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提“颜值” 生态产业增“价值”

——平安区深入践行“两山”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

景色宜人的石碑花海景区
富硒牦牛产业园标准化牛棚
夏日的石碑花海
富硒牦牛
山花烂漫的“杏福岭”本版图片均为本报记者 牛玉娇 摄

本报记者 牛玉娇

2022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发布第六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名单,海东市平安区榜上有名,成为全市第一个、青海省第三个既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又是“两山”实践创新基地的地区。

一条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立足良好生态环境,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富硒资源优势、人文旅游资源禀赋的“两山”转化路径,在发展中延展开来。

这条路给平安区带来了什么?记者走进平安区一探究竟。

荒山披绿装,荒地变福地

平安区北邻互助土族自治县,东接乐都区,西连西宁城,南靠化隆回族自治县。这片身在“山”中的小城区,却从未束住生态文明建设的脚步。

在平安区西南侧,有一片绵延数十公里被称为大红岭的红色山岭,“大风起沙尘,下雨流泥水”荒芜贫瘠是彼时人们对大红岭的印象。

2018年,一位名叫罗彬的创业者带着青宏杏这个新品种来到大红岭,“地处大江大河源头的青海,发展生态产业一定大有可为。”凭着这份信念,罗彬开始在这片荒山寻找“生态和经济共同发展”的出路。他带着乡亲们平整土地、施用农家肥,试种33.3公顷杏林补栽了12次才全部成活,灌溉、授粉、开花期霜冻等一茬又一茬的困难也逐一被克服。

2019年,平安区政府与罗彬的公司签订了《平安大红岭生态田园综合开发项目》的投资协议,正式开始打造“杏福岭”。逐步形成了含经济林种植区、田园科普体验区、综合服务区、花海生态景观区、动物饲养体验区、户外运动区的多产融合综合度假区。

如今,大红岭已种植“青宏杏”良种253.33公顷、景观林66.67公顷,共计28万余株,区域绿化面积达到60%以上。因春天可赏花、秋季能摘果,成了平安区著名的生态旅游度假区。

每年,这里举办的平安区乡村旅游季暨“杏福岭”赏杏花活动都吸引无数游客前来,红岭村村民马秀芳连续两年夏天在景区做生意,她说:“我的酿皮生意很红火,而且现在遍山都是树,村里搞养殖的人也多了,以前我们从来没想过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

罗彬介绍说,目前景区还在不断完善,当地农户可以边务工边学习育种或中藏药种植技术,“项目实施后每年解决100余人务工,累计发放人员工资600多万元。”

如今,大红岭走出了一条荒山绿、生态美、产业兴的生态产业化发展之路,不仅成为平安区践行“两山”理念的典范,还为实现乡村振兴锦上添花。

利用好资源,富硒变富民

大红岭的西南方是平安区洪水泉回族乡,这里“山大沟深”“山路一百多弯”,群众多靠养殖业谋生计,但是分散养殖的方式不仅破坏自然和人居环境,也令产业后继无力。

乘着“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的东风,平安区利用洪水泉乡2906.6公顷获得认证的富硒地块优势,在绿色发展之路上越走越稳。

2023年11月末,黄鼠湾村的富硒牦牛产业园标准化牛棚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已交付的45个标准化养殖棚内满是体格健壮的牦牛。

产业园占地面积181.72公顷,共修建70栋标准化牛棚,配套建设了饲料加工区、有机肥加工区、高效农业综合利用基地等,现存栏牦牛2554头。通过集中管理、分户经营,产业园为入驻企业和养殖户提供饲料、疫病防治、粪污处理、销售等提供一体化服务。

洪水泉村村民马生玉是入驻园区14家养殖户中的一户,“在园区集中养牛的成本比以前露天散养低,而且圈舍的条件好,饲料也有技术人员精心调配,牛吃了体质好肉质就好,今年我已经出栏了160头牦牛。”

入驻产业园的农户还成为了“种草养畜、草畜联动”的受益者。

2023年,产业园的运营企业——青海华丰高原富硒农产品开发公司,通过“草畜联动”机制流转周边村的土地种植了186.6公顷富硒饲草,收获青贮草2750吨,为入驻企业和养殖户提供饲料。

同时,与平安镇、巴藏沟乡等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签订了近33.3公顷约2000吨的青贮玉米收购合同,全年共带动周边2030人次务工,村民工资性收入达30余万元,联农带农成效显现。

洪水泉乡政府工作人员李树清说:“富硒牦牛产业园激活了我乡养殖、种植两大产业,有效推动绿色有机农牧业发展,为平安区富硒产品提档升级注入强劲动能。”

综观全区,自2010年平安区首次发现60000公顷富硒土地资源,当前已打造以马铃薯、禽蛋、牛羊肉等特色农产品为主的五大富硒产业链,富硒特色作物播种面积达4966.6公顷,培育富硒企业24家。

2022年富硒特色产品线上线下销售额达2.73亿元,增加200多个就业岗位,人均年工资收入2.84万元,“高原硒都·健康平安”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富硒产业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富民产业。

生态颜值高,旅游价值涨

在探索发展“两山”创新实践基地的道路上,平安区持续优化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在保障生态高“颜值”的基础上,深耕旅游业新“价值”。

全区扎实推进南北山绿化、湟水规模化林场、三北防护林等工程,共种植933.3公顷155.5万株绿植,推动城区绿化覆盖率达36.01%,实施93个高原美丽乡村项目,生态旅游业日趋完善,在实现“两山”转化的过程里,让生态“绿”与产业“兴”相得益彰。

古城回族乡石碑村的“石碑面片”(也称石壁面片)远近闻名。掌握这一家乡传统手艺的马海龙在平安区政府的扶持下,规划修建了集观光、餐饮、娱乐为一体的石碑瑞丰花海生态旅游景区,不仅凭美食引人来,也用乡村生态旅游留客。

莲花山和青沙山环绕下的石碑瑞丰花海景区内,一排排青砖灰墙的农家小院整洁有序,玻璃滑道流水潺潺,夏日里的灿烂花海和田园风光是游客体验山野乐趣的“网红打卡点”。

从赚一碗面片钱到一笔观光钱,“景区的建成不仅提升了石碑村的人气,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增收,也让他们更加重视保护生态环境,珍视家乡的绿水青山。”平安区文体旅游广电局局长苏倩男说。

截至2023年11月,景区共承接游客12万人次,向石碑村集体支付约10万元,带动10余家农家乐、120人务工,支付村民工资120万元。

乡愁民俗、乡野游乐等更多项目不断丰富生态旅游的形式,成为当地“两山”理念转化的生动注脚。

依托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契机,平安区深度挖掘区位、生态、资源、人文优势,对各个景区进行提档升级。

充满“烟火气”的平安古驿,山清水秀的峡群森林公园,清冽甘甜的冰岭山药水泉,冬日里火锅与滑雪兼得的莲花山……初步构成全区乡村旅游基本框架。平安驿康硒中桥、大红岭田园生态综合体旅游道路、白沈沟采摘基地道路等7条旅游专线将6个乡镇、2个街道串联起来,形成了全域旅游生态走廊。

生态旅游为平安区带来的商贸物流、商品消费、游客流量,达到了历史之最。

平安区从改善生态环境、惠及全区12万人的现实需要出发,守住了绿水青山的底色,也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中,探索了一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同频共振、优良环境与人民福祉“双赢”之路,并通过不断深化“两山”理念的实践而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