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6版:寻美江源 易游青海•特刊 PDF 上一版 下一版

河湟古驿 中国硒都

醉美

西海全媒体记者 李延绯 通讯员 张生贵 马军 段鹏飞

古城新韵与秀丽山水相辉映,全域旅游发展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进入文旅融合新阶段,海东市平安区不断推动文旅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打造优质文旅品牌,激发多层次消费能力释放,致力于让文化发展有活力、旅游发展有魅力,致力于“看得见山,望得见水”,更好地满足群众憧憬和向往的“诗与远方”。

1

产业因旅游而兴 百姓因旅游而乐

3月19日,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李翔一家三口早早就整理好行囊,准备过个不一样的周末。

从西宁出发四十公里左右,四十多分钟车程,李翔一家自驾游来到了海东市平安区一处采摘园,与西宁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相比,这里依山傍水、鸟语花香、河水潺潺,让工作一周的李翔感到轻松、自由和惬意。

进入采摘园,春意盎然,草莓红得像一个个小灯笼,绿绿的草莓叶在阳光下更显活力与生机,园内瓜果枝繁叶茂,硕果累累,一股淡淡的香气扑鼻而来,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来采摘的游客络绎不绝。

在相邻的多肉植物大棚内,展示台上摆放着形态各异的多肉植物,吸引游客驻足,工作人员细心地把每盆植物都贴上了名字和价格标签,在这里游客既可以免费畅游,又能现场选购产品,尽情享受闲暇惬意。

“天气热了,周末全家人出来游玩,不仅可以品尝到新鲜的瓜果,还可以欣赏沿途风景,心情特别好,也能让孩子更多体验、了解到乡村旅游文化。”李翔说。

平安区距离西宁机场仅十多分钟的车程,从西宁出发,坐动车仅需二十多分钟便可以到达。观美景、尝农家饭、住农家院,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假期到平安短途游。在距西宁半小时的经济圈里,平安区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景区环境的同时,也让更多游客切身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休闲娱乐活动,真正体验到了游、逛、吃、住一体的轻松惬意。

美食挑动味蕾 非遗传承体验乡愁

2

腾腾蒸汽之间,一片片指甲盖大小的面片快速飞入锅中,没入沸水后又翻腾起来,浮上水面用漏勺舀起来,滤掉汤水,倒入一旁的炒锅之中,加上调味的酱汁以及羊肉、洋葱、蔬菜等,一碗碗尕面片就出锅了。另一旁,有金黄香脆的干板鱼,出锅后撒上辣椒等调料,顿时香气四溢,咬上一口,外酥里嫩。

走进平安驿·河湟民俗文化体验地,映入眼帘的是青海各类特色小吃,老酸奶、狗浇尿、羊肠面、搅团、“洋芋津津”……穿梭于每个铺面前密集的人流之间,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端着刚出锅的美食,大快朵颐,赞不绝口。

沿着古朴的青石板路踱步,置身仿古的老火车站、邮政所、人民公社等建筑,让人的记忆一下回到了几十年前,门楼、雕梁的戏楼和庭院前的小溪,唤醒人们深处的记忆。游客累了便钻进一处茶楼,聆听美妙动听的“花儿”、平弦演唱,接过店家递上的暖壶,坐在湖边观赏美景,喝着盖碗茶,闲话桑麻,无比舒心陶醉。

如今,平安的美不仅在于优越的生态环境,更在于深厚的文化积淀。游客在旅游期间,已不再满足于到景区“打卡游”,更愿意选择看民俗、看历史、看文化。通过这些河湟区域古色古香的传统建筑和传统美食、老工艺、老艺术,勾起人们对河湟的乡愁记忆。

近年来,平安区聚焦非遗保护与传承,将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全力打造全域化的文化旅游新空间。同时,作为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之一,平安区探索区域乡村旅游扶贫实践路径,带动当地村民就业,改善乡村生态面貌,打造民俗旅游的特色体验地,逐渐形成宜游带动宜业、宜业助推宜游的循环发展模式,成为青海的又一张旅游新名片。

全域旅游融入平安文化符号

3

2021年以来,海东市平安区文体旅游广电局在文旅融合发展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截至2021年12月,平安区旅游收入达5.87亿元,同比增长20.04%;全区旅游人次达213.4万人次,同比增长19.22%;完成文化和旅游投资额达6.09亿元。

平安区坚持以文旅融合发展为中心,全力推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聚焦文化传承、文旅融合、全域旅游、文物保护、优质发展等战略,精准施策、精准惠民,实施文化精品创作工程,努力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平安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和古驿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在公共文化服务上,大力推进标准化、均等化、精准化、特色化,平安区推动文化产品和服务向农村社区集聚、向基层群众倾斜,把文化建设最明显的短板、最薄弱的环节、最基础的部位夯实做强。深入实施跨界融合发展战略,积极培育文旅新业态、新产品,努力构建文旅文体融合发展的空间布局,力争把融合发展这篇大文章做深、做实、做细,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成功创建,为打造区域文化高地提供产业动能和文化支撑。

在河湟文化的传承上,平安区挖掘平安文化、驿站文化、祈福文化,编辑整理平安人文历史、景点、美食、生态变迁、脱贫纪实等系列丛书,征集平安文化旅游主题歌曲,开展平安诗歌征集、音乐作品创作,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发展。提炼平安文化符号,将平安文化元素植入城市建设、建筑风格、道路装饰、旅游景区等,集中体现平安传统艺术、传统民俗、人文典故、地域风情,丰富文化内涵,增添乡愁记忆。

随着旅游事业发展步伐显著加快,今年,平安区将继续实施旅游基础项目5项,总投资170万元;实施旅游要素建设项目5项,总投资70万元;旅游体系建设3项,总投资40万元。

4

怎么吃怎么玩? 游玩体验攻略都在这里

●平安区是唐蕃古道和古丝绸之路南线的重要驿站,这里不仅有众多历史古迹,还有峡群森林公园、东沟林场、硝水泉传统村落,是夏天省内休闲避暑的好去处。近几年来,平安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着力打造一批风景别致,独具特色的“浪山”点,石壁花海、莲花山庄、旖旎六台以及城区众多湿地公园。徜徉在花海和溪流声中,感受和家人团聚的欢愉,在农家院中休息吃饭,惬意自在的体验让人们流连忘返。

景点

休闲

●山水田园风光游、农家美食乡村游、风情文化人文游、富硒果蔬采摘游,平安区深度开发旅游资源,探索洪水泉休闲农场、白沈沟文创农业、瓦窑台特色民宿、马驿新村特色餐饮等全域旅游新模式、新业态,深入实施“行业+”战略,重点打造平安驿·河湟民俗文化体验游、平安镇马驿新村、平安镇白沈沟富硒果蔬采摘观光游、三合镇冰岭田园综合体、古城乡传统射箭健康运动游、沙沟乡卓仓部落风情游,巴藏沟登山、露营、观星户外游,开启全域旅游发展模式。

美食

●在游客吃喝玩的选择上,除了平安驿·河湟民俗文化体验地的青海地方小吃,游客不妨品尝平安柴火鸡。平安柴火鸡不仅在当地家喻户晓,每逢节假日,很多周边游客也慕名而来。与此同时,平安月饼、平安牛头宴也是平安区最具代表性的美食,富硒农产品,富硒果蔬、富硒蒜酱食品和平安绣、平安枕、平安鞋等文创产品也是平安行的特色和亮点。晚上,“花儿”演唱会、小吃夜市一条街、电音节等活动更是让游客直呼过瘾。

路线

●当地旅游部门对旅游线路进行了规划,其中包括兰西经济圈旅游线(兰州-民和-乐都-平安-互助-西宁-青海湖-茶卡盐湖-祁连风光旅游景区-门源-兰州)、丝绸之路旅游线(平安-西宁-塔尔寺-青海湖-茶卡盐湖-卓尔山-张掖-酒泉)、唐蕃古道旅游线(平安-互助-西宁-塔尔寺-青海湖-日月山-倒淌河-玛多黄河源-玉树-称多),以及海东市旅游圈旅游线、平安经典一日环线游等线路,期待你的选择。

5

创新+创意

谱写全域旅游“诗和远方”

为助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平安区进一步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乡镇文化阵地、旅游景点、星级乡村旅游接待点游客接待、停车、环卫、文化服务等基础条件,优先解决乡村旅游扶贫村(点)水、电、路等配套设施。加快完善旅游景区标志标牌、导游导览图、景点解说牌等旅游标志体系。继续争取旅游厕所项目,推进“厕所革命”,提高旅游厕所覆盖率。加快旅游集散中心建设进度,推动线上与线下服务平台统筹推进,发展智慧旅游,不断优化旅游综合服务功能。

平安驿作为平安区重要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注重在提升服务质量、完善产品种类、提升核心竞争力上下功夫。同时,重视平安柴火鸡品牌效应,统筹规划平安柴火鸡产业发展道路,拓宽平安柴火鸡受众市场,引导柴火鸡产业发展壮大。启动《平安区“青绣”发展三年计划》,挖掘、培育一批“青绣”艺人,针对性开展专项培训,按计划、分步骤申请评定省级艺人。引进有实力、有意向的文化企业,整合现有“青绣”资源,创新投入和市场化运作机制,构建“非遗+文创”“非遗+民宿”“非遗+景点”等发展模式,做大做强平安青绣产业。

在做好配套服务的同时,平安区把乡镇文化站(室)建设成集群众文体活动、非遗传承培训、图书阅读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吸引更多群众参与,实现从“送文化”到群众“迎文化”的转变。规范旅游管理服务,指导乡村旅游经营者照章服务与经营,规范市场经营行为,确保文化旅游市场平安有序,推动旅游业从“粗放式管理”向“依法规范管理”转变。

平安区创新“三区人才”管理与培养,指导各乡镇创作高质量文艺节目,扎实开展文艺节目创作与演出,选取优秀节目在大型活动中演出。创新开发特色村镇,深度挖掘村镇特色旅游资源、大力发展特色村镇。以成功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平安驿获评4A级旅游景区为契机,全力推进平安驿特色小镇建设,大力开发三合田园综合体、硝水泉传统民居等村镇资源,努力开发特色村镇蕴涵的巨大发展潜力。

创新举办品牌节事。在一如继往做好连续十六届“相约平安”活动的同时,平安区连续开展“杏福岭·平安与春天的约定”、连续五届乡村旅游季、非遗展演等。不断整合文化、旅游、体育等所有资源,积极尝试文旅融合、文体融合发展之路,成功承办第七届青海省民族传统弓射箭精英赛暨全省“敬老月”启动仪式,抢抓机遇,以此积极申报中国传统弓射箭之乡;深入调研,大胆尝试,与青海省国有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有效对接,企业充分发挥优势,秉承“坚持产业引领,夯实振兴基础”的理念,助力平安区乡村振兴,联袂成功举办“喜迎冬奥·祝福祖国”平安区第二届冰雪季,莲花山冰雪大世界成功开启,打造推出石壁“彩陶火锅”,填补了平安冬季旅游的空白。集中策划开展“花儿”会、旅游服务技能大赛、传统弓赛事、趣味农民运动会等一批群众喜闻乐见、质量高、影响大、有品位,参与性、体验性强的活动,在创新突破中推动旅游产业加快发展。创新打造文创街区,平安区充分挖掘和展现街区文化,将平安坊步行街、三千坊步行街打造成为文创街区,突出文化和创意的融合发展,引入文化创意产业,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各方支持、群众受益的长效街区建设机制,实施文创产业集聚工程、文化品位提升工程,形成网红效益,推动三产健康快速发展。

以创建“中国诗歌之乡”为契机,平安区编印“平安诗笺”、《古驿平安》旅游画册,集结出版“平安文丛”,开展“中国硒都·诗意平安”全国诗歌大赛征稿,打造以“五个一”为主要内容的诗意景区、诗意公园、诗意校园、诗意村镇。努力争创继“中国硒都”名片之后的又一张“国字号”文化名片,使城乡有诗情,村落有画意,围绕做美做优乡村旅游、做全做细景区旅游、做好做足优质旅游,致力于景区带动、民宿引领、乡村振兴的发展新路径。

平安区文旅系统将坚决贯彻中央、省市和区委区政府关于文旅融合发展的各项决策部署,团结带领广大文旅系统干部职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在全域旅游创建和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道路上接续发力,奋力推进全区文体旅游广电事业再上新台阶。

神奇的阿依赛迈山

本版图片均由海东市平安区文体旅游广电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