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变守其本 吾心持长青

——记德恒隆山头的“领头虎”马军海

新村远眺。 冶金莲提供

□冶金莲

“卡力岗,南北东西苍穹遥,梯横野莽,阡阡南陌,雄鹰贯长空 。”站在这高天厚土之上,我不禁又一次低吟,又一次热泪盈眶。我的化隆,这是一片包容的大地。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多民族和谐共建,大杂居,小聚居,勇闯天下。从一穷二白走向富裕,从自我封闭走向全面开发,脱贫致富的“拉面经济”,是化隆回族自治县走向全面小康的支撑之一。

德恒隆藏语意为“老虎出没的地方”,这也形象地说明这个地方的偏远。在德恒隆山区,有个叫卡什代的村子,是德恒隆乡最西端卡力岗山梁上一个小山村。卡什代藏语意为“山梁上的老虎”。山梁上,世世代代驮水的队伍在泥泞不堪的山间小道上走走停停。豌豆入仓没几颗,青稞归库瘪人心。穷困硬是逼出了“下山虎”。从此,卡什代村“勇闯天下,愚公移山,敢为人先,砥砺前行”的致富战斗打响了。

守初心,闯出一条致富路

那个冬天,卡力岗山上,飞雪狂舞。茫茫苍苍的大地被捂得严严实实。初中毕业后当了代课老师的马军海还不到18岁。大雪封山,马军海所在的列村,学校没有大门,只有几间没有窗户的土坯房。一天,已经十点了,可只有一个学生到校,其他孩子都堵在雪路上。看着到校孩子铁青的小脸,冻得红肿的小手,他赶紧把孩子捂进自己的被窝。用泥巴墁的火炉子旺了熄了好几回,土坯房还是没有热起来。他望着远处,突然莫名焦躁,心里按捺不住。他给唯一到学校的学生教读了几遍课文,再也坐不住了,想着去看看被雪堵在路上的其他孩子们。大雪茫茫,路是雪,雪是路。

“天仙碧玉琼瑶,点点扬花,片片鹅毛”。也许,此刻的雪景最是迷人,可是在这样的时刻,这样的情境下,谁又会顾暇雪景?马军海接到了两个冻得瑟瑟发抖的孩子,赶紧把他们领进土坯房想让他们烤烤火,可是泥墁的土火炉已经熄灭了。下午,校长回来了。门一开,风雪披肩行,寒意先袭人。校长从衣兜掏出皱皱巴巴的文件,“为了孩子们的安全,初小这几天先停止上课。”因为山头上另一个初小的一名学生在上学路上差点滑下山崖。此刻,马军海的心里五味杂陈,如果山路可以平整一些,如果学校可以有暖气,如果村民能够富裕起来,孩子们是不是就可以少受点罪,多接受到更好的教育?他在心里默默发誓,要离开大山,闯出一条致富路。

2000年8月,马军海从亲友那里凑了13000元钱,临走时奶奶让他换下了破洞的球鞋,给他穿了一双亲手赶制的千层底黑条纹新布鞋。让他带上了治疗气管炎的药,因为马军海从小患有气管炎、哮喘病。看着稚嫩的孙儿要去闯天下了,家里人百般不舍。临走时,到村口送他的男男女女的目光刻在了马军海的心上。他知道那是祝福也是企盼。

马军海年少却不轻狂,带着一位拉面师傅和一名服务员第一次坐火车背井离乡前往武汉开拉面店。到达武汉后三个人顾不上休息,开始找店面。徒步走累了,就租自行车,饿了吃一口从家里带的焪锅馍馍,渴了就喝免费的自来水。终于,2000年9月8日,他们在武汉市华中农业大学旁开了第一家拉面店。靠自己的勤劳和热情的服务,拉面店的生意逐渐红火,很快取得了学校师生和市民的一致好评,这一年里,马军海获得纯利润7万元。暑期饭馆随学校放假而关闭,马军海第一次回家。除了给乡亲们带去他掘得第一桶金的喜悦,还有一个喜讯,他要带几个想去闯荡的朋友们继续发展。于是他又带了村里的十几个小伙走出了大山。

2001年9月,马军海在武汉理工大学开设了第二家拉面店,后来又相继在湖北省交通学院、湖北省商贸学院、武汉思源IT学院、湖北省水利水电学院等地开设了8家拉面店。之后,他的拉面事业蒸蒸日上。2010年10月,他成功注册了湖北化隆牛肉拉面餐饮管理有限公司;2012年10月,成立了公司的专用食材配送中心。

“一人富了不算富,全村富起来才算富”,2012年12月,马军海创新了公司的经营模式,变为了公司+农户的形式,就是说所开设拉面店由马军海的公司来完全投资,然后跟村里的农户签订协议,让他们来经营,除了开支,利润平分。利用这种模式,马军海先后带动了五十多户回族、藏族农户,大约200人左右全部脱贫,让他们过上了好日子。

“领头虎”,带领村民整村搬迁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二十年来,马军海的初心从来没有改变,他一直想着让穷山沟的家乡人民富起来。

马军海赚钱后就开始回馈家乡,他以治穷先治愚,治愚先学文化的理念先后给德恒隆中心学校、牙曲寄宿制学校、佳加村民族寄宿制学校、培侨小学捐款捐物50000多元。他是第一个走出卡力岗山区到武汉创业的人。因为他的本事和为人处世的态度,2015年他被村民选举为村委会主任。

作为化隆县的贫困村之一,卡什代村气候高寒、交通不便,信息闭塞,“靠整村推进、改造危旧房、修路等手段依然解决不了他们的安居问题”,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由于水资源少、耕地总量少,山区面积多、自然灾害多的“两少两多”原因,村民们生活还是很艰难,吃饭饮水是问题,上学是问题,就医是问题……马军海陷入了沉思。

2015年,马军海看到了新的希望,那就是易地扶贫搬迁!他向县乡人民政府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提交了一份沉甸甸的申请书。2017年,马军海组织村“两委”班子研究并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大家一致决定卡什代村实施整村搬迁。马军海带着村两委班子,开始踩点,找合适的搬迁地点。甘都、群科、牙什尕……费尽周折,可是好地方土地价格贵。村里70户人家,能拿出一万元的人家寥寥无几。马军海来到岗蓝卡,连日来的辛苦让他精疲力尽。他站在田埂上,豌豆结荚了,青稞的芒刺有力的伸向天空,胡麻结的籽密密匝匝……山梁上的老鹰盘旋着,此时的岗蓝卡的天空碧空如洗,白云悠然。马军海突然有了想法。秋收后,村两委规划了搬迁方案,他带领全村劳力平整土地,他们愚公移山,推平了五座小山丘。

搬迁之前,大家都嫌日子苦,要搬迁了,可又都不愿意搬迁。乡亲们既有对穷窝的不舍,又有对新生活未知的恐惧。最后,还是在共产党员马沙力海的带动下,大家按下了搬迁的红手印。可是,村民马舍四一家迟迟不肯搬迁,他们家有两个脑瘫病患,当时,家庭生活相当困难。贫困和特殊的状况让他们思想非常封闭也非常固执。马军海就一次又一次上门做工作。最后,马军海干脆收拾好马舍四的新家,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厨房里配了厨具和压面机。最后,马舍四一家拎包入住了。从来没有过的喜悦弥漫在岗蓝卡这个恬静的地方。

搬了新家大家发现,跟着共产党走,没有错。马扎麻洛曾是村里建档立卡贫困户之一,搬到新家后,村里给他安排了公益岗,除了工资再拿上各种补贴,一家人的日子过得有声有色。新房子宽敞又明亮,院子里还种了常吃的绿色蔬菜和果树。打开龙头清澈甘冽的自来水哗哗地流着。两个大的孩子在群科新区当上了拉面店的学徒,每月都有收入,手艺也学得有模有样,小儿子在学校也很争气,再也不像祖祖辈辈那样当“睁眼瞎”了!易地搬迁后群众解决了吃水难、上学难、看病难等问题。卡什代村人过上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幸福生活。

用真情,谱写一曲人间大爱

回首这十年,山脚下直通群科新区的路,搬出土坯房后住进的新家,家门口就能读书的学校,那些人、那些事都是装进马军海心里的大事儿。

如今,站在新建的岗蓝卡向群科新区望去,但见清清黄河蜿蜒而下。成功脱贫的卡什代人,挪了穷窝,拔了穷根,换了活法,更是开阔了眼界,再也不肯像之前那样守着几亩旱地过活了。通过东西部扶贫协作渠道,卡什代村的党员在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锡北商城开了一家专营青藏高原牦牛肉的店铺,当地人吃过后就爱上了这来自高原的绿色有机农畜产品。形象展示店全年仅销售一项就超过了40万元。打响了牌子,还解决了销路。今年,卡什代村又成功在脑山上开垦撂荒地200多公顷,种植了油菜、豌豆和燕麦等作物。虽是旱地“望天收”,但只要一场透雨下来,也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事实证明,能够认识现状是一种清醒,勇于承认现状是一种自信,敢于改变现状是一种自强。马军海不忘初心,兑现了当初的诺言。

2022年,马军海积极响应化隆县委县政府号召的“凤还巢”工程,在化隆成立了青海军海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又做起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先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