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奋力打造生态文明高地 PDF 上一版 下一版

与江源和谐共生 同走绿色发展之路

——10位驻华使节盛赞青海生态文明建设

7月23日,由青海省外事办公室筹划和组织的“与江源和谐共生” 2022青海生态文明国际交流合作论坛在西宁举办。

作为第23届中国·青海绿色发展投资贸易洽谈会、第二届中国(青海)国际生态博览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届论坛旨在贯彻落实全球发展倡议,与世界各国携手共商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走出一条生态文明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论坛上,多国驻华使节盛赞青海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

巴基斯坦驻华大使 莫因·哈克:

美丽青海 美丽中国 美丽世界

巴基斯坦驻华大使莫因·哈克对青海情有独钟。

去年12月初,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巴基斯坦驻华使馆线上线下共同主办 “2021中国巴基斯坦友好省市合作论坛”,青海省开设分论坛,并在线与巴基斯坦地方签署了青海省与开伯尔-普赫图赫瓦省、三江源国家公园与拉苏汉拉国家公园、青海湖与肯哈尔湖、西宁市与白沙瓦市4份结好意向协议书,开启了青海与巴基斯坦地方合作的新篇章。

“我们的友好关系体现在省与省的合作、市与市的交流、公园与公园的建设,还有湖泊与湖泊的对话……”莫因·哈克说,中国政府坚定不移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从国情实际出发,扎实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积极促进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特别是中国各省和地方政府在保护土地、水资源、山脉、树木和创造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所做的努力让人印象深刻。这不仅有助于保护环境和生态,还有助于创造就业机会、提高生活水平、促进可持续发展并建立良好的人与自然关系。从小学到大学,从省级到国家级,从政府机关到私营企业,这种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和认识,将极大地帮助中国实现2060年碳中和目标。

莫因·哈克微笑着说,青海是巴基斯坦的合作伙伴,更是好朋友,青海绿色发展之路走得很好,依托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和土地资源优势,加快推进清洁能源基地建设,很多成绩在全国甚至在全球都是遥遥领先的。

接下来,巴基斯坦还将和青海在清洁能源、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开展更深层次的合作。他说,美丽的青海,美丽的中国,只有全国一道重视生态、保护生态,才会有更加美丽的世界。

(西海全媒体记者 莫青/文 建青/图)

乌拉圭驻华大使 费尔南多·卢格里斯:

期待与青海在生态治理、

绿色发展等领域加强合作

“青海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保护、可再生能源等领域采取了非常重要的行动,这些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已经是青海老朋友的乌拉圭驻华大使费尔南多·卢格里斯说。

3次到访青海,两次参加盛会,对于青海,费尔南多·卢格里斯有着深厚的感情。他说:“这次大会的主题非常契合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内核,各路精英碰撞出的思想火花,一定能为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诸多问题提供新的解决思路。”

从3年前的初识到如今的深入了解,费尔南多·卢格里斯感受到了青海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所做的努力,并为之喝彩。

他说,此次论坛受到中国诸多国家部委支持,规模大、内容丰富,不论在国内还是国际上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力,为国际社会了解青海、了解中国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成果提供了宝贵机遇,也为开展更多的国际交流合作提供了平台。

“有机会我也会带乌拉圭相关企业、组织来参加。”接受采访时,卢格里斯多次提到,中国在生态保护方面的行动在国际社会有着重要影响。通过此次活动,能够很好地了解中国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在地方的落实,而青海无疑是中国生态保护方面的样板。

此次青海行,卢格里斯积极推动青海省与乌拉圭萨尔托省达成建立友好关系意向,他还精选了一些乌拉圭文学巨匠的经典书籍赠予青海省图书馆。

“希望我们能以此为新起点,推动两地关系迈上新台阶。”费尔南多·卢格里斯说,他期待与青海在生态治理、绿色发展等领域加强合作,共建繁荣、清洁、美丽的世界。(西海全媒体记者 周建萍)

秘鲁驻华大使 路易斯·克萨达:

在青海看到绿色的力量

青海与秘鲁虽然远隔重洋,但早已开启跨国合作的传奇旅程。10多年前,秘鲁人奥塔苏协助青海省农林科学院培育出“青薯9号”等新品种。2019年,中国青海民族文化艺术展演走进秘鲁库斯科市,将一个神奇壮丽、自然雄浑的大美青海带进南美大陆的高原古城。

秘鲁驻华大使路易斯·克萨达是第一次走进青海。从第23届中国·青海绿色发展投资贸易洽谈会、2022青海生态文明国际交流合作论坛会场,到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路易斯·克萨达频频对青海生态保护成就和青海绿色贸易点赞,青海的自然美景和多元文化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青海和秘鲁的美都是自然生态的美。我非常喜欢这里,这里地貌多样、景色优美,希望以后还能到青海各地看看。”路易斯·克萨达开心地和同行的各国驻华大使分享。他说,虽然身处与秘鲁距离遥远的青海,但壮美的自然风光和热情友好的青海人民让他倍感亲切。

秘鲁是全球马铃薯的原产地之一,青海在马铃薯深加工、繁育中也取得了成绩。青海的绿水青山和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让他不禁感叹,在青海,看到的是一种绿色的力量。

此次青海行,让路易斯·克萨达对秘鲁与青海的合作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他表示,秘鲁和中国在马铃薯研究方面可以继续深入合作。他也希望能走进青海更多的地方,看到青海的高山和美丽的湖泊。(西海全媒体记者 吴梦婷)

缅甸驻华大使 吴苗丹佩:

同饮一江水

共享发展机遇

“‘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同饮一江水’道出了中国缅甸两国之间的深情厚谊。青海是澜沧江-湄公河友谊和合作的源头,我很荣幸能走进青海,走进两国友谊开始的地方。”参加青海省2022年“澜湄周”暨“澜湄区域生态旅游合作论坛”和“与江源和谐共生” 2022青海生态文明国际交流合作论坛时,缅甸驻华大使吴苗丹佩深深感慨道。

澜湄起源于中国境内青海唐古拉山的澜沧江,在流经西藏、云南,从西双版纳出境后被称为湄公河,先后流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5国,干流全长4900公里,是亚洲的一条重要河流。在吴苗丹佩看来,作为山水相连的友邻,缅甸对中国一路走来的不易有一份格外深刻的理解,对中国短短几十年间取得的辉煌成就由衷感到钦佩。

作为欧亚大陆孕育大江大河最多的区域,每年超过900亿立方米的纯净优质水从青海流出。在青海大地上,还有丰富的风、光、水、热能资源正不断转换为绿电。对于青海的清洁能源和生态保护成效,吴苗丹佩分享着自己的思考和发现。

“我们在农业、旅游和交通等领域运用各种方式共享同一条河流。我欣喜地注意到,青海已成为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水风混合发电系统的省份,去年青海清洁能源的总装机容量已超过4000万千瓦。”

吴苗丹佩说,中国正在采取务实的措施,通过采取更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力争在2030年前达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并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青海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在这里清洁能源应用广泛,生态产业、可再生能源产业、生态旅游等新兴产业的发展也都得以体现。

期待缅甸能与青海在经贸往来、生态环境保护、清洁能源等领域积极合作,不断拓宽澜湄流域各国的合作领域,释放澜湄朋友圈的活力和潜力。

(西海全媒体记者 吴梦婷/文 建青/图)

古巴驻华大使 卡洛斯·埃尔南德斯:

生态保护领域 青海有着榜样性作用

“5年来,我多次来到青海,每一次都有不一样的感受,这次参加‘与江源和谐共生’2022青海生态文明国际交流合作论坛,我最大的感触是青海在生态保护领域取得了瞩目的成果,感受到了青海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所做的努力和贡献,共建清洁美丽世界,青海的很多做法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可以说,青海在生态保护领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卡洛斯·埃尔南德斯表达对青海生态发展的认可和赞扬。

谈起共建清洁美丽世界是当前全人类的共同期盼。卡洛斯·埃尔南德斯表示,面对世界复杂形势和全球性问题,各国应携手合作,共同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气候升温、可持续发展、消除贫困等全球性紧迫性问题。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文明体系。

卡洛斯·埃尔南德斯表示,他会将青海生态保护以人为本理念的好经验、好做法带到古巴去,让古巴人民也切实享受到人人保护生态带来的好处。

古巴正式加入了中国倡议的共建“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他期待古巴能和青海在清洁能源领域有更多更好的合作。

(西海全媒体记者 莫青/文 建青/图)

南非驻华大使 谢胜文:

感受来自大江大河之源的启发

在2022青海生态文明国际交流合作论坛上,南非驻华大使谢胜文记录下了很多青海保护“中华水塔”的经验做法。

“这些都是我们可以去学习的,南非民众对生态保护的理念深入人心。在青海,我们发现政府、基层社区以及各族群众对生态保护态度执着、行动积极,保护理念更加牢固。”谢胜文说。

谢胜文说,青海地处青藏高原,位于世界净土之间。这里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青海把水看得很重要,水资源的保护做得很好。

三江源头的纯净,造福世界。“南非会有强沙尘天气,应对这一难题,我认为可以学习青海是如何保护水资源、如何防沙固土。这也是在大江大河发源地给予我的启发,给予南非的启示。”谢胜文说。

青海省和南非一样,矿产丰富,是中国最大的锂生产大省,拥有丰富的钾、锶、溴、盐、硅、镁等,还蕴藏着大量的铜、铅、锌等。谢胜文说,青海省拥有大量机会,需要两国探索进一步合作。这次论坛为与会各方增强互动奠定了基础,能来到青海省交流学习是他的荣幸,希望继续深化合作,深化两国的友好关系,继续探索实现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方法。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南非期望能和青海省进一步合作,这使我们拥有无尽的机会,我们看到了青海省政府对水源和环境的保护,这些都促进了经济、农业和旅游业的发展。”谢胜文说。

(西海全媒体记者 莫青/文 建青/图)

泰国驻华使馆公使衔参赞 陈金盛:

聚焦生态旅游发展路径

盛夏的青海湖,一片片油菜花海延伸到湖岸,碧波荡漾的湖面上水鸟翱翔,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卷,让泰国驻华使馆公使衔参赞陈金盛为青海的好山好水好生态连连称赞。

既有青藏高原区的青南高原,又有西北干旱区的柴达木盆地,还有属于东部季风区的青海湖盆地和河湟谷地,独特又丰富的地形特征,孕育了青海的生物多样性,也造就了一条世界级的生态旅游之路。

从省会西宁到青海湖畔,陈金盛一路上记录着青藏高原独具特色的生态资源,也让他看到青海绿色发展和生态旅游发展的潜力。

“青海湖的所见所闻令人难忘。我访问了中国不少地方,处处都是绿水青山,这足以证明生态环境保护理念在中国早已深入人心。中国致力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在生态保护方面付出了巨大努力,为各国树立了典范。”陈金盛与各国使节分享着青海行的感受。

在陈金盛看来,泰中关系源远流长,澜沧江这条河流把泰中两国串联起来。澜湄流域的价值,不仅在于地理位置上的一衣带水,同时在情感、文化经贸等多方面的紧密联系都强化了合作的必然性。

“旅游是澜湄合作的重要领域,澜沧江-湄公河流经的区域,在旅游发展方面扮演着增长极和引擎的重要角色,开展澜湄旅游合作意义重大。”在来青海之前,陈金盛翻阅了不少关于青海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的资料报道,对泰国与青海在旅游方面的合作充满期待。

他希望能加快落实“支持建立湄公河-澜沧江旅游城市合作联盟”的共识,发挥特色优势,聚焦泰国与青海在生态旅游方面的合作,着力塑造澜湄旅游品牌。

(西海全媒体记者 吴梦婷/文 建青/图)

蒙古国驻华使馆公使衔参赞 孟和图世格:

深切感受青海在生态发展方面的成就

说着一口流利中文的孟和图世格虽然是第一次来青海,但从下飞机感受到高原凉爽的天气之后,他说仿佛回到了自己的家乡。

孟和图世格说,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在对青海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后,他深切感受到多年来青海在营造以绿色发展为基调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方面所做的努力。

“正如此次论坛的主题一样,青海在各方面的发展成就充分体现了社会在人与自然、人与其他生物、经济与生态等各种关系上稳定达成同声同气、共处共赢的可持续发展状态,非常美妙。”他表示,在中国,人们对生态文明的认知愈加广泛,青海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在这里,清洁能源应用广泛,空气洁净清新。生态产业、可再生能源产业、生态旅游等新兴产业的绿色发展也都得以体现。

“我们蒙古国和中国青海省的生态自然景观和农牧业发展情况很类似,共同研究、相互学习的领域有很多,空间也很大。”孟和图世格说,青海是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物种、基因、遗传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之一,通过“产业生态化”与“生态产业化”融合发展,在保护生态环境、蓄积生态资源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两国政府及民间层面常来常往,中国的先进经验和优点,蒙古国应该来学习;蒙古国有合作的机遇,欢迎中国客人来洽谈合作。”孟和图世格说,此次有幸来到青海,看到了中国政府对生态发展的重视,更切身感受到了青海省在生态发展方面的各项成就。

近年来,中蒙两国政治互信不断巩固,经贸合作稳步推进,人文交流密切活跃。希望在同走绿色发展之路上,中国青海能与蒙古国在荒漠化治理、有机农畜产品深加工等领域达成合作。

(西海全媒体记者 周建萍)

伊朗驻华使馆经济参赞 阿里·乃玛提:

愿同青海一起为绿色产业代“盐”

“有机会一定带着我的两个正在努力学习中文的孩子来青海看看,带着更多使命促成双方交流合作。”第二次来青海,阿里·乃玛提被热情开朗的青海人深深打动,他表示将把此次青海之旅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原原本本带回去,让更多伊朗同胞爱上大美青海。

阿里·乃玛提说,早在两千年前,古老的丝绸之路就把伊朗与中国人民紧紧联系在一起,受邀参加此次规模空前的盛会,是一次两国友谊的升华,双方有很多可以交流、合作的领域,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他说,西宁这座美丽的城市,清新的空气、干净的环境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给各国使节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作为“中华水塔”,近年来青海在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促进资源合理高效利用、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方面取得的实效,值得学习借鉴。

参观并深入了解过青海盐湖产业发展的阿里·乃玛提,此次格外关注青海在这一领域如何积极推动相关产业流程、技术、工艺创新。

“伊朗盐湖分布广泛,同样具有丰富的盐湖矿产资源和盐湖生物资源,看到青海的盐类产品从单一的氯化钾拓展到几十种,实现了循环利用、绿色发展,阿里·乃玛提称非常期待能有机会学习交流合作。

他看到,青海把生态文明建设深度融入青海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努力把资源优势、生态环境优势和技术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和经济优势,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相辅相成,绿色发展正在引领青海经济高质量发展,迫切期望将来与青海在旅游、贸易等方面有合作机会。(西海全媒体记者 周建萍)

尼泊尔驻华使馆参赞 萨碧塔·纳卡米尔:

加深友谊扩大共识 促进双方多元合作

“青海生态文明建设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我深信青海与我的国家在自然保护、生态旅游、人文交流,尤其在清洁能源方面深化合作前景广阔。”萨碧塔·纳卡米尔说。

随时随地都要用手机记录眼前盛景的萨碧塔·纳卡米尔连连感慨:“青海是如何通过‘电力天路’把绿电送到下游省份?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都用上了来自青海的电力,太神奇了。”

无论是参加第23届青洽会、第二届生态博览会,还是此次青海生态文明国际交流合作论坛,萨碧塔·纳卡米尔每到一处,都会认真听取相关介绍。在她看来,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智慧”,不仅为中国迈向未来的新文明之路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化解世界环境危机提供了创新性示范。

萨碧塔·纳卡米尔说,中国和尼泊尔是传统友好国家,长期以来,两国之间高层互访不断,民间交往也在不断增多。青海省也曾前往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开办民族文化艺术展,以江河湖泊家园、野生动物天堂、少数民族乐园为主要内容,全方位展示青海的独特魅力。

青海省会西宁市与尼泊尔的帕坦市也于2013年正式缔结国际友好城市关系,双方在友城交流、旅游促销、文化交流、商贸洽谈等领域开展深入合作,签订了文化、经贸等多方面的协议,很好地促进了两市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合作与往来。

萨碧塔·纳卡米尔说,尼泊尔是青海省重要的贸易伙伴和对外投资合作目的地。近年来,青海省企业积极“走出去”开拓尼泊尔市场,使尼泊尔成为青海省连通南亚市场的重要窗口,希望未来双方继续加深友谊扩大共识,促进多元合作。

(西海全媒体记者 周建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