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纪录片《我住江之头》 分集梗概:第四集 生活

三江源是多个民族世居的家园,高原独特的生存和生活方式本身就是一道美丽的人文风景。细察会发现,千百年来,有一种基因一直在传承,那就是与自然、与各类生命打交道的智慧。本集通过多个故事深入三江源区域各族民众的生活,通过他们的日常生活方式、文化习俗、宗教信仰等蕴含的环保理念,反映他们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命智慧,展示三江源生态文明建设的传统根基和民众力量。

卓玛家住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的昂赛乡。这里的牧民,衣食住行都依赖牦牛,所以牦牛不仅是宝贵的财产,更是亲密的家人。如果牦牛遭受野兽的攻击,对牧民来说是个不小的损失。这个寒冷的冬雪天,一头待产的母牛,成为全家人关照的中心。因为在气候严酷的三江源,动物的繁殖率和存活率并不高,尤其在恶劣天气里出生的幼崽,须由牧民接生并精心照养,才有机会成长。

年保玉则山下的西姆措,又名仙女湖。每到夏天,冰川融水汇成山间溪流,草场肥美、气候凉爽,是当地牧民传统的夏季牧场。现在天气渐暖,村民们已在筹备转场来此度夏。曲波是年保玉则的一名生产队长,村里牧民每年两次转场,他都要打前站,提前查看牧区的草场是否具备条件迎接牧民们的牛羊,以确保大家按照万物生长的法则行事。他相信这才是对牛羊最好的照拂。但经过勘察后,曲波发现今年的雨季比往年来得晚,转场时机还不成熟。

华桑被称作“高原武者”,生性沉稳、自律。每天早上,无论春夏秋冬,他都会在黄河边晨练。他还有一项坚持多年、雷打不动的行程,每个月的农历25号,他都要去达日县城外的山沟里布施秃鹫。高山秃鹫是一种大型猛禽,在青藏高原上没有天敌,它虽然生性喜爱动物的尸体,但在腐食不足时,也会捕杀健康的猎物,所以在华桑看来,给秃鹫提供食物,可以保护其它健康的野生动物。

曲杰尼玛的阿妈是一位《格萨尔王》史诗传唱艺人。这个暑假,曲杰尼玛回到家乡的草原,他跟随阿妈学习说唱,也学习对大自然的崇敬与热爱。这个暑假,天地自然成为他的人生第二课堂。

坛城沙画是藏传佛教寺庙里的一种艺术,其制作工序里也渗透了当地人对大自然的思考与崇敬。玛沁县的拉加寺,是黄河源头最大的格鲁派寺院。寺中制作的坛城沙画种类繁多,工艺精美。眼下,僧人们就正为制作坛城所需要的颜料,在拉加寺的护法神山上采集花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