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PDF 上一版 下一版

大通:乡村振兴 壮美画卷

新品蔬菜让驻村第一书记笑开颜。
东峡镇田家沟村田园风光。
新品瓜成熟上市。
村民虎成花为客人做青海特色美食。
传授非遗技艺。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幸福的笑脸。
大通县一处具有江南风韵的民宿。

西海全媒体记者 郭红霞

289个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18年的1470.42万元增加到2022年的7363.27万元、116个脱贫村实现分红8468万元、开发出6大类30款农文旅融合创意产品……围绕新时代新征程乡村振兴工作,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锚定农民增收致富目标,聚焦产业发展,在乡村振兴画卷上泼墨挥毫,以实际行动绘就了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画卷。

特色产业结硕果

进入5月,又到了大通县各类新鲜蔬菜成熟上市的日子。走进新庄镇台其庄村的黄瓜大棚里,鲜嫩的黄瓜挂满枝蔓。一筐筐新鲜的黄瓜被采摘后,当天就能运往青藏高原农副产品集散中心销售。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大通县不断落实产业帮扶政策,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把增值收益更多留给农民。在全国率先出台县级立法《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乡村产业振兴促进条例》,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法治保障。在全省率先创新开展“三百千万四率”项目谋划行动。如今的大通,已成为全省重要的“菜篮子”保供基地。

去年,大通县安排各级涉农资金3.5亿元,实施农业生产发展项目37项,聚焦技术攻关,研究集成农业新技术45项,建设标准化养殖场、特色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优质高产粮油示范种植基地及设施农业示范基地,培育打造“大通牦牛”“老爷山蔬菜”“新庄黄瓜”等农产品品牌,有效带动群众走上了发展特色种养致富路。

大通县先后6次召开“双增”行动专题会议,推动“双增”行动提质扩面增效。健全完善联农带农机制,优化就业帮扶格局,壮大农业市场主体,积极培育农村致富带头人,通过产业就业带动、股份合作、村集体经济分红等多种形式,让农民分享更多收益。

根据就业市场需求,开展“点菜式”技能培训,做实做强“雨露计划”就业培训服务,提升脱贫群众劳动技能水平,全力推动群众增收。据统计,今年第一季度,9万余户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007元,同比增长6.3%,脱贫人口第一季度人均纯收入3728元,同比增长10.07%。

“项目为王”推进乡村振兴

大通县严格落实《乡村振兴责任制实施办法》,深化“1510”工作法,构建“1534”防返贫体系,推动开展农户便捷式“码上申报”新方式,扎实做好防返贫监测体系建设“大文章”。

树牢“项目为王”理念,大通县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乡村振兴重要抓手,围绕特色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提升、试点村建设和支持巩固脱贫成果补助等重点内容开展项目储备。同时,积极打造智慧农业示范园,一、二、三产业融合牛羊肉精深加工,“非遗文创工坊”等标志性示范性项目。创新出台《大通县乡村振兴项目全过程管理工作指南》,将乡村振兴项目谋划、立项、实施、验收等全过程模块化、程序化。今年,落实第一批财政衔接资金11851万元,涵盖项目15项;第二批财政衔接资金拟落实1.09亿元,涵盖项目18项。

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大通县深入挖掘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效益,打造一批产业带动发展龙头企业,补足农产品生产、深加工、销售等产业链条,开发了一批特色农产品品牌,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动力。

实现集体经济“活水长流”

坚持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和美乡村、增加群众收入的重要途径,积极探索“支部带动+产业拉动+改革推动”模式,通过盘活生态资源发展旅游业入股分红、光伏电站等方式,不断开拓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新路子、新方法。

2019年至2022年,大通县累计投资1.2亿元,通过发展一批乡村旅游、牛羊养殖、粮油加工、马铃薯精深加工、仓储物流、服装加工等符合农村实际、经济效益好的村集体经济项目,推动村集体经济壮大和农民持续增收。全县289个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18年的1470.42万元增加到2022年的7363.27万元。

同时,光伏收益分红也成为村集体经济收益的重要部分,截至今年4月,大通县116个脱贫村实现分红1.02亿元,以高标准实施产业项目,以高质量项目带动集体经济发展,实现集体经济“活水长流”,激活乡村振兴发展动能。

走出东西部协作“大通模式”

大通县充分发挥南京雨花台数字经济优势与大通绿色有机农畜产品优势资源结合,实现产业对接,优势互补,走出东西部协作的“大通模式”。

依托南京雨花台区数字经济优势,大通县与腾讯达成深度合作,组建青海数字乡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和控股的青海数字乡村管理运营公司。借助腾讯引流力量联动东部优秀企业资源,将东部地区“国资+市场化”的运营模式和管理理念植入产业振兴组织网络,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融合发展。

依托南京雨花台区倾力支持,打造了“DT3090”大通农文旅融合全域品牌。通过线上流量与线下应用场景融合,推动大通乡村产业持续在产业数字化、农产品自主品牌领域健康向上发展,让“大通牦牛”“老爷山蔬菜”等明星品牌产业持续发光发亮。

在腾讯云支持下,大通县打造了以河湟皮影、青绣、桥儿沟砂罐、牦牛毛纺织、大通农民画等非遗特色为代表的“民族特色非遗工坊”,开发出黑胶唱机、锦绣礼盒、皮影礼盒镜框、咖啡对杯等6大类30款农文旅融合创意产品,以非遗手工创意提升大通县农业、农副产业发展,带动片区生态旅游、餐饮业、旅游服务业发展和农文旅融合企业深入发展,助推县域经济持续增长,擦亮“非遗文创工坊”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