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牢记嘱托 实干笃行 PDF 上一版 下一版

党建引领的基层社会治理“西宁路径”

城西区虎台街道新宁路西社区“移动办公桌”现场办公解决辖区居民诉求。 本版图片均由西宁市委组织部提供
城中区礼让街街道长江路社区业主委员会开展日常巡逻。
城东区清真巷街道凤凰园社区党员志愿者为居民更换电灯泡。

本报记者 郑思哲 通讯员 宁 组

“社区治理得好不好,关键在基层党组织、在广大党员,要把基层党组织这个战斗堡垒建得更强,发挥社区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把社区工作做到位做到家。”

这是2021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海时对社区工作提出殷切嘱托,也为西宁市基层治理指明了方向。

夯实党的基层建设,是筑牢党执政根基的关键。一年来,西宁市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文亭巷社区调研时提出的重大要求,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社区建设的决策部署,健全完善社区组织体系,创新社区治理机制,加大社区基础保障,推动社区建设工作创新开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夯基础强堡垒 建强基层治理“主阵地”

西宁市城西区湟岸巷28号至34号院7个老旧楼院建成年代久远,小区内设施老化,给居民生活带来不便。近年来,依托城市小区“四方联动”工作,兴海路街道尕寺巷社区为老旧楼院打造的小区党建综合服务站投入使用,破解了老旧小区基层治理难题。

精致的凉亭、整洁的院落、郁郁葱葱的植被……如今湟岸巷内的老旧小区很难让人相信这里曾经是一个“城市棚户区”。

2019年,为助力小区自治管理,尕寺巷社区将各老旧楼院纳入重点整改提升对象,用活用好服务群众专项经费,相继解决了水费收缴、下水堵塞、树木遮阳、停车收费、噪声污染等居民长期反映的具体实际问题20余件。2020年3月,为不断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解决老旧小区管理中存在的难点问题,社区党委积极打造上联街道、辖区派出所,下联党支部、业主委员会的“红色楼院”党建微综合体,构建“小区党支部+红色物业+管理委员会+楼栋长+党群中心户”“五方联动”工作模式,将社区治理延伸到居民家门口。短短几年,湟岸巷28号至34号院就实现了老旧楼院到有物业、有阵地、有管理的华丽转变。

基层党组织是服务群众、推动基层治理的坚强战斗堡垒。近年来,西宁市开展城市基层党建“微综合体”创建工作,将党组织链条由社区延伸到小区,采取“具备条件的小区单独建,根据物业服务范围统筹建,临近小区联合建”等方式组建小区党支部556个,楼院党小组196个,覆盖小区1628个,老旧楼院744个,实现了支部建在小区上、党员服务在一线。

而以“党建引领规范物业服务”为主要目标的“红色物业”建设,建立起了138家物业企业党组织,通过健全物业服务星级评价机制,着力解决好群众反映较多的物业服务问题。

创载体优机制 办好群众心头“三件事”

社区治理是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西宁市瞄准城市基层治理难点、堵点,坚持站在群众的立场谋划工作,不断创新为民服务载体和机制,在办好一件件老百姓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西宁市城北区马坊街道钢城小镇党建联盟自成立以来,成员单位永和集团发挥所长,注重凝聚党员、人才、职工的力量,完善“三凝聚一服务”机制,组织30余人的志愿服务队积极参与创建文明城市、疫情防控等志愿服务活动,把“党建+志愿服务”活动变成职工喜闻乐见的形式。同时,积极参与社区帮扶困难群众活动,每年都出资慰问辖区老年人、困难群众。对租赁永和集团名下经营性资产用于自身经营,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生产经营遇到困难的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减免一个月的租金,帮助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

西宁市城东区“夏都枢纽”党建联盟积极开展共驻共建,联勤联动,火车站区域内发案率实现7年连降,发案量由2015年的870起下降到2021年的9起,打造了基层党建推动城市基层治理的优秀范例。“夏都城市”党建联盟被评为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创新最佳案例。

近年来,西宁市持续深化区域化党建工作,在街道社区建立多方联动议事协调机制,创新建立由街道党工委牵头,辖区内省市区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各类组织为成员单位的“夏都城市”党建联盟,先后打造了“夏都枢纽”“夏都菜篮”等党建联盟,统筹区域内党的建设、社会治理、服务群众等工作。

同时优化基层治理联动机制,建立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物业公司共同参与的“四方联动”机制,共同研究解决居民区内重大问题,推动基层党建与居民自治有机衔接。

强阵地促保障 搭好党群关系“连心桥”

2021年,为打破基层干部发展的“天花板”,激励基层干部担当作为,西宁在全省首次开展社区党组织书记实行事业岗位管理试点工作,让社区干部工作有平台、待遇有保障、发展有空间。

“身份的转变让她们感到肩上的担子重了,责任大了。”“入编”近半年,城中区南滩街道农建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刘志芸表示,这种变化也给她增加了动力,提供了助力。“这是组织对我的信任,是期望更是鞭策。”

着眼激发社区基层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西宁市建立4岗17级社区干部报酬体系,在省内率先启动社区党组织书记实行事业岗位管理试点工作,将符合条件的6名社区党组织书记纳入事业编制,有效激发了社区工作者投身城市基层治理工作的热情。

为保证社区有更充足的资源服务群众,西宁市、区两级财政按照每年每个社区和城中村20万元的标准落实服务群众专项经费,并将社区工作经费提高到一类社区10万元、二类社区8万元,解决了一大批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使党组织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过程,成为了党组织联系群众、凝聚人心的过程。

此外,西宁市不断扩充服务平台,统筹推进1个市级、4个区级、101个商务楼宇和商圈市场党群服务中心以及129个居民小区党群服务站点,持续完善党群服务中心(站点)整体功能,巩固拓展党组织为民服务的载体和平台,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党员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便民服务。改造升级407个“危旧狭小”综合服务中心,统一阵地服务功能设置,让党员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找到组织,享受便利服务。

基层事务琐碎繁杂,但却关乎人民群众的福祉。随着西宁城市规模和功能的不断延展,党的组织链条势必会不断延伸,广大党员与群众的联系也将更加紧密。更好地促进基层治理,打造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坚强堡垒,切实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将为建设现代化新青海提供坚强组织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