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网共建”服务乡村“零距离”

——国网黄化供电公司便民服务小记

8月1日,在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关巴村村民马毛沙的家庭养殖场里,他正忙着给牛羊打饲料。一抬头,正好瞧见刚进来的电力网格员马林军,“来得正好,我正用饲料搅拌机呢,那天多亏你帮忙,及时解决了电力故障……”

马毛沙家里养有7头牛、30只羊,规模虽不大,但也费了不少心血。今年5月,马毛沙听说村里开通了“村网共建”电力便民服务点,还建起了社区网格服务微信群,他便入了群,没想到派上了大用场。

7月28日,马毛沙的饲料搅拌机突发故障,不能正常运转。他立马在社区网格服务微信群里求助,不到两分钟就得到马林军的回应。

“村网共建”电力便民服务点驻地就在关巴村“电力爱心超市”隔壁,离马毛沙家不到700米,马林军一路小跑着赶到,检查场子内部用电线路、设备,更换了绝缘破损的线路,排除了用电故障。

“服务点不光办电、交费方便,村里谁家用电出了问题,驻点的供电员工随叫随到。”马毛沙笑着竖起大拇指。

关巴村是国网黄化供电公司“村网共建”工作的服务试点村。5月初,供电公司和村委会签订了“村网共建”合作协议,设立“村网共建”电力便民服务点,安排电力网格员不定期驻点,为村民提供用电咨询、业扩报装、巡检维护、故障抢修等服务,以便延伸供电服务渠道,打通供电服务“最后一百米”,真正实现“一般问题不出格、复杂问题逐级办”。

关巴村地处黄河岸边,村民家庭经济收入偏低,拉面经济是关巴村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外出开拉面馆或在拉面馆务工的人员占到务工总人数的85%以上。留守村民多依靠种地务农或家庭养殖。

自2016年起,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投资240万元实施关巴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安装400千伏安、200千伏安变压器各一台,户均用电容量达到2.85千瓦;投资8万元培育家庭养殖项目,为33户贫困户购置了132只羔羊,户均增收3200元以上。

如今,“村网共建”电力便民服务点不仅为村民提供用电咨询、巡检维护、故障抢修等服务,另一项重点工作内容就是保障村民家庭养殖产业安心用电,护住村民的钱袋子。

(全丹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