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马 晨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优化城市城镇体系功能,持续完善“一群两区多点”城镇化空间体系。多年以来,青海全省上下坚定不移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全省城镇化水平显著提升,2023年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2.8%,提前完成全省“十四五”规划目标。考虑到我省城镇化发展仍处城镇化率30%-70%的快速发展阶段,城镇化发展潜力巨大,但仍面临区域竞争加剧和自身发展薄弱的双重制约。当前,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更加需要以推动城镇化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持续优化城镇化空间体系和布局,推动农牧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青海新篇章提供强大动力和坚实支撑。

一、把握区域特征,因地制宜推动城镇差异化发展。依托区域主体功能区定位,推动城镇化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加快形成符合各地发展实际的城镇化发展道路。一是推动谷地盆地城镇集约高效发展。推动甘青合作共建兰西城市群,加快西宁海东一体化发展,形成全省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动力源。建设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全省副中心城市和青藏国际陆港,打造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示范区。持续提升泛共和盆地区域中心城市功能。二是打造生态功能区生态人文旅游城镇。增强城镇对生态保护的基础支撑作用,提升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等城镇综合承载能力,适度叠加生态畜牧、生态旅游等多元产业属性,逐步腾出更多生态保护空间,减轻大江大河上游生态压力,为推动三江源、祁连山等区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三是促进流域上下游城镇联动发展。依托湟水、黄河流域自然生长的天然轴带,串联集聚城镇、人口等资源要素,打造一批功能完备、产业兴旺、风格凸显的特色城镇,唤起居民“共同记忆”和“家乡情怀”,实现流域农牧民群众就近就地城镇化。

二、聚焦服务管理,推动城市精细化建设和治理。树立全周期理念,以空间精细化为前提,以建设精细化为重点,以服务精细化为目的,以管理精细化为关键,推动居民参与城市治理活动,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和能力。一是让城市空间更加优化。将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贯穿城市规划管理全过程各环节,提升国土空间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科学确定旧城开发时序和强度,稳妥有序开展新城新区建设,强化城市空间治理。二是让城市设施更加可及。促进重大基础设施资源优化配置、功能兼容、合理共享,加强对地上地下基础设施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和统一管理,持续健全线上线下市民服务设施,实现城市数据“一网通用”,建设运行高效的智慧城市。三是让公共服务更加便利。把人放在城市治理的中心,加快补齐公共服务短板,提高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完善社区街道便民服务网络,支持社会力量参与购买社区服务,实施大学生社工计划,以优质的公共服务供给创造高品质城镇生活。四是让城市管理更有情怀。推动居民、企业、社会团体参与城市管理,建立“一站式”纠纷解决平台和矛盾调解中心,持续推进城市管理精细化,构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现代化城市治理格局。

三、提升城镇内涵,打造一批有特色的城镇品牌。充分挖掘当地文化资源潜力,加大对城镇品牌、名优产品品牌、精品赛事品牌培育力度,打造城镇“金字招牌”,增强软实力、影响力和辨识度。一是持续打造地域品牌特色。把文化作为城市的灵魂,丰富提升“幸福西宁”“醉美海东”等城镇品牌影响力,培育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示范品牌,鼓励城镇、乡村积极参与举办特色推介活动,延续城市文脉、彰显城市精神。二是提升产品品牌影响力。推动青海特色产品品牌复兴壮大,探索设立老字号发展基金,提升“柴达木枸杞”“互助青稞酒”“湟源陈醋”等品牌影响力,培育一批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产品品牌。三是扩大赛事品牌知名度。促进文化创意、文化科技与体育的深度融合,扩大“环湖赛”“攀岩赛”等赛事品牌影响力,依托赛事品牌,打造城市品牌。四是增强节会品牌美誉度。培育提升生态博览会、清洁能源发展论坛等重大展会的知名度,研究制定城市合作交流计划,探索与国际友城开展互办文化年、艺术节,让“青海声音”传播得更响亮。

四、释放潜在动能,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加快补齐县城城镇化短板弱项,促进县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周边农牧区延伸覆盖,不断增强县城综合服务能力。一是培育县域经济发展新动能。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集群,培育建设县域产业集聚区、农民工返乡创业园等平台,完善县城物流配送体系,培育发展新型消费集聚区,加强农牧民转移就业技能培训。二是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市政交通设施,实施公共交通优先发展工程,完善通达高效的公路网,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完善市政管网设施,推动全面实现县城新城区排水管网雨污分流,推行公共服务一网通享。三是优化公共服务供给。鼓励省会城市优质医疗资源支持县级医院建设,精准实施青南支医和环湖支医行动,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扩容增位,鼓励社会力量建设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建设一批体育场、体育馆等体育设施。四是提升人居环境质量。营造舒适和谐的县域蓝绿生活空间,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设餐厨垃圾处理设施、污水污泥无害化处理设施,补齐县城污水处理设施能力缺口,建设魅力彰显的人文县城。

五、紧扣民生改善,优化农牧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保障政策。农牧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不仅仅是“农牧民”和“城市人”身份标签的转化,要注重转移人口全面融入城市,更加体现城镇化政策的“人情味”。一是推动转移人口从“进得来”向“想进来”转变。聚焦“新市民”群体,建立新市民服务管理机制,聚焦市民需求提升城市功能服务,推动城镇就业创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全部常住人口,让新市民享受同等基本公共服务和权益,引导农牧民自愿进入城镇。二是推动转移人口从“留得下”向“留得住”转变。持续推进户籍、土地、财政等城乡制度改革,优化完善人地挂钩、人钱挂钩体制机制,探索建立企业、政府、个人共同参与的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推动住房公积金向新市民覆盖,保障住房等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使城镇化的成果“惠及全民”。三是推动转移人口从“过得去”向“过得好”转变。聚焦居民对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空间”的需要,逐步推动公共资源按常住人口规模配置,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零障碍入学,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提升新市民群体对城市生活的认同感。

(作者为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