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 描绘“诗与远方”的动人画卷

陈金林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6月考察青海时,为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青海篇章擘画了宏伟蓝图,为青海指明了“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的高质量发展路径。青海加强顶层设计,高位推动谋划发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突出自然保护地空间资源优势,以积极行动致力于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

一、青海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而且是展现国家生态文明形象的重要窗口

生态可以丰富旅游品质和内涵,生态既是旅游的基础和本底,也赋予了旅游高雅品质。青海是比较理想的生态旅游目的地,从地理来看,青海是中国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原区三大自然区的交汇处,东部季风区呈现森林、湖泊、河流、峡谷、丹霞等景观,柴达木盆地呈现戈壁、沙漠、绿洲、雅丹等景观,青南高原区呈现高原生态景观;从文化来看,青海是藏传佛教、伊斯兰教、儒家、道教等文化交汇之地,藏、回、土、撒拉、蒙古等少数民族和谐共生,美美与共;从生态来看,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青海省是全国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最大的省份之一;从经济来看,基于青海生态环境脆弱且重要,以及青海集西部地区、民族地区、高原地区、欠发达地区所有特点于一身的现实状况,生态经济成为统筹保护与发展重大关系的最优路径;从旅游来看,“十三五”期间,青海省接待游客1.9亿人次,旅游总收入2100亿元,旅游人次和收入均实现两位数增长,旅游业成长为全省战略性支柱产业之一。综上,青海得天独厚的自然、人文资源和生态环境优势为发展生态旅游提供了沃土和养分,加快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等生态产业体系,发展生态经济,是引领青海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

同时,青海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让游客身临其境地感受美丽的大自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以旅游彰显生态价值,传播生态文明,积极践行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为世人展现中国为世界应对气候变化、为人类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负责任大国形象。

二、青海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要把生态保护、经济发展、民生改善三者有机统一起来,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民满意、共同富裕的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

(一) 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发展好“生态优先”的生态旅游

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要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始终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行动准绳。生态保护是前提和基础,生态旅游发展是在生态资源环境承载力可支撑,生态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开展的,在生态旅游发展中,要坚定不移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彻落实好青海省委省政府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努力实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青、人更美的目标,建设现代化新青海。政府部门要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有序发展,找到生态和旅游有效融合的路径,创新联农带农机制,让各族群众通过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实现增收致富。要精准监测和评估旅游者、旅游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开展生态旅游地空间容量、生态容量、社会容量等旅游环境容量测算,指导实施容量调控和分流。

(二)以游客满意为导向,发展好“人民满意”的生态旅游

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要以坚持游客满意为导向,核心内容方面,供给丰富、个性、高品位的旅游产品,满足游客观光游览、疗养度假、休闲健身、专题旅游、特种旅游等多元生态旅游需求,提高旅游者获得生态体验、生态教育的核心旅游体验满意度。接待系统方面,加强旅行社、酒店、交通、娱乐系统建设,供给全面、高水平、高质量的接待服务产品,提升接待服务能力,提高旅游者全方位旅游需求的接待服务满意度。外部系统方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行业管理、地方治理等综合营商环境,创建文化氛围浓厚、居民态度友好的社会文化环境,提升游客旅游体验感知满意度。

(三)以人民为中心,发展好“共建共享”的生态旅游

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保障改善民生、增进民生福祉作为保护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社区居民是保护生态资源和环境的重要力量,生态旅游发展离不开社区居民的支持和参与。生态旅游发展要注重社区利益的反哺及发展机遇的均衡,在生态保护和地方发展、居民增收之间寻求合理的平衡点,为社区居民提供就业机会,带来发展机遇,促进地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完善,有力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同时可以提高群众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积极性,使生态资源转化为普惠民生的福祉,实现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转变,实现生态好与百姓富的有机统一。在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进程中,编制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加快推进村容村貌提升,提升乡村旅游环境,完善服务设施,推动乡村生态旅游提档升级。鼓励扶持社区参与,建立合理的利益补偿机制、利益分享机制、有效的表达机制,使社区居民真正成为生态保护、生态旅游发展的实践者和受益人。

三、青海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需要在多方面采取措施形成发展合力

(一)加强生态旅游规划

旅游规划对于生态旅游发展至关重要,发展生态旅游要坚持规划先行。首先生态旅游规划应严守生态红线,严格控制生态污染和环境破坏。生态旅游规划应做好与全域旅游规划的对接,在保护的基础上开展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生态旅游项目创意、生态旅游产品设计和生态旅游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等,实现设施、要素、功能在空间上的合理布局和优化配置。生态旅游规划还应对接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打造一批优秀的全域生态旅游示范市(县)、全域生态旅游示范城镇和全域生态旅游示范村,不仅促进生态旅游全域快速发展,而且有助于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乡村振兴。

(二)加强生态旅游示范建设

推动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是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的重要手段之一。在青海省现有3家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基础上,积极申报、建设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同时积极促进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要推动生态旅游示范认证工程,优先选择基于生态链的旅游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群众绿色消费意识强烈地区、工农业旅游示范区以及全域旅游示范区等发展区域,建立及推广绿色财政制度、绿色金融制度、绿色税收制度、绿色投资制度等绿色旅游产业制度保障体系,积极促进生态旅游标识认证和示范认证。

(三)加强生态旅游融合发展

要促进生态旅游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生态旅游与生态农牧业、工业生产、工艺品制造、特色食品加工制造、教育、体育、科技、电子商务、信息、金融、数字经济等产业相融合,形成一二三产业联动格局,要促进生态旅游与产业“四地”有机结合,生态旅游与盐湖产业、绿色有机农畜产业、清洁能源产业相融合,推动生态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积极开发、拓展生态观光、科普教育、研学旅游产品及路线,加强旅游购物土特产品、纪念品开发,实现“双业共生,多功能叠加”的产业融合效应。

(四)加强生态旅游文化挖掘

旅游需要文化内涵,满足游客的精神需要。青海是一片文化热土,我们要挖掘利用好三江源国家公园、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湖自然保护区等生态文化,喇家遗址等文物文化遗产,青绣、热贡艺术、藏毯、藏医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两弹一星精神为代表的红色文化,以汉、藏、土、回、撒拉、蒙古族为代表的多元民族文化,以及特有的乡村文化和工业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立足生态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加快推进融合发展,着力在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中展现新作为,提升文化传播影响力、地域文化感召力、生态形象亲和力。

(五)加强生态旅游市场拓展

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倡议,积极发展入境旅游,关注长期处于青海入境旅游市场前位的国家和地区,拓展国际生态旅游市场。加强国内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重点市场以及四川、甘肃、宁夏、陕西等青海周边市场的拓展。构建旅游目的地新媒体体系,加强青海生态旅游市场推广宣传,在媒体、机场、地铁、公交站投放广告和文旅宣传片,开展文化演出、展览,合作举办节会赛事活动,拍摄纪录片等加强市场推广。

(六)加强生态旅游人才培育

人才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需要加强高水平的策划设计、经营管理、导游讲解、创新创业、教学科研的领军人才培育;需要加强懂文化创意、生态资源、经营运营、数字化与艺术等领域融合的复合型人才培育;需要加强把握生态旅游产品及市场发展规律,具备管理和经营能力的经营管理人才培育;需要加强从事旅游服务的专业人才培育。

(作者单位:青海大学财经学院,本文系国家社科项目(23BMZ087)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