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剑在手势如虹

□祁小宁

高原初春的黄昏乍暖还寒,一群佩戴绶带的耄耋老人,兴致勃勃地出现在位于西宁市海湖新区的青海大剧院门口。他们曾经工作生活在新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二二一厂,今天应邀观看由青海省演艺集团创排的歌剧《青春铸剑221》。

赓续红色血脉

守内容之正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军事实力和经济水平非常低,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为了抵御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打破大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尽快增强国防实力,保卫和平家园,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毅然作出发展“两弹一星”,突破国防尖端技术的战略决策。由此,以研制导弹、原子弹和科学试验卫星为主要内容的“两弹一星”工程拉开帷幕,成为新中国重大国防工程。

歌剧《青春铸剑221》正是取材于这段波澜壮阔令人扬眉吐气的史实。该剧运用戏剧艺术丰富的表现手段,凝练加工为“序幕”“高原梦想”“一路闯关”“保密信箱”“爆轰决战”“尾声”六个章节,结构疏密有致、张弛有度,剧情跌宕起伏、引人入胜,音乐时而令人血脉偾张,时而又如行云流水,舞台意象诗化、回味无穷,以点带面,以面带全,不经意间就能叩响观众心弦,让人一起回到那段虽尘封已久但始终激荡人心可歌可泣的峥嵘岁月……20世纪50年代末,为铸就和平利剑,数万科技人员、军人、大学生、工人怀揣报效祖国的梦想,舍弃小家,奔赴青海金银滩草原,在221基地隐姓埋名,忍受高原恶劣的气候环境,在基础条件十分薄弱的情况下,奉献青春、挥洒热血、攻坚克难,为百废待兴的新中国自主研制原子弹和氢弹。与此同时,一千多户金银滩草原的牧民,响应党和政府号召,赶着牦牛和羊群迁出了世代居住的家园……最终,“邱小姐”在罗布泊成功试爆,在全世界面前炸开了一朵耀眼的蘑菇云。新中国利剑在手,摆脱了核遏制和核威胁,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巨大贡献。

剧作用全景式手法勾勒了新中国自主研制“两弹一星”隐秘而伟大的历史进程。通过梁振道、沈思源、齐觉霖、李艳等一组群体形象的刻画,于细微处见真章,把宏大的主题用几个可知可感可信的普通故事呈现出来,诠释产生强烈震撼的艺术效果。一是原始记录性与艺术性相契合,尝试新的戏剧舞台样式。以“摄影者”的视角,剪辑真实的纪录片影像资料,运用现代舞台丰富的多媒体表现手段,巧妙地把剧情串联起来,使观众身临其境,与剧中人生发共情、引发共鸣。其中相融互洽的时代性艺术性特征,也为红色题材的深度开掘提供了典型范例。二是多侧面全景式描画,更加凸显结构独特,格局宏大。剧中注意用特定历史年代特殊历史人物的性格和命运去感染观众,使大情、大义、大爱的主题得到升华。剧作从研制核武器切入,却没有仅仅局限于研制过程,而是视野开阔,构建相辅相成的副线,在再现核武器研制宏大现实场景的同时,着墨儿女情长的感情线,让物理时空和心理时空纠葛交织,并行不悖。艺术来源于生活,艺术感染力来自于高于生活的艺术真实,来自于政治性与人性的和谐统一。典型情境,紧凑情节,真挚情感,提升了戏剧舞台张力,使观众如沐甘霖,释放情感体验,获得审美享受。三是全剧以音乐创作为核心,用戏剧性、抒情性、时代性交汇的音乐语言表现了红色史诗性内容。该剧五位主要角色,都拥有令人荡气回肠的核心唱段。其中《青春铸剑》《向西向西》《青春的火焰在高原燃起》《时光荏苒》等唱段紧贴剧情,凸显时代特征,或激情澎湃,响遏行云;或幽咽婉转,余音袅袅。剧中几个主要角色的咏叹调、宣叙调,以及群体演员的重唱、合唱,尤其是地方民歌和舞蹈场面音乐的使用,在音乐上形成了多层次、多色彩的强烈对比,使舞台呈现更加丰富,对于塑造人物、讲述剧情、推动情节也起到了积极作用,从而使音乐与戏剧完美结合。全剧平实易懂质朴亲切,音乐风格豪迈激越抒情细腻,表里相融,为提升主题和情感、突出人物形象起到了画龙点睛的重要作用。

不落窠臼

创艺术形式之新

歌剧《青春铸剑221》甫一走上舞台,亮点频现,散发不同凡响的气质。其一,物质化舞台奢而不俗。剧作充分运用现代舞台丰富的物质化表达手段,将舞台空间合理切分,巧妙搭建高低错落有致、暗藏机关变化的旋转舞台。乍一看显示屏,酷似原子弹爆轰模拟实验场,随着剧情的展开,旋转舞台旋即变换为火车车厢,嘎斯51,山峦叠嶂,运算车间,炸药车间,苏州阁楼……在新奇变化中让观众目不暇接,产生强烈视觉冲击,满足美的享受。其二,代入式表演恰到好处。即时摄像投影以及“摄影者”参与剧情表演。剧中一位二二一厂的后辈从头至尾用摄像机记录着父辈当年奋斗的足迹,精彩处亦会即时投影在显示屏上,演员的一举一动以及通过他的摄像机镜头传达的幕后戏,观众尽收眼底,如临其境,产生强烈的代入感,开启感官享受的闸门。其三,致敬二二一厂前辈情真意切。青海省演艺集团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作生产无愧时代、无愧人民的优秀文艺作品。剧目立项后,深入二二一小区入户采访,聘请“核二代”担纲顾问,首演时邀请老一辈二二一厂人前往青海大剧院,为他们佩戴绶带、赠送纪念品,并将他们请上舞台参与演出,在聚光灯下向前辈致以崇高敬意。其四,与时俱进创新宣传,不遗余力为剧目摇旗呐喊。排练演出期间分别策划了“小剧迷”探班剧组;剧目顾问书店解密221基地尘封的历史;主创主演大剧院见面会;致敬幕后英雄等活动;运用网络媒体持续不断开展“青春铸剑221:诵读”活动,引导青年一代走进剧场,重温红色革命历史,举办剧场党课暨主题党日活动,着力讴歌为“两弹一星”事业兢兢业业、默默奉献的无名英雄。

主动思维

鼓实干之劲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青春铸剑221》是青海省演艺集团成立以来创作的首部歌剧作品。创作伊始便得到了省委宣传部和省文化和旅游厅的高度重视、大力支持。青海省演艺集团审时度势,把握机遇,充分认识、全面衡量集团各方面的优势与短板,整合有限的人财物资源,力邀精英荟萃的国内主创以及制作精良的顶尖团队展开全方位合作。硬是凭着一股“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主动作为、笃定实干的劲头,出色完成了剧作的编排及演出。

三年多的筹备与创作,青海省演艺集团为了打造一台内容与形式完美契合的舞台艺术作品,遍尝苦辣酸甜百般滋味。他们始终以深入挖掘本省红色文化资源和历史文脉,以弘扬地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青海故事为己任,带着对“两弹一星”精神的敬仰执着于艺术创作。主创团队先后4次赴海北藏族自治州原子城二二一厂旧址、“两弹一星”理想信念教育学院等地进行深度采风,重温革命先辈在原子城艰苦卓绝的峥嵘岁月,对“两弹一星”研制历程、精神实质及时代价值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主创团队先后参观了爆轰试验场、二分厂和原子城纪念馆,现场听取工作人员的详细讲解。多次召开创作座谈会、剧本审稿会,对剧本、音乐、舞美、服装等讨论、修改。与此同时,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青海省演艺集团组织声乐演员和相关人员举办“青海省民族歌剧人才培训”封闭式训练和学习,集中全省艺术力量为剧目提供人力保障。为成功塑造角色,演员们反复琢磨、强化训练,以饱满的精神面貌和精益求精的创作态度完成排练演出,力求高质量展示。节假日成了奢望,亲人们久未团聚,一切都为剧目完美呈现让路。在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新时代,这些正是对“两弹一星”精神内涵的生动诠释和具体实践。

“我以青春热血为国铸剑,我用激情和智慧挺起国之脊梁,在三江之源,在昆仑之巅,金银滩,二二一,将托起和平的希望!”铿锵豪迈的合唱催人奋进,老一辈二二一厂人身披绶带登上舞台,在聚光灯下向观众挥手致意。微笑的面容,满头的白发,让观众们肃然起敬。正是他们,无怨无悔挥洒青春,用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意志谱写时代芳华,新中国才能傲然立直腰杆挺起胸膛。

期待这部彰显中国精神、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有信仰、有温度,歌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新中国红色血脉的歌剧常演常新。也期待更多的观众走进剧场了解青海,了解那段让人难忘的风云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