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牢把握“六要”要求 扎根青海培育新人

郭连云 余晓丹

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的“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要求,合乎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回应铸魂育人迫切需求、体现立德树人关键所在。我们要以“政治要强”为统领形成“六要”有机整体,从主体自觉和环境提升层面强化思政课教师科学思维,深化思政课教师自我修养,促使思政课教师深入领悟“六要”,有效探索、创新实践思政课育人功能,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

一、站稳立场:牢牢把握“政治要强”

政治要强,居于“六要”要求的统领地位,这是由思政课本身的特点、教育的根本任务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目标所决定的。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要站稳马克思主义立场。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给我们留下的最有价值、最具影响力的精神财富,就是以他名字命名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犹如壮丽的日出,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以科学的理论为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指明了方向。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跨越国度、跨越时代的影响力,就是因为它植根人民之中,指明了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人间正道。”因此,站稳马克思主义立场,就是站稳人民的立场,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和价值追求。因此,思政课教师政治要强,就要高度认同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高度认同中国共产党凝聚党心民意、推进复兴伟业的不懈努力,高度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唯有如此,才能把这种坚定的政治信仰转化为教育教学的自觉,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才能把坚定的政治信仰、正确的理想信念传递给学生,培育好时代新人。思政课教师要站在新的历史高度坚持党性原则,增强政治素养,锤炼政治品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按照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要求,将立德树人贯穿课堂上下、校园内外、网上网下教育教学活动中;要以科学理论引路指向,以正确舆论凝心聚力,以先进文化塑造灵魂,以精品课程鼓舞斗志。思政课教师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是整体性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坚实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对自然、社会和人的思维发生发展运动规律的科学总结。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相互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根本前提的观点,把握社会有机统一、协同发展的观点,等等,都需要思政课教师有机融入教学、渗透课堂,以期实现“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思政课教师要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善于运用历史思维,不断增强穿越时空、直达现实的解释力,讲透“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特别是要牢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善于运用创新思维,不断突破常规,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解决问题,以期深理浅出阐释鲜活案例、言简意赅讲活中国故事。

二、厘清关系:牢牢把握“六要”整体架构的逻辑内涵、 逻辑机理与实践意义

从整体上讲,“六要”不是简单的并列关系,而是环环相扣、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有机体,系统、全面地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规律,以“政治要强”统领形成了立德树人共融共生的逻辑关联。从多维度素养看,“政治要强”与“情怀要深”属于政治素养;“思维要新”与“视野要广”属于理论素养;“自律要严”与“人格要正”属于道德素养。其中,政治素养是方向,理论素养是基础,道德素养是保障。从每个具体要求看,“政治要强”是政治素养的核心要义。教师失去、淡化“政治信仰”讲思政课,注定会偏离党的教育方针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轨道,不仅“铸魂育人”成了空话,“立德树人”也失去了现实立足点。“情怀要深”是政治素养的重要构成。有信仰才会有情怀,深厚的家国情怀是在对党和国家事业高度认同的基础上形成的,内嵌着坚定的理想信念。一旦“情怀”淡薄、缺失,教师的家国理想、传道志向、仁爱精神就无从谈起,“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就会失去感召力。“思维要新”是对思政课教师理论素养和业务素养的时代要求。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教师要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更新思维方式,转变思维习惯,走出认知困局,反之,故步自封必然会陷入信息茧房的泥沼,导致育人实效与成长诉求严重脱节。“视野要广”是理论素养的能力要求。知识视野是合格教师的基本标准,缺乏知识视野,缺乏历史视野和国际视野上的纵横比较,知识传授就会变得片面乏味。只有坚持“视野要广”和“思维要新”相统一,思政课教师才会具备高超的业务水平。“自律要严”是道德素养的职业要求。思政课教师只有善于律心、长于律言、谨于律行,才能做到课上课下一致、网上网下一致,自觉弘扬主旋律,坚定传递正能量。一旦不能用“自律”加以约束,便无法把握“什么能讲、什么不能讲”,无法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人格要正”是道德素养的普遍要求,是思政课教师展示人格之善、本领之真和育人之美的基本前提。司马光在《资治通鉴》所言,“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人格与职业、道德与学问是统一的。让崇德尚义的人讲道德,让遵纪守法的人讲为人,让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之人讲党的创新理论,才能以理服人,以德感人、以情动人,促使广大青年在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上下功夫。

三、扎根青海:践行“六要”要求,培育时代新人

五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推动学校结合自身实际,多措并举、践行“六要”,充分发挥学校思政课和思政课教师“两个关键”作用培育时代新人。一是示范引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全省教育系统聚合发力、同向同行,让思政课从“小课堂”走向“大天地”,推进“大思政课”入心入脑,在学生心中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学生成长成才全过程,推动培优建强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专业化思政课教师队伍,齐心协力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让高深理论“说”家常话,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二是搭建平台。学校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首先,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带头讲好“开学第一课”,为思政课教师践行“六要”,起好头、开好局。思政课教师每周参加“周末理论大讲堂”集体备课、“学习新思想,师生同上一堂课”等活动,用心用情、用力用效帮助广大青年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充分认识这一思想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的原创性贡献,充分认识这一思想在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强大指导作用,充分发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其次,成立青海省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建立青海省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协同创新中心,组建青海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搭建了工作新载体,构建省、市(州)、县(市、区)、学校四级培训体系,促进广大青少年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三是加强理论研究。鼓励支持思政课教师跨学段、跨学科开展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将课题成果不断转化为提升思政教育教学的实践能力。鼓励思政课教师关注时政热点、学术前沿,开展专题研究教育,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青海这方热土的鲜活、生动实例紧密联系,不断提高教学与研究的能力水平。立足青海省情、校情实际,通过知识更新、方式创新持续增强思政课的感染力,结合专业特色,通过“读、写、画、拍”等多种形式,讲好中国故事、青海故事,激发师生共鸣,也产生了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思政“金课”和思政教学名师、教学团队。

思想伟力,让思政课更有厚度和温度。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精髓要义和科学方法,是扎实有效推进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切实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的宝贵精神财富。新征程上,思政课教师要切实践行“六要”,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思政力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思政课建设要继续守正创新,推动形成更强大合力,书写新征程上铸魂育人的奋进新篇章。我们要更深领悟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精神,精心耕耘思政“责任田”,扛起新时代思政课教师的历史使命与责任担当,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作者单位分别为青海师范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青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