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治理视角下社会治理面临的挑战及应对建议

张进财 孙捷妤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不断变化的内外部形势与各种频出的社会热点问题均对社会治理模式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在结合我国社会治理历程中的重要经验后,国家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原则,在依托通过协商解决社会矛盾的办事准则下提出了社会网格化的新治理模式。这种模式根据人口、单位或地理位置将不同的行政区域划分为若干网格,并通过在每个网格中安排一定数量的网格长,对网格中的居民、事项与公共物品进行管理。新形势下,随着人力资源治理理论逐渐向更宏观的领域泛化,人民群众作为社会共同体的管理者,如何吸收并利用这种先进的管理理念进一步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和现代化水平,是当前亟须应对的重大课题。

当前人力资源治理对社会治理提出的挑战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在正确理论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手段,重点协调人事关系,处理人际矛盾,以期充分发挥人的才能,实现组织战略目标的过程。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要有效运用到社会治理的网格化管理中,必须通过招聘、选拔、培训、保障、激励等管理环节,对社会网格中的人力资源进行调度与利用。但因社会治理的基数庞大、关系错综复杂等现实情况,由微观理论应用到宏观领域仍存在一些问题:

其一,人员甄选有待优化。人力资源理论对社会网格化管理人员有两个硬性要求:管理人员必须常驻相应的网格内,并且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前者是为了方便在网格中即时性开展业务,后者是身为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的素质,他们不仅需要学习并纪录片区内的人员信息和相应的组织管理常识,还要学会熟练运用网络智能平台,将网格中的信息与事件及时反馈给中央数据库,同时也要求其了解一定的社会运转原理、法律意识以及一些宣传教育手段,这就需要在管理人员的遴选上对学历进行一定限制。这类人才在城市地区和人口比较密集的地方较容易招聘,但在当前人口相对较少特别是人口老龄化严重的基层网格中,选择符合上述要求的网格管理人员就相对比较困难了。

其二,素质培养还存在缺陷。社会网格化管理人员不仅在不同区域的数量上存在差异,其总体综合素质不强、能力参差不齐也是当前精细网格化管理难以高质量推广、无法大规模普及的重要原因。传统管理者在接受新技术、新方法上存在认知与感情上的阻碍,他们不能有效掌握当下时兴的信息管理与传播手段,也不注重管理理念上的创新发展,对于新管理模式的接受和探索程度不足,使得网格化管理难以有效实施。同时,在社会服务意识上,有的传统管理者也存在消极怠工现象,在日常与居民的沟通过程中也多采取下命令式的交流方式,不能以热情饱满的态度去服务管理区的居民,导致公众配合程度不高,这可能是由于年龄或是服务观念落后等原因造成的。

其三,保障措施不到位。社会网格化管理者在实际工作中,常常出现职责不清、与政府有关机构人员职能重叠等问题。这归根结底是由于对此类管理者的职能定位比较模糊,网格化管理岗位不属于政府体制内预设岗位,其合同聘用的契约形式让管理者在工作过程中难以形成身份认同,同时也对其职责范围与应尽义务一知半解。此外,针对管理人员的工作绩效考核也尚缺一个明晰的规定,且现行的一些奖惩机制均偏重于长期激励,缺乏短期阶段性激励手段,这无疑会让本就缺乏身份认同的管理人员更加难以产生成就感,容易造成严重的人才流失,不利于网格化管理的推广普及。

人力资源治理视角下针对社会治理的应对建议

其一,甄选优秀人才。在把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融入社会网格化管理的过程中,要以选拔高素质人才为准则和目标,重点加强对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方面的考察。政府部门要从源头上提升管理人员的能力门槛,优先选取具有良好沟通能力与组织协调能力的管理人才,同时将较高道德水平与责任意识设为考量因素之一。如在招聘社会网格化管理人才时,要在尽可能保持综合素质与年龄相平衡的情况下,考虑当地的经济状况与人才储备政策,适当给予政策性人才补贴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同时也要更多地将重心放在学习能力强、网络技术应用水平高的年轻人身上。

其二,加强培训学习。重视社会化网格管理人员的培训也是加强社会治理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培训时,应向网格管理工作人员清楚介绍其岗位职责与权限规范,并明确日常工作内容,包括针对突发事件的处理与上报、网格内人物事有关基础信息的记录等工作内容;要重点向年龄偏大的管理人员讲解网络平台的操作使用。此外,在对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和工作能力进行培训提高的同时,也必须加强服务意识与沟通技巧的培训,这对于提高民众配合度与政府公信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其三,规范制度保障。切实保障管理人员的福利待遇,主要通过提高网格管理人员的工资、改善他们的日常工作条件、提供纳入编制的晋升渠道等手段,以及提供医疗保险、住宿补贴等保障性措施来激励其完成管理任务。如要制定明确的奖惩机制,对工作表现优秀的管理人员进行公开表彰与物质奖励,激励更多管理者更高效率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

〔作者:张进财,男,博士,青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国家治理、社会治理、宏观经济、人力资源管理;孙捷妤,女,青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基金项目:全国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青海大学)(项目号:21SZJS63010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