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成德:入朝作战 九死一生

93岁高龄的刘成德老人依然精神矍铄。
在风华正茂的年纪,刘成德毅然报名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
刘成德老人的革命军人证明书。
刘成德老人保存至今的抗美援朝慰问品。
刘成德老人保存多年的军功章和纪念章。

本报记者 王十梅

今年93岁高龄的刘成德老人如今有些健忘,他常常会忘了随手放的东西,忘了昨天中午吃了什么,但对于他是如何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以及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发生的事儿,他依然记忆犹新。

刘成德老人身上有多处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留下的伤痕,他甚至在那场战争中失去了左臂。如今,七十多年过去了,每逢阴天下雨,他的伤口还隐隐作痛。“比起失去生命的战友,我已经很幸运了。”刘成德老人说。

光荣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

1930年7月22日,在西宁市北斗宫街的一户贫民家中,伴随着婴儿的啼哭,一名男婴降生在了这个世界上。他就是刘成德。

刘成德的父亲以打零工为业,母亲是一户有钱人家的佣人,全家人的生活在清苦和艰难中苦苦维系。直到1949年,19岁的刘成德被马步芳集团抓了“壮丁”,被迫成了马家军中的一员。

彼时,面对中国人民解放军势如破竹的攻势,负隅顽抗的马步芳集团还在做着最后的挣扎,他们将大部军队遣至兰州,决定固守兰州。刘成德也随之被派至兰州,和其他三位青年一起在一处偏僻的马场看顾军马。

刘成德老人回忆,当时,常有一位操着甘肃口音、不知道名字的男子来找他们闲聊,有时还会带一些水果,并带来一些讯息。一来二去大家越来越熟悉,刘成德几人还亲切地叫他大哥。

“我清楚地记得,那是一天中午,那位大哥再次来到马场看我们。他对我说,小刘,兰州解放了,马步芳败了。”刘成德回忆说。当时,他们几人都慌了神,不知道该何去何从?那位大哥又说:“现在你们有两条路可以选择,要么回家,要么可以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听了这句话,刘成德和另外一名青年毅然决定加入解放军。直到后来,刘成德才听说,那位大哥其实是兰州的一名地下党员。于是,在1949年8月,刘成德光荣地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

在战场废墟救助两名朝鲜孩子

1950年6月25日,美国唆使南朝鲜进攻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战火很快蔓延至鸭绿江边,我国的领土主权受到严重威胁。“唇亡则齿寒,户破则堂危”。在这历史的关键时刻,为了援助朝鲜人民,保卫刚刚诞生的新中国,全国人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当时,全国各族人民踊跃参加志愿军,并掀起了爱国捐献热潮以支援抗美援朝前线。

“1950年11月,我自愿报名,加入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参与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战争。”刘成德老人说。1951年1月,在寒风瑟瑟中,刘成德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军战士们一起到了安东(今辽宁省丹东市),准备入朝。

那是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们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了鸭绿江。“我不知道当时有多少志愿军战士,只见我们的队伍既看不见头,也看不见尾。”刘成德老人说。过江后,战士们集体呼喊“祖国再见”的声音更是响彻霄汉。

跨过鸭绿江后,志愿军战士们一路夙夜疾行,美军飞机时常在头顶盘旋,空投的照明弹常常将黑夜照得宛如白昼。“那一路特别难走,敌人的轰炸和扫射随时向我们袭来,身边的不少战士倒下了……”刘成德老人说。

志愿军入朝的时候正是寒冬,刘成德老人回忆,当时志愿军的装备和物资比较少。在过清川江的时候,大家只能从冰河蹚过去。过了江就要赶快跑,跑慢了裤子就会被冻住,走不了路。大家穿的破棉衣几乎不怎么御寒,只能坚持着。

一路走,一路看,当时的朝鲜满目疮痍,全国上下几乎都是断壁残垣。当刘成德所在的部队经过朝鲜新安州北面的一个村庄时,刘成德隐约听到了哭声。循声而去,刘成德在一处废墟中发现了一个大约两岁的小孩,她的母亲就死在她身边,整个村庄再没有活着的人。刘成德小心翼翼地用棉衣裹上小孩,快步追上了部队。一路疾行,战士们轮流抱着孩子。没走一段路程,大家又捡到了一个四岁左右的孩子。沿途的村子都被烧光了。后来,大家在一处村落找到了一位老人,将两个孩子托付给了他。刘成德还将自己的一件棉衣留给了那位老人。

一支牙膏吃了两顿

保卫阳德,是刘成德所在部队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接到的一项重要任务。因为阳德是抗美援朝中线一处非常重要的兵站和后勤基地。美国人知道后,不仅频频派飞机来轰炸,还派遣了不少特务来破坏。

“1950年5月,我们到达后,便在阳德的外围布置了兵力。我们用高射炮打飞机,还抓获了不少特务。”刘成德老人回忆。也就是在阳德,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中,刘成德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宣誓的时候,我看见四架美国的野马式战斗机在我们头顶盘旋,来回扫射并投下燃烧弹。好在都没有击中我们。”

在保卫阳德的时候,还发生了一件让刘成德终生难忘的事情,一天有一位大约五六岁的朝鲜小女孩来到了他们的驻地,用朝鲜语唱了一首《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让身处异国他乡的战士们非常感动。

完成保卫阳德的任务后,刘成德所在的队伍又接到了新的命令,要占领某处高地。当时,他们要疾行前往,一路上大家饥寒交迫,饿了吃一点炒面,渴了就喝沟里的水。到了后来,连炒面都很少了。当时,幸亏刘成德还拿着一支固齿灵牙膏。

“我实在饿得不行了,就拿出牙膏来吃。感觉又香又甜。那支牙膏我吃了两顿。”刘成德老人说。靠着那支牙膏补充的能量,刘成德和战友们一起用最快的速度,比敌军更快占领了那处高地。

“我们一个班七人一直坚守在那处高地,敌人天天来攻打我们,想占领制高点,却次次被我们打退。敌人的飞机前来轰炸,我们便藏进防空洞,就这样我们坚守在那里大概一个月。”刘成德老人说。

当时,为了困死志愿军战士,敌人控制了水源,很多下山去背水的战士都牺牲了。为了击溃志愿军的心理防线,敌人甚至会故意洗澡,嘴唇干裂、许久没有水喝的志愿军战士只能远远地看着。其间还有广播不断地喊着,有传单从天上飘落,让志愿军赶快投降,这样便会有吃有喝。很显然,敌人低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不屈的意志和顽强的精神。

“没有水,我们就喝雨水。有一次,大家实在太渴了,天又不下雨,迫不得已我们只好决定冒险派人到山下背水。我自告奋勇接下了这项任务。当时,我顺着山梁缓缓滑下,看着不远处的河水,却不敢贸然前往,只能慢慢爬行、跪行。最后瞅准时机蹲行到了一块巨石后面,才小心翼翼地装满了十二只水壶。一路行动,我不能发出一点声响,敌人的炮弹随时都可能循声打过来。即便如此,当我小心翼翼地快要回到据点的时候,还是被敌人发现了。敌人的军机对着我不停地扫射,一个水壶甚至被打了一个洞。好在有战友前来接应,我才幸免于难。”刘成德老人说。在老人的讲述下,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个嘴唇干裂、面黄肌瘦的志愿军战士,在敌人的炮火下,为了信仰固守阵地的身影。

押解俘虏中失去左臂

1951年7月,刘成德所在的队伍又接到了新的命令,上级命令他们去做侦查,希望他们可以抓几个俘虏回来,便于了解敌人的具体情况,为大部队下一次的进攻做准备。

刘成德老人记得非常清楚,那一天是7月10日,刘成德和其他六位战友活捉了9个俘虏,后来发现有个敌军官逃跑了。当时,排长立马派遣刘成德前去追捕。一路上,刘成德和那位敌军官互相射击,穷追不舍。刘成德在后面不停地用英语喊着:缴枪不杀,优待俘虏。敌军官看逃跑无望,便气喘吁吁地停下了脚步。转身后,双手举起了枪,表示投降。

“我那时和他相距两米远,看他投降,我便左手拿枪,右手打算去接他的枪。谁知就在我快要靠近他的时候,他却闪电般地开枪了。两颗子弹瞬间击穿了我的左上臂,当时我的整条胳膊在左右打转,鲜血喷涌而出,顺着我的左半边身体一直往下流。敌军官看我受伤,立马转身便跑。当时,我顾不得疼,立刻用右手捡起了枪,追了上去。敌军官看我这样都不肯放弃,才终于彻底投降了。我忍着痛,押着他回去,感觉每走一步,顺着身体流到鞋里的血水都会被挤出来……”刘成德老人说。在把敌人交给排长后,刘成德才晕倒在了战友们面前。

因为伤势过重,刘成德最终失去了左臂。截肢后,刘成德需要大剂量的输血,是战地医院8位不知名的护士为他捐献了800CC的鲜血。但刘成德的伤势一直没有好转,第二次手术后,他的脉搏甚至停止了跳动。绝望的战友们甚至将他抬到了太平间。第二天,值班护士在太平间清点需要埋葬的尸体时才发现,刘成德居然并没有死去……

“7月13日,我被转移到平壤西北野战医院接受治疗,在那里有一位朝鲜的阿玛尼(朝鲜语,意为大娘、妈妈)像对待自己的儿子一样悉心照顾了我一个多月,直到我伤愈回国。时至今日,我对她依然充满着感激。”刘成德老人说。

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签署,中国取得了“立国之战”的不朽胜利。刘成德和其他千千万万的志愿军战士一起,在国家危难的时候,用生命为国家和人民筑起“新的长城”。

去时少年,归来英雄。1956年,刘成德调回了故乡西宁,随后一直在西宁市档案局工作,直到1991年离休。

时光流转,73年匆匆而逝。那段入朝作战的光荣历史,是刘成德老人身上的烙印,令他终生难忘。一个个军功章,更是他浴血奋战的见证,是属于他的一首首英雄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