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终坚持人才强校 推动党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闫云翔 李恩洁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90周年庆祝大会暨202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指出:“对党校来说,培育人才是关乎全局的重要环节。各级党校要本着对党的干部教育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下大气力培养造就一批政治强、信念坚、业务精、作风正的高素质党校人才队伍。”这为我们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我们要抓好人才队伍这个关键,坚持把质量立校作为党校工作的重要抓手,全面提升我省党校办学治校水平。

强化人才政治引领,永葆红色学府政治本色

党校因党而立,党校事业在党的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推进新时代党校办学治校首先要牢牢把握“党校姓党”这一根本原则和根本遵循。因此,我们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始终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把党校姓党作为党校的灵魂,贯穿于教学、科研、行政、后勤各个方面工作之中,融入到党校教员和管理人员的思想与行动之中,加强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增强凝聚力、向心力,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为党校高质量发展赋能。

一要在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中强化政治引领。政治上的成熟源于理论上的清醒,对于党校教师而言,最根本的是要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重中之重。把教师培训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相结合,将政治素养提升作为骨干教师培训的重中之重。在开展主题教育期间,特别面向青年人才、骨干人才、领军人才等重点群体,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召开座谈会、人才沙龙、专题研讨,通过举办“红色剧本杀”、集体观影、传承红色基因理想信念教育活动等现场教学、情景模拟、实境教学,以严肃活泼、独具特色、内涵丰富的沉浸式教育体验为载体,让主题教育兼具厚度质感和生动体验,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

二要在人才引进中凸显政治引领。把政治素质考察作为引进人才的前置程序,通过背景调查、交流面谈、听取意见、外调阅档等途径全面了解引进人才的思想政治素质情况和师德师风。把政治立场是否同党中央一致作为人才引进的首要条件,在招聘过程中,加强政治鉴别、素质考察,重点考察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是否热爱党的干部教育事业,是否具有良好的品行和较高的职业道德素养。严格考察制度,主要了解应聘人员基本的政治素质、遵纪守法、职业素养、个人诚信等情况,重点掌握应聘人员在反分裂反渗透斗争中的政治态度、政治立场、政治表现等,对曾有参与聚众闹事、组织煽动以及制作散播非法文化制品等违纪违法行为的,直接取消聘用资格,确保引进的人才政治上靠得住、事业上有本领。

三要以组织关爱凝心聚力。重视、关心、爱护各类人才,以主题教育为契机,进一步完善领导联系专家人才制度,让领导班子成员与青年教师、高层次人才实现“点对点”“一对一”结对,重点加强人文关怀,经常性开展座谈、走访、慰问,通过专题座谈会、节日茶话会等活动,畅通沟通交流渠道,深入教师群体,与人才增进友谊,关心人才真实想法和急切诉求,在沟通交流中找准他们的心结,解决人才后顾之忧,提升人才工作生活“满意度”,在春风化雨中引领人才思想成长。在遵循人才工作规律的基础上,健全完善人才相关激励关怀制度,树立崇尚实干的正向激励机制,在政治激励、工作支持、待遇保障、心理关怀等方面做到位,进一步彰显组织的温度,不断增强教职工的荣誉感、归属感、获得感。

畅通渠道慧眼识才,提高人才引进质与量

在党校所有资源中,优秀教师和优秀人才是最急需的资源。我们要坚持拓宽视野引进人才,明确人才引进重点,制定人才梯次引进规划,充分考量人才需求和事业平台的匹配度,通过按照专职为主、专兼结合原则,选用一批政治素质过硬、学术功底扎实的专业人才,形成个人成长与党校发展的有机契合,为人才长期稳定干事创业打下坚实基础。

一要集聚一批结构更合理的紧缺人才,紧紧围绕党校职能定位和主业主课,根据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等实际需要,充分考虑近年来培训学员规模和教师人才队伍缺口,合理设定专兼职教师结构比例、各学科教师队伍数量,尤其设置好重点学科、优势领域的教师数量和队伍结构,发挥一级学科和重点学科人才队伍的龙头带动作用。以教、研、资和学科建设需求为依据,加强与兄弟党校、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的人才精准对接,有序组织高层次紧缺人才招聘、积极参与省“组团式”引才活动,持续引进45岁以下、具有学科带头人潜质、紧缺学科的博士研究生;加强力度引进具有较强培养价值、发展潜力、学术能力的硕士研究生;推荐引进有丰富工作经验、实践经验,熟悉基层的专业人才,积极稳妥地做好人才梯次引进工作。着力发现、培养、集聚一批理论功底深厚、学术造诣高深、教学科研成果显著、在学术界颇有影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名师名家,一批学术功底扎实、具有创新能力、在相关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学科带头人。

二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建设党校战略人才力量,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推动实施“名师工程”,充分利用“西部之光”访问学者有效载体,有序推进各类人才项目人选推荐,充分发挥学术团队、非社团性质研究中心、智库工作室作用,以科研项目合作、组建跨学科研究团队等多种方式柔性汇聚人才资源。选派教研人员赴国内外学习、讲学,加强与国内外学术研究机构、智库等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构建具有青海党校特色的学术理论传播和国际合作平台。加强青海党校与兄弟党校、高校、政府、企业之间的合作,灵活运用兼职、客座教授等方式,加大开放办学力度,充分发挥人才整体效应。

三要在紧缺人才激励方面采取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措施,加强与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沟通对接,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针对计划引进的优秀人才、学科带头人等,制定特殊的倾斜政策,以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把干事创业的外源性动机转化为人才自身的内源性动机。通过提供专项研究资金、创造专门的研究环境等,实施更具灵活性、更有竞争力的人才引进政策,鼓励紧缺人才集中精力让课程出精品、科研出成果、资政谋良策,利用人才“鲶鱼效应”,有效发挥引进人才的引领示范作用,激发整个人才队伍的创新活力。

守正创新统筹协调,促进各类人才均衡发展

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在党校所有财富中,教师和其他各类人才是最宝贵的财富。新时代党校事业离不开教学科研高质量、行政管理高效率、后勤服务高水平的“三支队伍”协调同步发展,需要我们不断完善人才工作格局,增强人才自主培养能力,加强人才队伍创新建设,构建科学规范、开放包容、运行高效的人才发展治理体制机制,推动党校人才队伍建设稳步健康发展。

一要打造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教学、科研、资政是党校的主要工作,教师队伍是党校的核心竞争力,人才强校战略的重心就是教师队伍建设。教师队伍有“帅才、将才、匠才”三种人才,即统筹部门发展的领导干部、引领学科建设的学科带头人、在教研岗位上深耕细作的青年骨干教师,要按照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要求,制定梯次培养计划,以人才储备保证教师队伍不断层。坚持源头培养从简从优,注重从教研一线、学员群众口碑中甄别、发现具有一定管理能力和深厚理论功底的“帅才”,采取毛遂自荐、他人推荐、组织审核等多种方式,充分开发人才资源,大胆使用,量才选用。通过攻读学位、研修培训、加强与兄弟党校的交流学习等途径,重点支持培养具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将才、匠才”,使党校教师既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又能立足“十四五”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形势,围绕党委、政府重要决策部署,积极研究解决现实问题,并在干部教育培训质量和理论武装成效上实现新跨越。

二要统筹“三支队伍”协调发展。党校工作方方面面都离不开人才,要有“不拘一格”的精神,通过建立既区别于公务员又不同于普通事业单位的党校教师管理体系,形成灵活的人才流动机制,结合各方面人才的专业背景、知识技能和行政能力,合理制定人才培养的中长期发展规划。比如,提升行政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紧抓干部的思想建设、能力建设、作风建设,旗帜鲜明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有序推进参公人员职级晋升,造就一批政治素质高、能力强、作风正、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的领导和管理人才,建设具有党校特色和优势的行政管理干部队伍;提升后勤管理人员的服务效能,以不断培养造就一支懂经营、善管理、会服务、技术精的后勤管理队伍为目标,进一步畅通事业单位编制人员身份转变渠道,强化专业技能培训,提高经营、管理、服务、技术能力,建设适应现代化管理和服务的后勤管理人员队伍;正确处理好党校培养人才和引进人才、本土人才与外来人才之间的关系,保持政策协调一致,促进各类人才同步发展。

三要不断转变工作思路以应对新时期遇到的实际难题。对于如何促进教职工队伍均衡发展,要立足事业发展需要,逐步提高专职教师、专业技术人员比重,统筹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后勤服务三支队伍同步协调发展。对于如何考准考实干部政治素质,要在思想上重视,把功夫下在平时,防止表面化、形式化、走过场,保证定期“走下去”了解干部真实表现,加强综合分析,以事实事例为支撑对干部政治表现精准画像,从实质上把好关。对于如何发现识别人才,要树立战略眼光、坚持长远规划,注重日常发现、加强跟踪培养,破除论资排辈、及时大胆使用,坚持从严要求、强化管理监督。对于如何配备好部门领导班子,在教学科研部门要突出选强部门正职,将优选个体与优化组合有机结合,综合考虑学历专业、经历素养等因素,既选配领导力强、善于组织管理的领导人才,又选配思路敏捷、善于出主意的干部人才,做到人岗相适、能力相长、个性相容;在行政管理部门要突出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标准,注重选拔党性强、作风优、品行正的干部人才。对于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留用,可以进一步加大举贤荐才、以才引才的力度,立足青海省情,结合学科建设需求,利用援青干部、博士服务团等利好政策,通过项目合作、智库共建等方式,加强与兄弟党校、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的人才合作和共享。

(作者单位:青海省委党校组织人事处;本文系青海省委党校2022-2023年度工作课题“从严治校背景下加强党校人事档案管理路径探析”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