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青盐植入“数字基因”

本报记者 芈 峤 王菲菲

青海盐业公司中控平台。
AGV自动导引叉车。
食盐在自动传送带传送中。
食盐机械灌装中。
数字化生产线。
自动化打包车间。

今年7月,“东方甄选看世界”团队走进青海,随着一场场超高人气的直播,青海美景再次“出圈”,同时“出圈”的还有青海的茶卡大青盐。

就“东方甄选看世界”游茶卡盐湖景区当日,茶卡盐线上成交订单量超3.2万单,销售额突破129万元,茶卡调味品旗舰店也因此位列抖音平台米面粮油调味品一级类目第一名。

此时此刻,伴随着茶卡盐湖光与影的交汇,同处一地的西部矿业集团青海省盐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厂房内生产正酣,茶卡盐湖内的盐矿经过“破碎-洗盐-烘干-加碘-包装”等物理加工后,装车发出。同时,企业承诺72小时内将蕴含“青海味道”的茶卡大青盐送至全国各地顾客手中。

面对剧增的订单量,青海盐业公司并没有恐慌,东方甄选订单、国内各省份订单以及国外订单按照生产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而这一切离不开茶卡盐场的“数字化”布局。

今天,这个青海最大的食用盐生产基地,在省委省政府的部署下,抓住机遇,主动求变,老盐场再次布局新发展……

食盐改革,高品质“青盐”出青

2017年1月1日,我国盐业改革正式拉开序幕,将盐业领域引入到市场竞争中,实现了食盐的跨省流通。回过头看这次改革,是全国各盐业主体的转折,是国家赐予食盐行业的一次机遇。市场竞争的号角已吹响许久,许多食盐企业面对市场竞争不以为然,倒下后方才认清现实开始思考:在开放的市场下,依靠原有的思路,企业不仅不能开拓市场,更不能守好自留地。

青海是拥有丰富盐湖资源的内陆省份,共有27个大中型盐湖,60多个矿床、矿点。其中超过100亿吨的特大盐湖有两个,10亿吨至100亿吨的大型盐湖有6个,储量在几千万吨的小型盐湖遍地都是。

资源优势,是发展底气更是前行魄力,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一个地区的优势资源,若能有效利用必能推动当地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西部矿业集团青海盐业公司所拥有的茶卡盐湖,是青海最大的食盐生产基地,形成于千万年前,地处世界四大无公害超净区之一的青藏高原东部,是高海拔、无污染的天然露天食盐矿,产品氯化钠含量均在96%以上,符合国家食用盐最高级质量标准,原料盐氨基酸的含量达到4.2mg/kg,食用盐优势极其明显。公司也正是凭借这一优势,在上一轮的盐业“洗牌”中,顽强地存活下来。

商场如战场,没有硝烟并不代表没有厮杀,面对未来,青海盐业企业应当认真分析自身,现在的存活并不代表未来的鼎盛。

青海省盐务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认为,我国食盐改革,帮助企业打破了食盐不能跨省销售的贸易壁垒,为青海食盐提供了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挑战,虽然“青盐”实现了出青,但是本省食盐市场也涌入了许多其他品牌的盐类产品,本地用户有了更多选择。“青盐”要想有跨越式发展还需要从产品、销售、管理等方面入手,提升市场竞争力,提高客户粘性与忠诚度。

就此,西部矿业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盐业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谭生禄表示:“企业看到了市场的机遇,也深谙其中的残酷,为了产出高质量、高标准的产品供应全国的消费者,企业加大投入,对标国际先进食盐生产企业,高标准修建数字化生产线,就是自我变革的重要一步,企业有决心让茶卡盐迎来新突破。”

智慧发展,食盐发展提质增效

从“天空之镜·茶卡盐湖”景区大门向东行驶200米,一座现代化数字食盐基地呈现眼前,走在企业全玻璃的观光廊道上,食盐的生产全过程尽收眼底。这里除了机器的轰鸣声外,很少看到现场有工作人员,生产流程都在企业生产指挥中心的电脑上操控完成。

“供料、破碎、洗盐、烘干等设备已开启,各工序全部准备就绪……”中控室操作工谷文婷在屏幕上轻点鼠标,对各生产点位发号施令,雪白的食用盐在生产线上不断穿梭。

谷文婷原来是食盐车间的统计员,和现在轻点鼠标,点击按钮不同,先前她得将自己包裹严实后在满是噪声、食盐粉尘的车间内来回穿梭,不仅工作环境不好,多班倒的人工统计不可避免存在误差。

“现在好了,全电脑监测,设备运行情况、生产指标、生产现场情况指挥中心实时显示,工作环境好了,效率提高了。”谷文婷对现在的改变颇有感触。

来到食用盐车间包装班组,只见灌装、包装、装箱等流程行云流水、一气呵成,由于所有的生产过程没有外露,厂房内干净整洁。

“眼前的8条立袋生产线每天能生产50万包食盐,另外4条平袋生产线每天生产30万包食盐,可同时满足3种不同盐品的生产任务。现在,再大的订单量我们都能轻松应对。”青海盐业公司副总黄飞说。

据企业统计,实施数字化生产后,今年7月立袋产量较去年同期293.69吨提高至1869.78吨,平袋产量由1512.32吨提高至3069.6吨,节约成本超160余万元。

企业前端生产线通过数字赋能,有了较大改变。但是企业管理最大难点和挑战在后端仓储。由于全国各省份食盐加碘含量均不同,再加上国外定制订单,各批次订单在硕大、繁杂的仓库需要准确存放,在发货环节也得准确提取。同时,前端生产线还得根据仓储数量、发货数量和订单数量及时调整生产规划。这一切对于库管工人来说不仅繁杂,并且工程量巨大,任何环节的疏忽都会造成巨大损失。

“企业敢为人先,打造数字化定制管理,通过AGV自动导引叉车,实现了订单库存动态时实关联、更新和产品搬运出入库全流程自动化,生产输送线出口与成品库区域内无工作人员,订单数据、生产数据、库存数据、发货数据全闭环,提高了工作效率。”青海盐业茶卡制盐分公司安全生产质量室主任李四勇介绍。

在硕大的仓库中,只见两辆自动化叉车忙碌其中,经过机械臂打包的最终环节后,自动叉车将各类货品准确码放整齐,完成记录传送给生产端,第二天发货,夜晚自动叉车将待发货物按发货顺序准确码放。

“仓储的定制管理,不仅实现了减员,并且24小时待岗,各种生产数据通过手机一目了然。”生产现场负责人李金平说。

“数字”食盐基地的成功打造,不仅解放了人力,提高了效率,而且智能化管理让企业发展更加安全,产品质量更加可控,面对市场更加有信心。

全程可溯,青海食盐拥抱未来

食盐是人类不可缺少的调味品,相较于普通的快消品,消费者对食盐产品的品牌敏感度相对较高。盐业改革之前,食盐的品质保证依靠国家信用背书,消费者对食盐的品牌认知度很低,但改革后制盐企业可以用自有品牌开展经营,一时间市场上充斥着各类盐类商品,价格也不尽相同,消费者如何选择食盐成为了一道难题。

“目前,中国食盐市场从需求量看,是产大于销的状态,与其他消费市场不同,食盐的市场总需与国家人口直接挂钩,就目前我国的人口出生率来说,食盐市场竞争可谓相当激烈。”青海省盐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不论食盐种类和品种有多大变化,竞争中最看重的还应是食品安全。

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就此在2022年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时提出要求,各省(区、市)食盐定点生产企业追溯建设工作,纳入考核目标。

为响应国家政策,同时增加企业竞争力,青海盐业公司主动引入自动检斤剔除、在线激光打码及食盐电子追溯系统应用,大大提高了生产的精度,减少了人工干预,减轻了劳动强度,保证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实现了食盐来源可追溯、流向可查询、风险可防范、责任可追究,有效保障了食盐质量安全。

“现在,企业生产的12种多品盐和6种普盐全部实现了全流程可追溯,只要扫描食盐包装上的二维码,食盐产品的生产批次、生产日期、营养成分、流通等信息在全国电子食盐追溯平台上一览无余。企业实现了从源头上对茶卡食用盐的管控,保证了大青盐的整体品质。”青海盐业公司总经理满自策介绍说。

随着青海全力打造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青海纯天然湖盐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可。2022年,青海盐业公司线上食盐销售额突破5000万元;今年前7个月,企业线上销售额已超过去年全年。

谭生禄说,企业已在全国16个省份设立了分公司,同时还实现了对外出口,数字化发展只是企业主动拥抱市场的一步,未来,我们将继续出击,让“青盐”享誉国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