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之上

——记高级农艺师马麟

夏粮丰收。 武纪全 摄(新华社发)
马麟在试验田对照图谱查看新品系情况。马吉权 摄
颗颗小麦喜归仓。李娜 魏雅琪 摄

□鲁玉梅

如果说冬日里大通的田野是一幅淡雅的水墨画,那么秋日里它便是一幅色彩浓艳明丽的油画,更美丽丰饶,更充满希望。那画布上,红的是“互助红”,黄的是“通麦2号”……

我去拜访马麟的那天,他像个魔术师,只见他用小刀割开两粒麦子,用沾了碘酒的棉签涂抹麦粒切口,奇迹出现了:一粒小麦的切口慢慢变黑,而另一粒小麦的切口没有什么变化。

马麟是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在很多人的眼中,小麦是个普通的东西,可在马麟眼里,那么具有鲜明个性,就像一群可爱、任性的小娃娃。在没上“户口簿”之前,这些“娃娃”都会有一个小号,就像爸爸妈妈给我们起的小名那样。“娃娃们”的名字都在马麟几大本厚厚的笔记本上。

1982年,农村包产到户。土地刚分到农民手里,大伙儿的劳动生产积极性很高,但怎么科学种田,这是个大问题。生产力落后的农村需要一批农技人员,农民需要有人带头科学种田。

这年,17岁的马麟一面备考中专,一面去参加大通县农牧局乡镇农民技术员招录考试。结果他中专落榜,但通过了农民技术员招录考试。学校老师笑骂他“丢了西瓜得芝麻”。当时他被录取到药草公社。

初出茅庐的马麟农业科技理论知识十分匮乏,更无种田经验,但这些并没有吓退他。相反,他白天下地干活,晚上看书自学,平日里向同事学习,向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的老师请教,不断填补自己农业技术知识的空白。当时28个乡镇招录了56个农民技术员,参加工作后按规定,每月2日都聚集到农科所汇报工作。马麟就把每次月会当做提高学习的机会,把工作上发现的问题带到月会上,请农科所的老师进行解析,这使他初步了解了一些农业生产基本知识。为更全面系统掌握农科知识,1984年他报考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大学大通分校农学专业,开始了系统的理论学习。三年的学习,为他今后开展小麦育种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85年由于体制改革,人民公社改为乡政府,工资关系由大通县农牧主管部门转到乡镇。

1991年马麟在药草乡农科站开始了小麦育种工作。那时药草乡连续几年承担全省旱地小麦品种区域试验,他参与此项试验。这使他对小麦品种更新换代有了全新认识。

当时大通地区主要小麦品种是“互助红”(农民称其为“红阿勃”)。“互助红”是1982年从互助土族自治县引进的,由于稳产,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后来有位县农业领导称“大通江山一片红”。但是推广了十年有余的“互助红”品种此时锈病特别严重,产量严重下降。“青春533”是继“互助红”后省内主推小麦品种。“青春533”的特点是抗倒伏,产量高,但对锈病抗性也低。

那时马麟利用“互助红”和“青春533”两种小麦品种杂交培育新品种。他对笔者讲,当时他自己也没有一个明确的育种目标,只是想借此次机会继续探索小麦育种领域。

从1992年至2001年,马麟历经九年选出了几个理想品系,可担心技术方面不太成熟,没有参加品种审定和推广试种。有一次,药草乡东庄村妇联主任找他要点小麦种自家用,马麟就把其中选育出的最好种子给了那位妇联主任。当年,妇联主任家的小麦丰收了。第二年,妇联主任把麦种给了妹妹。无巧不成书,她妹妹刚好和马麟同村。秋天马麟到村里看庄稼,远远见一块地里的麦子长得特别好,走近一看,小麦特别“面熟”。于是他登门问妇联主任的妹妹麦种来路。听到麦种来源,马麟太高兴了,这不正是自己两年前给妇联主任的那些小麦吗?他喜出望外,就开始着手小麦品种审定工作。他去找时任大通县种子站站长的程明发,请他观摩那块从试验田走到大田的新品系小麦。由于小麦长势好,穗子大,引得程站长连连称赞。麦子成熟后,种子站收了一部分种子,开始参加省级区域试验。经过三年省级试验,马麟培育出的小麦比对照品种增产明显。2005年1月,由大通县种子站和斜沟乡政府(马麟1998年调入斜沟乡政府工作)联合上报评审该小麦品系91-3,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通过审定,将其定名为“通麦1号”。从此,“通麦1号”成为大通县第一个主推小麦当家品种,它比互助红增产28.9%。

2006年,马麟调到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工作。

“通麦2号”(原代号96523)是马麟从1996年开始培育的。当时马麟在药草乡工作,就在当地找了块地开始培育它。在育种过程中,杂交1代和2代种子量少,工作量较少,但到3代以后,种子分离,性状差别大,要在几十万个粒穗中选出比较优良的品种,需要一行行看一株株选,工作量非常大,每年至少要选8000株以上。选穗是极其严格的工序,别人代替不了,只有自己亲手挑选,才能保证选种质量。挑选来的麦穗按照技术要求,不能用工具打碾,只能用人工手搓的方法,于是他就发动全家搓麦穗,家人的手搓得红肿,掌心磨出了血。每当看到这一切,他都感到深深的愧疚,总觉得对不起家人,但一想到要让农民辛勤耕耘一年后有个满意的收成,他只能将这些深深埋在心里。为了解决脱穗问题,马麟苦思冥想,自己制做出一台试验用的搓揉式小麦单穗脱粒机,并申请了实用新型专利。后来他调到斜沟乡,在那里继续小麦品种培育,通过近十年的选育,终于在2007年12月通过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通麦2号”的选育,使大通县小麦品种拥有一个理想的品种。它非常适合在川水和脑山地区推广。由于产量高稳,面粉质量好,非常受老百姓青睐。它的面粉稍稍带点黄,于是老百姓亲切地叫它“尕黄麦”。

说实话,小麦育种是一项时间长,重复性强,技术要求非常严格的工作,不管烈日炎炎还是阴天下雨,必须下地观察记录,一日都不得延误。每年2亩到5亩(1亩约等于0.067公顷)试验田,种植、选穗、收割、打碾等工作非常繁琐,看到为了帮自己育种,家人这么辛苦,马麟心里确实动摇了,但当时品种已杂交到第七代,继续干吧,困难重重,若放弃必将功亏一篑,心有不甘。为这件事,他经过了激烈的思想斗争,几夜没合眼,但他最终选择了继续干下去。

2013年“通麦2号”获得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三等奖。目前,已累计推广种植面积120万亩以上。

采访时,马麟说,再过五六天,“青麦11号”公示期就满了。

“青麦11号”是与青海农科院通力合作研究出的杂交小麦新品种。其最大特点是分蘖性好,全部穗头能成熟,穗头多,分布稠密,产量高;其二就是抗条锈病性好;其三是蛋白质含量在13%—14%,(大通县良教等地小麦蛋白质含量为13%,大通县景阳等地小麦蛋白质含量在14%。)大通地区蛋白质含量能达到14%的春小麦品种是非常少见的,足见其品质优良;其四“青麦11号”产草量高,能大力促进食草动物饲养业发展。

马麟说,小麦育种工作是一门非常高深的学科,里面研究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比如说,他刚刚切开的两粒小麦中,切口变黑的小麦便是糯小麦,这种小麦可用来制作汤圆、酒醅,原因是这种小麦支链淀粉含量高。如果青海有了糯性小麦,我们就可以用这种小麦粉替代糯米粉,做出好多好吃的小吃来,比如加工汤圆,炸年糕等。但是目前糯性小麦是青海的空白。

马麟说他目前在研究分枝小麦。这种小麦品种原先是陕西培育出来的,是冬小麦。青海引进这种小麦后,效果不是太好。青海农科院的一位老师给他一种西藏佛手小麦,这种小麦株高高,属分枝小麦品种。他用佛手小麦与青海当地品种小麦进行杂交,改善小麦的穗粒结构。小麦产量的构成因素是穗粒数、穗粒重、亩穗数。普通小麦的穗粒数是40粒左右,而分枝小麦的穗粒数达100粒以上。马麟说目前已经培育出几个品系了,穗粒数已经达到250粒到300粒,而且千粒重保持在45克以上。他说,如果我们把这个品种真正研究成功的话,一亩地亩穗数保持在20万到25万个苗,穗粒数到100粒,一亩地产量在700公斤(最低600公斤)。目前,培育出来的一些品种穗粒数达到了,但还没有达到亩穗数。下一步研究的是怎么让亩穗数达到20万到25万株。

为了更好地帮助我理解小麦育种工作步骤,马麟拿分枝小麦培育给我做了详细解释:如果穗粒数达到20到25万株了,穗粒数达到了200粒或者300粒,对条锈病无抵抗力还是不行,那就得要和抗条锈病小麦品种杂交改良。如果具有抗条锈病,达到穗粒重,但达不到亩穗数也不行,这个就得用抽穗率高的品种杂交改良。这里头所费精力很多,这个就得花1年到20多年时间。

听了这些,使我不由得想起中国神话中填海精卫填海的故事,也使我深深为小麦育种人惊叹。惊叹之下问马麟,一个人花一辈子心血能够培育几个小麦品种?马麟说,有的人一辈子能培育出好几个品种,而有的人很有可能连一个品种都培育不出来。因为在培育过程中没有合适的技术路线,在工作当中不仔细丢失了好的培育材料,选育出的品种参加省级区域试验失败等等,这些原因都可能导致辛苦工作多年而一无所获。但是,如果技术路线正确,工作细心认真,也可以培育出七八个到十来个品种。

马麟说,他一进试验田,就感觉时间过得飞快,一会儿到中午,一会儿太阳就落进山里了,总觉得时间不够,还有那么多活儿没有干完,还有那么多小麦品种没有研究出来。

从毛头小伙到年近半百,三十多年的育种路,辛酸自己扛,喜乐与农民分享,他从不后悔选择了这条艰辛之路,始终坚守初心。

分别时,他邀请我来年春天到他的试验田,体验一番足踩大地,怀抱收获之感……

就在采访结束后不久,传来喜讯:青麦11号通过青海省第九届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定,成为新的优秀小麦推广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