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

杨 颖

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在全社会普及党史知识意义重大。新时代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旨在以党的光辉历史进行深刻的思想淬炼,帮助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筑牢理想信念,强化初心使命,以昂扬姿态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赓续奋斗。高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我们要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走深走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常态化长效化,进一步增强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第一、发挥思政课的理论优势增强学生对党史的理解。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就是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而接续奋斗的历史。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就是要从中真切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深刻道理,在不断增强理论自觉和思想自觉的同时增强行动自觉,让青年学子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马克思曾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高校思政课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须要增强理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是要深入系统研究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奋斗历程,深刻阐释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坚守初心担当使命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内在逻辑,进一步增强高校思政课党史教学的理论优势。二是要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中国共产党百年来气势恢宏的光荣历史已经写进教材体系中,我们要与时俱进更新教学思路,将教材话语转化为教学话语,根据教学特点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的内容,打造富有深度和温度的品质课堂,提升思政课价值观育人的亲和力和针对性,让广大青年学生在感悟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中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历史定力,深刻领会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思想伟力,自觉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第二、创新教学方法丰富党史学习教育的方式。党史学习教育是以党史知识为载体而进行的思想洗礼和价值观教育,整个过程是知识性和价值性的有机衔接,因而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要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得,就要既注重内容和形式的创新又注重学习方法的创新。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一环便是教学方法的创新,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已经积累了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为丰富党史学习教育形式、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创造了良好平台。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中的问题链教学、参与式研讨教学、情景式教学等教学模式,实现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的有机统一,打破传统教学的沉闷状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特别是伴随教育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融合成为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的有效方式。如今线上教学、线下教学、混合式教学等多元教学模式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创新丰富党史学习教育的方式,对提升党史学习教育实效大有裨益。

第三、用好红色资源增强党史学习教育的实效性。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历程留下了太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和珍贵的历史遗迹,是我们传承红色基因、赓续革命薪火的最好资源。我们学习党的百年历史,要用好党的红色资源、讲好党的故事,把这些红色资源作为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的生动教材,把先辈为之奋斗、为之牺牲的伟大事业奋力推向前进。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新时代大学生肩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砥砺奋斗的时代使命。高校思政课不仅要从理论上深刻阐释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而且要从实践上触动学生深刻领悟共产党人百年永葆初心、永担使命的理想信念,进一步净化思想、提升境界。一是要发掘、保护和利用好红色文化资源,让红色文化资源所承载中国共产党革命史、奋斗史、建设史的历史光辉通过学习教育在新时代绽放出独具魅力的价值,从而促进青年学子在坚定历史自信中增强历史主动。二是推动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为思政课开展红色资源实践提供有利条件,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创新中增强铸魂育人实效,让新时代青年在党史学习中汲取精神养分,以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顽强斗志,矢志不渝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作者单位:青海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本文系青海民族大学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民族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路径研究’”(2023-YBYJ-008),青海民族大学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项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研究”项目(SK-2023-01)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