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做好青海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作

韩富红

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程是一项服务基层亿万群众的文化娱乐活动,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党和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的关怀和指导下,农村放映队伍素质不断提高,农村公益电影已经成为宣传党的新思想新理念,传播科学技术,宣传法律法规的重要途径,对于构建和谐乡村社会和更好地促进乡村振兴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2008年农村公益电影进入青海广阔农村,历经15年,公益电影已覆盖全省4169个行政村,为农村文化生活添上了更加丰硕的一笔。但青海省农村公益电影放映依然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亟需得到有效解决。一是天气、地理条件造成的限制。一些偏远山区,农民群众居住分散,村落稀疏。高海拔地区天气寒冷,每年放映时间有限,放映员只能在6-9月份为群众提供电影放映。二是少数民族语言片源少。青海是多民族地区,当地民众日常普遍使用藏语。目前,电影数字节目交易平台每年上传的康巴藏语影片只有5部左右,安多藏语片源每年上传量平均有50余部。同时,全省农村公益电影因放映时间落后于院线电影1个月或更长时间,影片对受众的吸引力不足。三是放映队伍老龄化。截至2023年10月,我省有公益电影放映员209人,主要集中在西宁、海东两地,占比达54%。其中放映员年龄普遍较大,40岁至60岁占比达72%,受教育程度偏低,中专以上学历人员只占15%。四是放映队设备由于使用周期过长,多数已经老化,故障频发。如何为青海农村公益电影注入新活力,让农牧民充分享受到电影改革发展成果?笔者认为,要从放映员、农牧民观影者等角度多方面考虑,从管、新、服三个方面下功夫。

及时更新电影、创新主题放映内容,让农民群众在“新”中获取满足感,不断增强放映发展活力。努力实现“你点我播”放映服务模式。负责全省农牧区公益电影放映管理工作以及农村牧区电影放映的技术保障和设备维修、影片传输、下载、授权等服务工作的公司要多深入农牧区进行调研,精准掌握农牧民群众的观影“口味”,积极与青海省民族语影视译制中心和国家电影数字节目管理中心沟通协作,不断增加康巴语和安多语译制影片数量,形成译制、放映一体化的藏语影片放映新模式。不断丰富片源,为农牧民群众带去内容丰富,题材多样、新鲜的电影,把更多的观众吸引到银幕前。持续做好“主题宣传+公益电影”放映模式。将主题活动作为引导、调控农村电影放映的有效手段,在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提升农村电影放映质量方面起到积极作用。结合党和国家重大活动节点,积极开展公益电影进社区、进学校、进厂矿、进军营等主题活动,丰富农牧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巩固基层宣传文化阵地。努力实现“由室外看到室内看”的放映服务模式。持续扩大固定放映室的覆盖面及硬件设施,为农牧民群众提供舒适和安全的观影环境,能够一年四季都在室内观看电影。

行业内良性互动,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做好放映服务,筑牢农村公益电影放映保障屏障。一是放映公司与其他电影公司或组织省内各放映队、放映员之间进行工作经验交流,取长补短,不断完善自身的水平。二是通过张贴放映计划、村干部微信群宣传等形式,拓宽放映宣传渠道,实现公益电影放映双向选择良性互动,真正把群众想看、爱看的影片送到农牧民群众身边。三是争取基层党委政府及村组织支持重视,配合组织观影群众、安排放映场地等,通过行政服务,为顺利开展农村公益电影放映提供优质保障。四是灵活安排放映,满足群众需要。根据青海农牧区地理环境、气候条件、观影群体等因素,合理安排放映场次和电影内容。

对内人性化管理,对外正面宣传凸显放映工作价值,让放映员在“管”中获取干劲,从内而外提升放映质量。一是要优化放映从业人员的选聘机制,走公益和市场相结合的路子,通过广告招商等业务增加收入从而提高放映员待遇,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奖励机制,提高放映员积极性;同时,通过媒体对农村公益电影工作及放映员的正面宣传,吸引社会中热爱电影放映事业、乐于深入农牧区基层,能够吃苦耐劳,且较为年轻的人员加入放映队伍中。二是持续做好“五个保证”,即:持续开展技术、安全、责任意识培训,保证放映员业务能力高;层层审核影片内容,保证影片质量佳;统一购买人生意外保险,与每个电影放映员签订目标责任书,保证放映队伍稳;充分利用农村电影放映GPS/GPRS监管平台,精准收集每一场电影放映信息,做好监督管理工作;提升公益电影放映“硬件”装备,加大设备巡检力度,及时更换老旧放映设备,提高设备维修效率,保证放映质量强。

(作者单位:青海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