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青海篇章 PDF 上一版 下一版

抓产业,贾书记变身“牛”书记

贾贵保召集村民代表大会商量新建规模养殖场如何经营事宜。
贾贵保和村党支部书记在索太本家了解养殖大户办理养殖手续情况。通讯员 马文林 供图

本报记者 尹耀增 通讯员 才旦卓玛

“好消息!好消息!后天有人来收牦牛!谁家里有要出栏的牦牛,这两天上点心,争取卖个好价钱。”

“收到了,谢谢贾书记。”

……

7月29日,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泉吉乡年乃索麻村第一书记贾贵保在年乃索麻村微信群里高兴地给大家分享着消息。

2023年6月,贾贵保来到青海湖西岸的年乃索麻村,开始了第一书记的使命,抒写着一名普通共产党员的驻村帮扶情怀。

巩固脱贫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关键,也是贾贵保驻村后最重要的工作。

驻村伊始,贾贵保在村“两委”的配合下,开始走街入户了解村情民意,产业发展等。通过大量的走访,贾贵保发现年乃索麻村集体经济产业结构单一,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

问题发现了,就要对症下药,贾贵保协同产业促进队队员与村“两委”积极统筹谋划、协调配合,坚持“党建+”模式,通过实地调研,决定把巩固和壮大上一届驻村工作队创立的“订单式养殖牛羊销售计划”模式品牌作为核心任务,持续激活和拓展“收购端”和“销售端”的潜力,努力以订单收购促消费帮扶,实现强村富民目标。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发展牛羊养殖、订单式牛羊肉销售等特色产业,今年春节和元宵节期间,年乃索麻村依托村属企业完成牛羊肉销售量1.69万公斤,实现净利润21.14万元。看着乡亲们脸上绽放的笑容,贾贵保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第一炮打响了,我们还要想办法继续拓宽牛羊肉销路。”

为抓好产业发展带领村民增收致富,贾贵保经常和村里的致富户、老党员、老干部座谈交流,虚心听取牧民群众的意见建议,这让他更加深刻体会到务工就业是统筹解决青海湖生态保护与农牧民生计增收的重要途径,他研究制定产业规划,探索“原产直供+村集体经济+就业”的发展模式,为困难家庭介绍就业岗位4个,月均增收3500元。

在工作中贾贵保发现,通过保险保障兜底的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意外事件造成的返贫风险。作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青海监管局派驻的第一书记,贾贵保积极发挥派驻单位的优势,积极协调阳光财险青海公司为全村牧民捐赠人身意外伤害险,推动村“两委”为全村农牧民购买乡村振兴保险,积极推动困难群众因病因灾保险理赔,截至目前,已赔付脱贫群众7人,金额3.5万元。

让乡村更美、人更舒适,离不开精细化、科学化的管理治理。贾贵保把强支部、带队伍作为首要任务,通过不定期组织村干部学习,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理论素养,找准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等工作的结合点,切实把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

贾贵保认为,乡村振兴离不开金融支持,在他的协调下,刚察农商银行泉吉支行与年乃索麻村党建共建,以“金融活水”涌流激发乡村振兴“动力源”。

“现在,我们不需要跑到城里、镇上,也不需要求人,在家门口就能贷到款,做生意、搞农业项目不用再为资金犯愁了。”年乃索麻村返乡创业大学生多杰笑着说。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留下回村的大学生创业不仅能给乡村振兴带来新产业,还能带来很多新想法。”贾贵保说。

近年来,针对乡村青年人才紧缺、产业发展单一等问题,贾贵保努力通过打造回乡入乡平台、奖励典型、结对培训等方式,全面推进“青年创客联盟”建设,助力产业振兴注入新鲜“血液”。

这是贾贵保和泉吉乡其他驻村“第一书记”发起的惠民举措之一,他们协商县农商行建立了网上“快付通”平台,专门为创业青年农牧民提供快捷的小额贷款服务。

“贾书记给我们牧民群众很大的帮助,拓宽了村里牛羊肉的销售渠道,让我们的日子有了‘盼头’,对于村里人、村里事,他都记在心里,答应的事,从不食言。”在老乡的眼里,贾贵保为群众办事认真,取得的效果看得见,感受得到。

自驻村以来,贾贵保迅速转变角色,做到“吃住在村里、工作在一线、成绩在基层”,不断拓展发展思路,建立积分“超市”,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党员开展交流互动的“微讨论”,增强村“两委”凝聚力。依托远程教育站点“远教助学”,学习乡村振兴战略部署、政策要求和各项民生举措,变“门外汉”为“行家里手”,帮助村里理清发展思路,使推进乡村振兴有底气、有尺度、有温度、有成绩。

这个夏天,贾贵保和广大驻村第一书记一样,在青海湖西岸的草原上忙碌着,在田间地头、群众身边商量着如何进一步发展产业增加收入,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