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路前行 铺就群众健康路

本报记者 王 晶

“陈大夫,这两种药可不可以一起吃?”

“陈大夫,我父亲有糖尿病,可不可以吃连花清瘟颗粒?”

“陈医生,体温超过多少度才需要吃退烧药啊?”

1月8日,在西宁市湟中区多巴镇国寺营村的网格群里,乡村医生陈生祥正在对居民的健康咨询进行详细解答。

52岁的陈生祥是国寺营村1568名村民的“家庭医生”。24小时手机畅通,3个微信群置顶,为村民提供专业的用药建议和心理疏导……这是陈生祥最近一段时间的工作常态。在他的记忆里,过去,老百姓有点头疼脑热,都爱往大医院跑,乡镇卫生院门可罗雀,一天下来也就十来个患者。如今,群众对基层医疗的信任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来基层看病。

“最近电话很多,手机一天要充好几次电。”陈生祥说,即便再忙,只要患者打电话咨询,他一定会为对方解答清楚。遇到急危病人,家庭医生团队也会立即出动,上门服务并及时开通就医绿色通道。

和陈生祥一样,113名家庭医生加入到多巴镇44个村庄及1个社区的网格群里,公布手机号码,为居民提供贴心的线上诊疗咨询服务,守护群众健康。

“我们充分发挥家庭医生的优势,让患者缓解焦虑情绪,科学理性应对疾病。自从加入网格群后,线上咨询的患者多了,来卫生室就诊的患者少了,降低了传染病传播的风险。”陈生祥说。

家庭医生,是深化医改的关键词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湟中区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作为构建分级诊疗体系的重要突破口,在全区进行推广,通过政策引导与优质服务,吸引签约居民在乡村医疗机构首诊。

如今,湟中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已规范有序开展,共组建家庭医生团队110个,2022年全区共签约17.93万人,其中重点人群签约率达86.5%。该区城乡居民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就诊比例达90%以上,2022年度由区级公立医院转诊患者至省级医疗机构1654人次,由乡镇卫生院转诊患者至区级公立医院937人次。

破旧的老房子、昏暗的灯光、人满为患的病房……回想起十多年前的就医环境,在湟中区第一人民医院看病治疗的张女士深有体会:“过去,看病难、床位紧张,现在环境好了,医生护士也比以前多了不少,仪器也更加先进了,好些病在这就能治,不用往省城跑了,方便多了。”张女士在这里住院有一阵子了,对于这里的就医环境和诊疗条件,她和家人都很满意。

以前,由于湟中区人口的不断增多,湟中区第一人民医院、湟中区中医院等医院及多个乡镇卫生院,都或多或少的受制于狭小的面积、紧缺的床位,医疗卫生机构发展空间严重受限。

党的十八大以来,湟中区卫生健康局不遗余力,全面推进卫生健康领域重大民生项目建设,加快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有效改善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条件和服务环境。累计投资3.22亿元实施湟中区第二人民医院医技楼、多巴医疗综合体等重点项目22项,新(改)建甘河滩卫生院、大才卫生院等医疗机构13所,全面完成村卫生室提质升级工程,全区所有行政村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实现全覆盖。

从“医共体”向“健共体”迈进,湟中区4家区级公立医院与1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统一建成了双向转诊信息平台,通过双向转诊信息平台,在乡镇、社区就医的患者,一旦出现疑难或危重病情,能及时转往健共体核心医院,得到第一时间救治的同时,还可享受就医绿色通道。同时,建成以湟中区第一人民医院和第二人民医院为牵头医院的四大远程诊断中心,让农村居民在卫生院就能享受区级综合医院的专家服务和专业诊断,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医改带来的红利。

从早期看病的老三样“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到如今的“B超、CT、核磁共振”等高精尖诊疗仪器;从背着药箱走街串巷的“赤脚医生”到互联网医院专家远程问诊;从条件简陋的乡镇医院到现代化的“二甲医院”……每一项发展,都体现出湟中区卫生健康事业的长足进步,每一项发展的背后,都凝聚着湟中区卫生健康工作者众志成城的探索。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规范民营医院发展。发展壮大医疗卫生队伍,把工作重点放在农村和社区。”湟中区卫生健康局副局长李玉军说,“我们要持续健全区、乡、村三级医疗服务网络,着力提高诊疗服务水平,提升患者就医的便捷性。截至目前,湟中区全面建成标准化村卫生室392家,村卫生室规划设置率达到100%,进一步提升了群众看病就医的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