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招才引智 赋能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刘程锦

人间最美四月天,汇聚英才正当时。为抢抓春招黄金期,大力引进一批“懂青海、爱青海、兴青海”的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4月14日至23日,青海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全省65家企事业单位,带着省委省政府的殷殷嘱托,踏着春风,怀揣诚意,先后走进北京、济南、郑州、杭州,广邀各方青年才俊,聚力建设现代化新青海。

“人材者,求之则愈出,置之则愈匮。”校园引才是青海省委省政府探索打造的招才引智工作品牌,是将组织优势转化为人才工作优势的重要举措,既在解决当前人才匮乏问题,也是在为青海未来发展进行人才战略布局,以当下的人才赢得区域发展的未来。

11天的引才路,从西向东,由北向南,跨越6000多公里5个城市,4场青海专场引才活动、4场全国性综合招聘会,共有清华大学、山东大学、郑州大学、浙江大学等76所高校7000余名应届毕业生参加,现场对接洽谈4628名,其中博士1017名。

近者悦,远者来

近年来,青海省委省政府始终把人才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和有力支撑,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深入推进“昆仑英才”行动计划,创新构建了近悦远来的“引才”政策、精准务实的“育才”机制、拴心留人的“留才”环境、不拘一格的“用才”格局,使越来越多的人才看好青海、选择青海、落户青海。

4月14日上午,青海“校园引才”首场专场招聘会在北京市拉开序幕。会场里,推介青海的宣传片一经播放,在场学子无不被那壮美的景色所吸引、震撼;在认真听完青海省优渥的人才政策和引进博士生代表的动情宣讲后,广大学子更是坚定了来青创新创业的信心和决心。

“我为家乡感到骄傲!”北京师范大学自然地理专业博士研究生张棋激动地说,“现在青海省的人才政策越来越好,这让我更加坚定了‘家在哪里,我的事业就在哪里’的想法。”

“我曾经到青海旅游过,青海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河南师范大学化学博士研究生朱曼说,“青海引才政策非常优厚,也有很多岗位符合我的专业,希望青海以后发展越来越好。”

君子取义,纵山高水长亦不惧其远。新疆师范大学计算数学专业应届硕士毕业生丁玮麒,在网上看到青海引才活动消息后,不远千里从天山脚下奔赴东海之滨,特意赶到杭州专场引才活动现场,上演了一幕人才与事业“双向奔赴”的动人篇章。

一方是十年寒窗,准备大展身手;一方是求贤若渴,广纳天下英才。正是这样的一次“供需”见面,为学有所成的莘莘学子和爱才惜才的用人单位搭起了一座桥梁。

“本次校园引才活动,我感受到了广大学子想来青海大展身手的热情和决心。当前青海正在大力发展绿色算力产业,我们公司是绿色算力产业链条上的关键环节,不少专业对口的优秀学子都比较看好,纷纷前来投递简历。”亚洲硅业(青海)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主任丁小海对招聘成果十分满意。“希望每年省上都能举办校园引才活动,公司也将为人才提供更好的福利待遇和发展平台,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为青海发展绿色算力产业贡献亚硅力量。”

集众智,汇众流

人才选择青海,青海成就人才。

为汇聚更多优秀人才来青创新创业,2019年以来,青海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每年定期组织省内重点企事业单位赴省外举办校园引才系列活动,综合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集中引才与分头引才相结合、赴省外引才与省内先行对接相结合等多种方式,搭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常态化不间断的联系渠道,为青海发展以绿色算力为引领的新质生产力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除举办青海专场招聘会外,省委人才办还特意组织27家博士硕士需求密集单位“组团”参加了4场全国性的硕博专场招聘会,现场对接洽谈368名博士研究生、186名急需紧缺专业硕士研究生。特别是在南京博士专场招聘会现场,青海大学在全国113家招聘单位中脱颖而出,受到了广大博士的欢迎,现场对接79名博士,对接人数全场第一。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得人之要,必广其途以储之。各地各用人单位十分珍惜引才机会,带着责任感、使命感、光荣感,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全力推进引才工作取得实效。在全省赴外引才活动还未正式启动前,青海师范大学便早早开始了行动,学校领导带着15个学院负责人专门到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开展博士招聘,现场与27名博士签订就业意向协议。赴外引才期间,西宁市充分发挥驻京人才工作联络站作用,主动对接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等高校,组织市属医疗卫生机构深入校园精准对接,成功对接应届毕业生105名,其中有22人与用人单位现场签订意向协议。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将近年来直接引进的科研人员编入引才团队,让引进人才现身说法,以亲身经历为意向毕业生宣讲政策、答疑解惑,有效拉近了应聘者与招聘单位的距离。

为吸引更多人才驻足,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青海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设计制作了具有青海特色的文创书签和小礼品,别出心裁的宣传方式,受到了广大青年学子的追捧和青睐。据了解,两家单位现场接收应聘简历79份,其中博士44份、硕士35份。为第一时间把留住人才,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引才工作专班,收到应聘简历后第二天便组织开展面试工作,引才期间共组织3场面试,目前已确定拟录用人才16名。

作为在外求学的青海籍学子,回到家乡、建设家乡是他们共同的愿望。“作为一名青海人,来到青海自己的招聘会现场就仿佛回到了家。”南京大学应届硕士毕业生樊玉特意从学校赶来参加在济南举办的引才活动。为青海发声,讲好家乡招才引智故事,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当天许多在山东求学的青海籍学子都积极当起了“校园引才大使”,为参与招聘会的应届毕业生讲解青海的风土人情和丰厚的人才政策,吸引更多优秀学子了解青海、选择青海。

栽梧桐,待凤栖

一个行业、一个地方,要想吸引踌躇满志的年轻人,就必须要有激动人心的事业。

当前,青海正处于历史上最好发展时期,全省上下正沿着习近平总书记为青海擘画的宏伟蓝图奋勇前行,加快发展以绿色算力为引领的新质生产力,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青海新篇章。现在的青海拥有开拓创新的昂扬斗志,时刻敞开胸怀,诚邀天下英才,共赢绿色未来。

“打造绿色算力产业基地、推动绿色算力产业高质量发展,人才是重要保障和有力支撑。”第五批援青干部人才总领队,青海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委人才办主任徐小兵介绍,此次校园引才活动,我们聚焦青海绿色算力产业发展,积极邀请中国移动、水电四局、亚洲硅业、天合光能、圣诺光电等绿色算力重点领域的中央驻青企业、民营企业参与,吸引集聚了大量计算机、电子信息、水利水电、新能源等急需紧缺专业的优秀应届毕业生。

人才信任青海,青海必将不负所望。近年来,青海省加快实施人才强省战略,每年投入2.8亿元专项资金,实施“青海学者”“高端创新创业人才”等9项人才计划;出台鼓励引导人才向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39条举措,激励引导省内外广大人才来青干事创业;建立“不看时间看业绩”考核管理评价办法,开辟高层次人才引进与职称评审“绿色通道”。此外,在住房保障、配偶安置、子女入学等方面,制定政策,以解决人才后顾之忧。这些平台和机遇,为广大青年才俊在大美青海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与梦想,提供了有力保障,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才看好青海、选择青海、落户青海。

“我感觉青海不管是在人才引进政策上,还是在事业平台建设上,都有很大吸引力。”山东大学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专业博士研究生孙玲玉说,“如果有机会的话,我希望能够加入到青海的发展建设中去。”

“当前青海正在加快建设高原医学研究中心,力度很大,发展前景很好,有着非常好的平台优势和发展潜力,如果有机会我愿意为青海高原医学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中国药科大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博士研究生王筱楠说。

“我希望能去青海工作。”南京博士专场招聘会上,东南大学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余静财说,“这次来参加硕博专场收获很大,特别是青海省给出了一些对于人才引进的政策,支持力度非常大,比如解决子女入学和配偶工作问题,都是我们比较关心的。”

广阔天地,大有可为。越发向好的事业发展前景以及优惠的人才政策向各类人才释放了强烈信号,青海向天下英才发出诚挚邀约,并已经为各类人才施展身手、建功立业搭建好了广阔舞台。

期待广大优秀青年才俊来青海、展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