小镇送上毫不吝啬的赞美。来自九江经开区冬泳协会的熊亚平是第一次参加如此高海拔的抢渡赛,她表示,从下着大雨一下车当地群众排着队拿着圣洁哈达的迎接,到宾馆虽没有电梯,但志愿者忙着搬运行李的暖心,再到不厌其烦、一遍一遍敲房门为他们量血压、送氧气瓶、送碰伤药的忙碌,这么一座小镇提供了最高规格的服务保障。

“穿过旷野的风你慢些走,我用沉默告诉你我醉了酒……”阿尼玛卿音乐节上来自贵南县的网红歌手丹正母子的歌声娓娓道来,玛沁的夜,再次充满感动、不舍、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