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0版:寻美江源 易游青海•特刊 PDF 上一版 下一版

从发现青海到爱上青海

——《中国国家地理》眼中的青海之美

2021年12月至2022年1月,《中国地理杂志》官方微博公众号发布了十条介绍青海美景的短视频,短短两个月的时间,《中国地理杂志》官方微博公众号对一个省份予以如此高密度、高频次报道的现象较为罕见。青海凭什么吸引了世人的目光?青海的美景又有怎样的优势特色?西海全媒体记者独家连线《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的编辑、记者,探寻他们眼中的青海之美。

西海全媒体记者 李皓 吴梦婷

1

发现青海就是发现不一样的美

张婷,国家地理策划编辑,2019年由她策划出版的《发现青海》一书,系统地介绍了青海境内的100个最美观景拍摄地,《发现青海》以数万册的发行量,创造当年出版业的奇迹。

“一方面,因为地理构造的原因,中国大体量、大气度的美景,几乎都集中在西部;另一方面,‘发现’本身也表明生活在中国中东部地区的人们对于青海乃至整个西部的了解还很有限,这给图书制作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张婷说。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社长李栓科先生说:“提到青海,许多人都会想起青海湖,以及这里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这些都是对青海标志性的认知,但这远远不够。”

令人意外的是,相隔几年后,《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对青海的“发现”依旧没有终止。

在2021年12月和2022年1月,《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官方微博推出的与青海有关的短视频中,一些曾经未引起人们关注的“小众美景”闯入了人们的视野。

据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统计,2021年外地人来青旅游的10大旅游目的地中,乌素特水上雅丹、阿咪东索、茶卡盐湖这些旅游景点成功入选。

2021年12月,《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的官方微博艾肯泉的短视频推出当日,便收获了十余万的点击量。

“‘小众美景’之所以受到热捧,主要是因为‘小众美景’满足了观者的好奇心和发现的欲望,兑现了观者对自由、浪漫的想象,渐次成为观景的一种趋势。‘小众美景’不一样的美,让人们从另一个角度认识青海。”张婷说。

2

无滤镜美景引燃视觉风暴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官方微博在小柴旦湖短视频的推荐语中曾如是写道:“有一个地方,天空湛蓝,湖水澄净,无人干扰。”

这样的评语基本概括了《中国国家地理》眼中青海美景纯净、高远的基本特征。

“我们要求摄影师在拍摄青海美景时不得使用滤镜,就是希望能为观者提供最真实的视觉体验。”张婷说,“可以说,纯净是青海吸引外地人的首要元素。”

水碧、山青、冰净、雪白。纯净的审美感受来自于青海良好的生态环境。

张婷说,随着三江源国家公园的宣传力度不断加大,青海的生态优势逐渐被更多人所熟知,生态观景逐渐成为青海备受外地游客喜欢的观景项目,这是青海的显著优势。

据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提供的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青海省全省接待游客3973.42万人次,同比增长20%,青海美景引动了青海观景热潮。

在张婷看来,《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官方微博对青海美景的集中“轰炸”,依旧是“发现”的延续。

她说,在图书编辑的过程中,青海备选的美景其实有很多,只不过是出于图书编辑和拍摄者抵达的难易程度的考虑,才选择了100个青海境内最适合拍摄的美景,未被《发现青海》收录的美景远远不止100个,其中不乏在两三年后,迅速走红的网红打卡地。

青海的美景为何如此丰富?李栓科说:“从大视角来看,中国可以划分为三个自然区:西部干旱区、东部季风区和青藏高原区,这三个区域的气候、地形、植被迥然不同,青海恰好处于这三个区域的交会处。”

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青海兼具了青藏高原、内陆干旱盆地和黄土高原的三种地貌,汇聚了大陆季风性气候、内陆干旱气候和青藏高原气候三种气候特征,孕育了不同的自然景观。

青海省旅游从业者王继善说:“在青海你能看到森林、草原、冰川、雪山等多种自然景观。”

这在全国其他省份是十分少见的,这是青海独有的魅力,可以说,青海美景的多元性刷新了青海的存在感。

4

一个适合年轻人“尽情撒欢”的地方

在当代,观景和旅游几乎成为了“同体”,张婷认为,因为海拔高度和气候条件的限制,来青海实地观景不得不考虑到观者的年龄和身体状况等诸多因素,而这也强化了青海的神秘性,成为青海美景一经《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官方微博推出,就能收获高点击量的原因之一。

根据携程大数据显示,2021年,来青游客的年龄以“80后”“90后”为主。《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官方微博的推荐语中也强调,青海是一个适合年轻人“尽情撒欢”的地方。

更重要的是,随着人们旅游观念的改变,沉浸式的旅游方式,逐渐取代单纯的游览观光,成为旅游方式的主流,青海的高远、辽阔甚至荒凉,满足了年轻人对“诗与远方”的想象。

在当代人驱远、猎奇旅游心理和对观景地排他性和独特性的心理作用下,外地游客对青海美景的喜爱程度持续升温。在张婷看来,审美体验的改变,赋予青海美景以新的涵义,这就成为青海美景被“发现”和定义的基础。

5

航拍提供看待青海的独特视角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官方微博2021年12月至2022年1月刊播的与青海有关的美景短视频,大部分是航拍视频。

张婷说:“经过相关审批程序后,青海为无人机爱好者提供了广阔的实践、拍摄的空间场域,这是青海观景的新现象。从文化学的角度上来说,青海为人们看待世界,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实际上,无人机正是不少人“发现青海”的借助工具。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市文体旅游广电局局长唐拓华介绍,茫崖市境内的艾肯泉就是网友在航拍过程中发现的一处网红观景地。

“青海具有显著的航拍优势,这里空气无污染,透明度很好,加之视野开阔,没有遮挡物,适合无人机的飞行。艾肯泉只有从高空俯瞰才能发现它形似‘魔鬼之眼’的独特造型。”唐拓华说。

6

空间距离不再是实地观景的障碍

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的信息显示,2021年来青旅游的热门客源地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上海、北京、广州。上海距青海省省会西宁2214公里,乘坐飞机3个小时便可到达,乘坐火车需要24小时左右;北京距离西宁1636公里,自驾大约需要20个小时;广州距西宁1861公里,飞行2个小时便可到达。现代交通的发达,为省外游客来青海观景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遥远的青海不再遥远,朝发夕至不再是传说。

2021年,针对外地游客的观景需求,青海推出了两百多条旅游路线,其中7条在2021年入选了“十大黄河旅游带”精品线路,同时设置了两家4C级自驾车营地,以满足外地游客的观景需求,让更多的人实现来青海实地观景的梦想,从而让省外游客对青海美景有了更多的了解。

“青海的美景至今仍在不停地被‘发现’,但已有不少人成为青海美景的铁粉。”张婷说,“从发现青海到爱上青海,其实并不难。”

图片由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