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学细悟 实干笃行 国家公园名片愈加亮丽

本报记者 宋明慧

八月仲夏,青海72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大地上万物并秀、绿意盈盈。从首个试点、首批设园的三江源国家公园,到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体制试点任务全面完成,再到青海湖国家公园创建蹄疾步稳,青海正在加快打造具有高原特色和国家代表性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作为三个国家公园在建省,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青海按照“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工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把打造生态文明高地与推进主题教育各项任务贯通起来,牢记“国之大者”,加快推进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建设。

三江源:扎实学深悟透 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

三江源是目前我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公园。青海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坚持把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作为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持续高质量推动国家公园建设。

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断丰富学习载体、强化理论武装,坚持在理论学习、增强党性上下功夫,做到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应学必学,学深悟透。

依托读书班、“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载体,开展集中学习、研讨交流,做到领导领学、专家辅学、专题研学、以课促学、个人精学“五学覆盖”,形成原文原著系统学、集中领读重点学、聚焦专题研讨学、线上线下结合学的“四学联动”方式,不断引导党员干部多思多想,真正把看家本领学到手,以实干担当促发展。

在学习中汲取奋进力量,把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力量,全力推进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取得实效。今年以来,对标中央和省委主题教育工作要求,做好建章立制,科学编制完成《三江源国家公园总体规划》,加快推进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发展的路线表、施工图、任务书。

加强局地联席合作机制,通过联席会议、联合考核等措施,确保园地权责更加明确,监管更加有效,运行更加顺畅。持续深化司法协作,研究建立行政执法与公益司法协作机制,成立青海省首家“生态环境司法保护警示教育基地”,推动生态环境司法保护迈出关键一步。同时,昂赛大峡谷、扎陵湖鄂陵湖至牛头碑、索加乡扎河乡等生态体验和环境教育特许活动稳步推进。

持续强化科技支撑能力。生态管护员管理系统及管护员巡护App已进入试运行阶段,并持续完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大数据中心建设项目(三期)建设深入推进,构建的生态大数据云平台和生态大数据可视化平台与“青海生态之窗”实时观测数据实现共享。

祁连山:充盈务实之风 推动设园工作和高质量发展实践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在主题教育中要大兴调查研究并善用调查研究,以高质量的调查研究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青海作为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省份之一,始终立足“三个最大”省情定位和“三个更加重要”战略地位,深度探索“三大高地”实践路径,为国家公园建设发展探索出了“祁连山经验”。

今年是全面推进祁连山国家公园设园准备工作关键一年。在深入推进主题教育中推动高水平设园各项工作,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以高度政治责任感把主题教育抓实抓细抓到位,一体推进六项重点措施,做到组织领导坚强有力、部署周密,学习教育有声有色、入脑入心,推动主题教育不断取得新成效。

问需求、话心声、谈措施,进一步了解掌握州县一级管理部门在设园工作中所面临的问题及矛盾,摸清摸透各方情况,找准问题症结,制定解决举措,推动矛盾在一线化解、问题在一线解决。

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紧扣调研课题方向,实地深入海北藏族自治州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四县(市),先后10多次开展实地调研,聚焦生态科普工作提升空间较大,特许经营、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潜力有待挖掘等方面,为下一步工作高质高效开展找准了方向、奠定了基础。

同时,在摸清情况、找准问题的前提下,创新性以“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邀请专家团队联合开展调查研究,与相关企业、专家团队联合开展调研,使调查研究真正成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有力抓手。

如今,依托试点区林场设立9个管护中心和40个管护站点,全面实行集中统一高效的保护管理,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保护管理能力持续提升,国家公园品牌形象日益彰显。

始终心怀“国之大者”,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将把主题教育与祁连山国家公园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立足中心工作和年度目标任务,统筹推进“生态保护、生态科研、生态文化”三大高地建设,努力把主题教育成效体现到推动祁连山国家公园设园工作和高质量发展实践上。

青海湖:坚持以学促干 推动创建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正值创建国家公园与创建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示范区战略机遇叠加期,以生态保护为目标,以空间规划为主体,以专业规划为支撑,加快创建步伐,努力成为青海生态文明建设的“眼睛”。

以主题教育的走深走实推动主责主业进一步落实。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高站位谋划、精细化组织、体系化推进,坚持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做到在强化理论学习中把准方向,在深入调查研究中破解难题,在统筹保护发展中厚植基础。

全力推进青海湖国家公园创建任务,对标《青海湖国家公园创建实施方案》明确的8个方面23项任务,进一步梳理制定分工表、明确路线图,细化为9个方面55项具体任务及65项成果,挂图作战全力推进创建任务。目前,实现了时间任务双过半。

对于青海湖国家公园,综合科学考察工作和科学划定范围分区是当前工作重中之重,全面摸清底数,才可以科学划定范围分区,两者相辅相成,这也是国家公园创建重要基础工作。

如今,全面展开的为期一年的综合科学考察工作,即将在今年10月底前完成12个方面的科考任务。科学划定范围分区、有序调处矛盾冲突、广泛开展科普宣教等工作也在有序推进中,初步编制的《青海湖国家公园范围及分区论证报告》,为科学划定青海湖国家公园申报范围及分区奠定了基础。

在国家公园创建上全力以赴,在管理体制改革上主动作为。今年以来,青海湖国家公园创建期间青海湖综合行政执法协调督导局和共和、刚察、海晏3个管理分局成立并挂牌运行6个保护站,协同建立局地融合、行刑一体衔接、执法协作等工作机制,初步构建了与国家公园相适应的管理体制。

在开展主题教育中,通过调查研究确定青海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生物多样性监测等5方面重点课题,实行“一个调研课题、一个工作专班、一个调研计划、一个问题清单、一份调研报告”“五个一”工作机制,建立“调查研究、成果转化”两本台账,以深化调查研究推动解决青海湖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难题,到目前重点课题均已形成调研报告,转化形成多项成果。

在主题教育深化、内化、转化上持续用力,以主题教育成果推动工作提质增效,青海正着力推动建设分类科学、布局合理、保护有力、管理有效的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努力让绿水青山永远成为青海的优势和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