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优势筑牢高原医学发展基础

地理环境优势。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多民族居住的高原地区,具有低气压、低氧含量、寒冷干燥等得天独厚的高原环境,是高原医学如低氧习服、高海拔运动等的天然实验现场。

生态资源优势。青藏高原拥有世居及移居高原的多民族人群、大量的土生动物和特有植物,拥有我国第一个高海拔(海拔4600米)可可西里野外高原医学现场研究基地,这些都为高原医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样本。

平台优势。现有国家部委批准设立的实验室8个,省内高原医学实验室13个,高原医学、医学基础教育、重大疾病防治等方面平台40个,藏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1个。也拥有青藏高原人类遗传资源样本库。为广大高原医学研究者提供高效优质的研究平台。

人才队伍优势。拥有长期从事高原医学研究的科研机构、大学及医院,有一支长期从事高原医学科研的队伍,如吴天一院士团队、青海大学格日力教授团队、青海大学藏医学院青海省“高端创新团队”、中组部团中央高原医学援青博士服务团,对口支援和东西部协作等对口援青高水平专家队伍,他们在高原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运动医学、地方病等领域开展富有成效的研究。

民族医药优势。中藏医药研究机构在中藏医药传承与创新方面取得大量研究成果,建成13个藏医药专业数据库,特别是在抗缺氧药物的研发、生产方面开展大量工作,为高原相关疾病防治药物的研究提供了坚实基础。开发的红景天等单味药和70味珍珠丸、25味珍珠丸等高原慢性病适用的藏药,更好服务高原群众。

学术交流优势。中华医学会高原医学分会主委单位设在青海省人民医院,先后成功举办了2届国际高原医学学术会议、8届全国高原医学学术交流会议,在高原医学相关基础、临床、预防、药物、护理等领域开展了广泛的学术交流与研讨,促进了高原医学事业的不断发展。

成果优势。目前我省高原医学部分研究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部分研究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2004年第六届国际高原医学与低氧生理学术大会上确定了慢性高原病诊断标准即“青海标准”,该标准目前广泛应用于青藏铁路修建、玉树地震灾害重建过程中高原病的诊断及治疗,同时“青海标准”的相关内容也纳入国际级高原医学教科书,应用于本科、研究生教学。在青藏铁路建设期间,我省和西藏等地医疗机构组成的青藏铁路筑路大军医疗保障专家组,在五年时间内有近14万名筑路大军在极高海拔地区劳动,无一人因高原病死亡,创造了筑路大军高原病零死亡的奇迹。高原医学高层次人才和藏医药人才培养成绩显著,2006年青海大学获批内科学(高原医学方向)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以格日力教授为代表的导师已培养本土高原医学博士156人,95%的毕业生均扎根高原,投身高原医学事业。青海大学藏医学院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藏医药人才的摇篮,截至2023年,累计培养博士生45名、硕士生226名、本科生2268名。这些成果为我省建设国家高原医学研究中心创造了有利条件,奠定坚实基础。

(本版图文由青海省卫生健康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