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讲好疫情防控“大思政课”

鞠晓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推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当前,疫情防控面临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双重压力,高校更须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的校园管理。疫情对社会运行方式和经济发展都产生了很大影响,对大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也产生了较大影响。如何在大思政格局转变过程中把握新机遇,迎接新挑战,提出新对策,是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做好的重要课题。

“大思政课”以培养时代新人为目标,以更强的责任感、使命感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引导学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鼓励青年学生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讲好“大思政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结合新时代的特点,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在“善用”上出实招、求实效。如何以疫情防控为契机,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是做好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视点。

课程思政建设目标是构建“三全”育人的大思政格局。2020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对高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注入了强劲动力。课程思政强调以立德树人为目标,以“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为引领,推进各类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发挥协同育人作用。课程思政作为新时代党加强高校人才培养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新举措、新方向,从根本上回应了“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等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善用抗疫中涌现出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件等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素材、结合伟大抗疫精神开展课程教学,有利于提升课程思政的实效性。

大疫带来大考,大考推动大变局。这次大考,考出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强大威力,考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是人间正道,也让我们对如何应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抗疫斗争对社会、公民的教育警醒都是深刻的、长远的。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党领导人民抗击疫情的伟大实践就是一部生动鲜活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教材和一堂感人至深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大课。正是这本“教材”,让学生如此深刻地体会到人民利益至上的理念、体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体会到中国共产党坚强的领导。《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统筹做好教育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教育改革发展工作的通知》指出,“要以疫情防控为契机,注重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生命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将抗击疫情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各类先进事迹融入日常教育教学中。”高校将疫情防控中的育人元素融入课程思政,将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实践教育、生命安全教育、生态保护教育、劳动实践教育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等融入课程教学,培养大学生的家国情怀,既是做好疫情防控的客观需要,也是提升高校课程思政针对性与亲和力的有利契机。

要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厚植青年爱国主义情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这场同严重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 伟大抗疫精神是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中的集中体现,彰显了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的历史传承和价值旨归,是我国奋力夺取抗疫斗争全面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在疫情应对中,中国展现出强大的领导力、组织力、动员力和执行力,充分彰显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显著优势,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体现了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民本情怀,体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使命担当,展示了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万众一心、同甘共苦的伟大团结力量。在疫情防控中全党动员、全民参与,党员始终走在前、做表率,上下一心、同舟共济,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紧紧依靠群众,充分发动群众,加强社区联防联控,真正铸牢全民战“疫”的铜墙铁壁。广大医务人员、志愿者以及普通群众在危险关头、危急时刻,牺牲小家为大家、义利面前讲大义的忘我精神,生动阐释了“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国一体的紧密无间和“小我”与“大我”的辩证统一。

要加强危机和风险意识教育,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强化风险意识,常观大势、常思大局,科学预见形势发展走势和隐藏其中的风险挑战,做到未雨绸缪。”疫情的反复再次警示我们,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路上必然布满荆棘和坎坷,必然是一场具有许多新挑战和新特点的伟大斗争。面对未来,必须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社会危机意识和风险意识教育,治不忘乱、安不忘危。我们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前进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特别是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发展和安全环境,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正在明显增多,惟有树立忧患意识,方能行稳致远。

要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深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好关系。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疫情之下,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判断已经深刻融入到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和选择中,要引导大学生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自觉保护野生动物和自然生态系统,维护人与自然之间形成的生命共同体,增强生态文明意识,积极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者、拥护者和践行者。

要开展科学素养教育,掌握科学的疫情防控方法。要引导青年学生以科学的精神认识新冠病毒的致病机制和传播途径,做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的传播者。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广泛接种疫苗、进行核酸检测对于疫情防控的重要作用,教学生熟练掌握常规的医用消毒技能和防控方法,多一份责任,多一些定力,用事实击败讹传,用科学击碎谣言,做到不跟风、不盲从。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舆论,能够作出理性回应,正确理解当下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以及实行“静态管理”措施的重大意义和作用。事实证明,这是符合中国实际、也是当前国家抗击疫情的最佳选择。

要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化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这场没有硝烟的人类共同战斗中,中国作为有担当的大国,在抗击疫情方面贡献斐然。我国为他国提供防疫物资,分享抗疫经验,展现了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要积极引导学生理解世界各国人民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的现实意义,同时更加深刻地认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疫情的传播特点让大学生领悟到社会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只有团结一心、积极应对才能攻坚克难,逃避或自私自利只会成为最终的受害者。战斗在抗疫一线的白衣天使、志愿者们表现出的救死扶伤、不惧牺牲,不畏艰难、舍己为人的精神品质,为当代大学生直接展示了可知可感的高尚品格,与理论中的“道德榜样”崇高修为完美映照,并内化为大学生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向往,进而成为普遍认同的道德准则。我们要顺势而为,积极引导学生从中汲取精神力量,塑造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要弘扬敬业奉献担当精神,培育大学生服务国家的意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要鼓励大学生自觉投入抗疫斗争中,主动承担起特殊时期的使命和任务,切实履行作为时代新人应有的责任和担当,充分发挥新时代大学生生力军和突击队的作用。疫情防控,是对全社会的迅速动员,也是对国家基层组织能力的演练考验。疫情发生以来大学生积极参与基层抗疫志愿者服务活动,充分展现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发挥了大学生高素质的表率作用。高校疫情防控呈现出的有力度、有温度、有效力、有秩序,教学、生活管理制度的严格执行、模范遵守,都大大提升了大学生战胜困难的信念和勇气,有助于帮助大学生培养集体意识与规则意识,提升社会组织能力,树立起个人服务国家的观念。

常态化疫情防控任重而道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应提高政治站位,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不断赋予工作崭新内涵,不断创新工作方法,适应疫情下的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形势,帮助大学生树立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勇气,增强思想教育的实效性。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用大学生亲身经历的社会事件作为生动的教学案例是实践教育的最佳方式,将疫情防控中的优秀素材纳入课堂,将全民战“疫”实践作为课程思政的新素材,大学生的参与度、接受度更高,更能在切身体会中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强烈共鸣、互动,将极大提升课程思政的教育效果。

(作者单位:青海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