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23版:青海·非凡十年 PDF 上一版 下一版

彩虹故乡绽放文旅之花

自2020年被列入首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以来,互助县把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成立了由县委书记、县长任组长,分管县长任副组长的创建全域旅游工作领导小组,构建了“县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文旅部门综合协调、其他部门各司其职、社会群众广泛参与”的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格局。编制印发了十多项规划,用科学规划引领全域旅游发展。

互助县大力实施“旅游+”发展战略,扩大油菜花、草莓、土豆等特色种植基地规模,通过举办“相约七彩燕麦川 畅游山水南门峡”、南门峡徒步大赛、青海省农(牧)家乐美食大赛等活动,大力发展集农事体验、休闲观光于一体的乡村旅游。

结合当地农耕文化,互助县重点推出了油嘴湾花海、卓扎滩芍药花海,打造了季节性花海景观旅游线路,将乡村打造成为省内、县域内游客休闲度假、健康养生的“后花园”。

坚持民族文化资源的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相结合,将土族轮子秋、土族盘绣等非遗文化活动以活态表演的形式融入到旅游产业发展中,展现土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艺术魅力,进一步丰富了互助县旅游产业的文化内涵。

互助县将按照全区域谋划、全产业联动、全要素配套、全时空统筹、全社会参与的大旅游思路,依托特色文化旅游资源,健全多层次品牌体系,塑造特色鲜明、独具魅力的“彩虹故乡”旅游目的地形象,做大做强“中国土族·彩虹故乡·醉美互助”文化旅游品牌。

七彩农业丰富群众餐桌

互助县作为省内农业大县,自然环境优越,农业基础厚实,种质资源丰富,先后被国家农业农村部认定为第一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第一批马铃薯和油菜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2021年入围全国首批创建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名单,2022年被确定为青海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先行示范县。

立足互助、面向海东、站位全省,互助县以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为契机,全力打造“七彩农业”名片,加快建设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

互助县积极争取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投资2400万元计划完成高标准农田546.7公顷,同时实施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等重点工程25项,有效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和灌溉水利用率。

围绕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互助县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推进杂交油菜制种、马铃薯良种繁育、八眉猪种质资源利用、草莓种苗培育等种业振兴项目,打造供港菜薹生产基地666.7公顷,改造旧温棚500栋,提档升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和示范性家庭农牧场48家,进一步增强了农牧业新型经营主体自身实力、带动能力和创新活力。

指尖技艺变“指尖经济”

在互助县班彦村盘绣园,百余名绣娘以针为笔,以线为墨,将古老的民族历史穿梭在七彩丝线间,将美好的生活绣进手中的方寸天地里,让“指尖技艺”变成了“指尖经济”。

班彦村绣娘张卓麻什姐告诉记者,以前,庄稼人以土地为生,十几亩地是一家人的收入来源。一年下来,家里的收入不高,日子过得紧巴巴。“现在,家门口有了盘绣园。闲暇时,我就会过来做刺绣,不仅方便照顾庄稼,每月还能拿到两千多元的工资。”张卓麻什姐高兴地说。

土族盘绣因“两针两线”的独特针法、丰富艳丽的色彩应用、古朴生动的图案展现而久负盛名。2006年,土族盘绣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2018年,被列入第一批传统工艺振兴目录。

为打造“土族盘绣”名片,推动土族文化传承示范区建设,互助县编制印发了《互助县打造“土族盘绣”名片建设土族文化传承示范区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使之成为助推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有力引擎。目前,已建成县级工坊35个,带动绣娘五千多人,5家规上企业销售全县盘绣企业和工坊刺绣产品,逐步形成了盘绣产业网格化生产销售格局。

目前,互助县“公司+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和合作社、小团体、小作坊等产业发展载体日趋成熟,盘绣产品制售从零散走向工坊,从工坊走向规模企业。

青稞美酒飘香东西南北

互助县作为全国最大的青稞酒生产基地和互助青稞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基地。有着源远流长的青稞酒历史、别具匠心的青稞酒工艺和绚丽多彩的青稞酒文化。近年来,互助县围绕打造“青稞美酒”名片,大力实施青稞酒“走出去”战略,加强老品牌保护,全力提升青稞酒品质,加大“青稞酒文化”“土族民俗文化”融合宣传力度,一体化推进。

充分挖掘青稞酒核心产区潜力,鼓励重点企业加强制曲、酿造、储存等工序的机械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应用,提升互助清香型青稞酒产区优质产能。

互助县申报“中国青稞白酒之乡——互助”,实施青稞酒文化小镇项目,建设青稞文化集中展示中心,探索发展以青稞种植、打碾丰收、酿酒体验为主体的旅游新业态。启动地下广场中国青稞酒博物馆建设,打造全国生态环境最佳、生产规模最大、产品品质最优的生态酿青稞酒基地。

互助家政托起七彩人生

自上世纪80年代起,一部分外出务工群众瞄准市场用工需求,相继进入西宁等地从事家政服务工作,并以“勤劳、淳朴、厚道、踏实、肯干”的口碑逐步赢得市场青睐。

近年来,互助县立足资源禀赋、依托产业基础、顺应市场需求,把“互助家政”服务作为促进就业增收、推动共同富裕的朝阳产业,逐步探索形成“政府引导、市场主导、联盟支撑、群众参与”的特色发展模式。

互助县争创全省家政服务标准化试点示范县,全力打造“互助家政”名片,建设劳务经济发展示范区,相继实施高素质团队培养、系统性标准建设、全方位提质扩容等“六大工程”,成功申报“互助家政”省级劳务品牌,使“互助家政”品牌影响力、市场占有率日益提升。截至目前,互助县从事家政服务的企业达到85家,家政服务劳务收入达3.6亿元。

互助县就业服务局局长曹有德告诉记者,目前每年直接或间接从事家政服务的人员两万多人,家政人员的月平均工资4500元左右,家政服务业已成为朝阳产业。

蓝图承载期盼,奋斗成就未来。互助县在全力打造“五张名片”,努力建设“五个示范区”的新征程中,奋力谱写着高质量绿色发展的新篇章。

醉美互助彩虹飞

◎西海全媒体记者 吕锦武

醉美互助彩虹飞

◎西海全媒体记者

在青藏高原东缘,祁连山南麓,有一方神奇而美丽的土地,被誉为彩虹飞落的地方。

这里风景秀美、历史悠久、民风淳朴、文化灿烂。在这片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土地上,生活着一个勤劳善良、能歌善舞的民族——土族。互助土族自治县也是全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

近年来,互助县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全力打造彩虹故乡、七彩农业、土族盘绣、青稞美酒、互助家政“五张名片”,努力将互助县建设成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土族文化传承示范区、青稞产业振兴示范区、劳务经济发展示范区,谱写新时代互助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