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伟大变革 PDF 上一版 下一版

母亲河,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天下黄河贵德清。本报记者 栾雨嘉 摄
贵南县群众用草方格固沙。本报记者 栾雨嘉 摄
黄河源头的生态管护员围坐开会。本报记者 石成砚 摄
黄南州尖扎县的黄河上,游客乘坐快艇游览。本报记者 公保安加 摄
黄南州同仁市的手工业者在制作美丽的绣品。本报记者 公保安加 摄

本报记者 赵 睿

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多年来,青海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立足“三个最大”省情定位和“三个更加重要”战略地位,实施“中华水塔”和地球第三极保护行动,加强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治理,生态保护和产业发展持续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展现出作为黄河源头省、干流省的责任与担当,不断努力“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由约古宗列曲一路向东,从玉树、果洛到海南、黄南、海东……青海大地处处呈现深入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主动谋划、主动担当、主动作为的生动实践。

守绿复草,保黄河源头清流

在母亲河黄河的源头——约古宗列盆地,土生土长的藏族牧民格求因生态保护被赋予多重身份,他独守“黄河源头第一哨”,也是当地的民兵和三江源国家公园的生态管护员。“从小,爷爷和父亲就告诉我,能在这里生存,都靠脚下的这片水域,下游黄河两岸的人也都要靠这水生活,必须要保护好黄河源。”这些话成了他的工作宗旨。

格求每天骑马巡查,按要求在小本子上记录下野生动物出没和活动、植被增减及长势、冰川雪线有无变化等情况,整理后向相关单位汇报。“这都是科学研究的资料,能用来把生态环境保护得更好,一直为下游的人供应纯净源水。”

保护生态坚持不懈,对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更加刻不容缓。

2022年夏天,已经退休半年多的达日县自然资源局草原站原站长罗日盖依然闲不住,“每天来看看草原,心里才觉得踏实。”40多年来,他每年在野外作业200多天,治理好5万多公顷“草原之癌”——黑土滩。

而今,在他工作过的满掌乡,黑土滩和黑土坡治理的面积以每年660多公顷的面积增加,已经达到0.8万公顷,治理范围占比达40%。今年4月,又有600公顷的草场解封放牧,里面的披碱草大多有四五十厘米高且长势良好。牧民四保高兴地说:“解封的草场,解决了冬季牛羊不够吃的问题,产肉量明显提高,我们的收入也更多了。”

治沙兴业,生态“绿”成产业“金”

黄河东流至青海湖之南,渐渐加快了“长大”的步伐,绕过木格滩,穿越龙羊大峡谷,万丈狂澜一泻千里汇出澄碧千顷、青葱满目,这里便是海南藏族自治州。

在贵南县,与前行的黄河形成反差的,是从1996年开始困于草方格沙障“裹足不前”的黄沙。该县以营造防风固沙林为主,用封、造、管并举,乔、灌、草相结合的治理措施,工程固沙和系统治沙的治理模式,采用杨柳深栽造林、设置草方格沙障、雨季点播柠条和沙蒿等新技术措施整体推进,有效减缓了土地沙化、草场退化速度,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茫曲镇加土乎村党支部书记冯文明回忆起带村民植树固沙的往事:“从2017年我担任村委会主任起,就每年带着300多名村民在龙羊峡库区黄河南岸义务植树,不论条件多艰难,只要党支部召唤一声大家都来。”群众迫切想改变家园被黄沙逼近的困境,为子孙后代留下良好的生产生活资源。

2022年,一棵棵青海云杉和乌柳已为部分沙漠披上绿装。回想起当年村民自己掏钱买树苗,还直接住在沙漠里摸索种植方法的艰辛岁月,每个人都深感欣慰。六年来,龙羊峡库区黄河南岸共栽种各类苗木30.6万株,治理总面积达200余公顷,筑起高原城镇发展的生态屏障。

“天下黄河贵德清”名满天下,黄河由西向东横贯贵德县境,长度达74.7千米,清波荡漾的黄河水在这里流淌出深沉净透的神韵。

作为第三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第五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一年来,贵德将县域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等有机结合,聚力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加快建设产业“四地”,以生态提升特色农牧业、引领生态旅游业、推动绿色产业。202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18亿元,同比增长7.6%。居民人均生态产品产值占比达36.11%,绿色和有机农产品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3%,生态旅游收入占服务业总产值比重达71.14%,对生态“绿”成产业“金”发展方式做出了生动诠释。

文化助力,生态饭为民增收致富

黄南藏族自治州拥有黄河丹霞、热贡河谷、泽曲地貌、黄河第一峡谷等独特资源,是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最为富集的地区之一。2022年,全州持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初步形成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保互进共赢的良好局面,探索走出了一条“城镇靓、环境优、人文美、百姓富”的绿色发展之路。

夏日,来到尖扎县昂拉乡德吉村,碧波推送的浪花拍打着岸边沙滩,游客们拍照、嬉闹,享受着黄河美景。“这可不就是‘小三亚’嘛!”从宁夏慕名前来过周末的赵元一家玩得十分尽兴,在此之前,他们特地到热贡之乡同仁市去选购了唐卡,今天要在村民交巴吉经营的农家院品尝藏族风味美食。交巴吉告诉我们,他现在是身在美景中,端着“生态饭”,更加理解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义。

黄河从海东市流出青海,在她出省的最后一站,来到了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民和县以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为目标,加强水污染、水环境、水生态治理,全力确保黄河安澜出省。2022年初数据显示,黄河出境断面Ⅱ类水质达标率为100%。同时,当地深入挖掘黄河文化积淀,积极推动黄河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在黄河出青入甘处的官亭镇,喇家遗址留给后世的“第一碗面”不仅展示了人类远古先民在黄河沿岸生活的印记,也通过那个凝固的瞬间进一步激发了人们对于大自然的敬畏之心,而今已成为海东市旅游地标。历史孕育出的纳顿文化和民族传统刺绣技艺等15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成为了当地发展文化旅游事业的重要元素。民和县文化馆馆长赵成海说:“全县目前有非遗传承人26人,其中青绣项目(河湟刺绣)1个,刺绣技艺人数达5000余人,其中的2000多名从业人员每月增收2000元。”县文旅部门积极扶持全县回、藏、土、汉等各族农村能人开连锁作坊、搞加工,带动一批乡村劳动力,助力地方文旅经济发展。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在青海境内的她温柔、秀丽,用洁净河水孕育出属于青海的纯净大美。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各族儿女,也用勤劳和智慧守护着她安澜东去,为深度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切实承担好源头责任和干流担当,汇聚起建设现代化新青海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