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河湟筷子文化

□刘 玮

“姐妹二人一样长,进出厨房总成双;千般酸甜苦辣味,总是她们第一尝。”

“身体生来几寸长,竹家村里是家乡;吃进多少辛酸味,终身不得见爹娘。”

“兄弟双双,身子细长。只爱吃菜,不爱喝汤。”

以上几则生动诙谐的谜语,一看便知谜底是日常生活中人人离不开的筷子。筷子作为一种文明的象征,其出现不仅是中华饮食文化的一次革命,千百年来更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风俗习惯,形成了独特的筷子文化。

民间相传筷子是大禹发明的。传说大禹治水期间,有一次饥饿难忍,就架起陶锅煮肉。肉煮熟后汤水滚烫,难以用手捞出,于是,大禹就找了两根树枝把肉夹了出来。后来,这种取食方法便流传开来。其实,既然大禹能想到这种方法,那其他先民肯定也能想到。只是传说故事中,总喜欢把普通大众的智慧强加在那些显赫人物身上罢了。

民和喇家遗址出土了世界上最古老的面条,但是用同德县宗日遗址出土的那种骨叉或临夏齐家坪遗址出土的那种骨匕吃面条,显然不怎么顺手。或许河湟谷地的先民们在能吃上面条的时候,就已经发明了筷子。和喇家遗址同处于新石器时代的江苏高邮龙虬庄遗址,就曾出土过42根一头尖圆、一头钝平的骨箸。

在茹毛饮血的远古时期,先民们吃食物肯定是用手抓的。学会用火以后,人们在烧烤食物时不可能再直接用手操作,肯定要借助树枝、骨头等随手可得的东西,于是筷子的原始雏形便出现了。河南安阳殷墟曾出土过6支青铜箸头,可以接上柄使用,类似今天火锅店用的那种筷子。与此同时,象牙筷、玉石筷也开始出现。《韩非子·喻老》记载:“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说的是纣王的叔叔箕子看见纣王用象牙筷子进餐,认为他既然连筷子都是用象牙的,那么在其他方面也必定是穷奢极欲。这也是成语“见微知著”的典故出处。春秋战国以后,铁筷、漆筷、金筷、银筷等相继出现,当然时至今日使用最广泛的还是竹筷、木筷。

过去,河湟地区的农家还使用一种用灌木“胡儿条”做成的筷子。“胡儿条”长得很直,又没有结节,所以人们将其刮去外皮做成“胡儿条”筷子,也是困难岁月里的无奈之举。

起初,筷子并不叫筷子,而是叫“箸”或“木夹”。李白《行路难》中有“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之句,杜甫《丽人行》中也有“犀箸厌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之句。那么箸为何又改称筷子呢?据说这与江南民俗有关。明代进士陆容在他的史料笔记《菽园杂记》中写道:“民间俗讳,各处有之,而吴中为甚。行舟讳言住,箸与住同音,故谓箸为筷儿。”原来称箸为筷是因为“箸”与住同音,而“筷”与“快”同音,表达了希望船顺风快走的意思,反映了劳动人民的一种愿望。

在河湟地区,筷子也是一种承载着人们生活智慧的民俗文化符号。在青海人看来,筷子代表着财富。当新娘出嫁离家的那一刻,母亲要递给女儿一把崭新的红筷子。新娘跨过门槛时要把那一把筷子朝自己身后撒去,表示不带走娘家的财富。此时在新娘身后送行的亲人们会一拥而上去抢筷子,为的是沾点新人的喜气。

河湟地区历来有讨口彩的习俗,凡事都要图个吉利、讨个彩头。人们认为筷子寓意“快生子”,所以娘家人在给女儿准备的嫁妆中,总少不了两双大红筷子,盼望着小两口成双成对,同心同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筷子作为婚礼中的礼器,相传始于宋代。男女双方家长议定婚事后,女方会送男方一对坛子,内盛四尾活金鱼,并附上筷子两双。金鱼谐音“金余”,意味着多财;水代表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筷子则是希望“快快生子”,寄托了亲人的美好祝福。

筷子在河湟地区的婚丧嫁娶诸事中还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过去在婚宴、寿宴、满月宴等喜宴中,一定要用大红色的筷子,不仅能烘托喜庆气氛,也象征着吉利、红火。每到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也都要添置一把崭新的大红筷子,不单为图个吉利,其实也是一种很好的卫生习惯。在过去,有人亡故后家里人会在灵前供上一碗“倒头饭”,并将一双筷子直直地插在饭上。农村地区多是献上12个大馒头,称为“倒头献子”。也正是这个原因,小孩子吃饭时如果把筷子插在碗里,就会遭到大人的责骂。

还有许多使用筷子时的讲究和餐桌礼仪。比如一双筷子一定得长短一样、粗细均匀。给别人递筷子时,一定要大头冲对方。往桌上摆筷子时要大头向外,细头冲内。在餐桌上忌讳拿筷子敲打碗、盘,认为这是乞丐要饭的行为。夹菜时不能用筷子在盘子里上下乱翻,不能汤汁乱溅。一桌人共餐时,不能用嘴舔或者嘬筷子,更忌讳咂出声来。遇到别人也夹菜时,要谨防“筷子打架”等等。

在漫长的岁月里,筷子生动地诠释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唐末五代的王仁裕在他的笔记小说《开元天宝遗事》中写了唐玄宗“赐箸表直”的故事。唐开元初年,宋璟担任宰相,人皆称贤,唐玄宗有一次在曲江举行御宴时,将自己手里的金筷赐给了宋璟,并说:“非赐汝金,盖赐卿以箸,表卿之直耳。”称赞宋璟像金筷子一样耿直。吐谷浑第九代王阿豺折箭训子的故事如今几乎是家喻户晓。这个故事在向中原地区传播的过程中,阿豺手中的箭被换成了筷子。因为箭是普通人家里没有的,换成筷子则更加通俗、更加生动。人们用“一根筷子容易断、十根筷子不易断”来阐释齐心协力的道理。

一双筷子,看似平淡无奇,却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据说筷子一端做成圆形,一端做成方形,就是象征古时天圆地方的观念。筷子历经时间和岁月的磨洗,不仅没有被淘汰,反而演变成为一种集实用性与文化性于一体的日常生活用具,并散发着历久弥香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