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综合新闻 PDF 上一版

让“好声音”传遍千家万户

——记第一季度“青海好人”马春龙

工作中的马春龙。受访者本人供图

本报记者 牛玉娇

“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受之有愧。”见到海东市循化县融媒体中心记者马春龙时,他正在办公室擦拭他心爱的相机,说起不久前被评为2024年第一季度“青海好人”,他如是说到。

马春龙,一名工作了17年的新闻工作者,在他眼中,相机是他的“宝”,在同事眼中,他是大家的“宝”。

循化县委宣传部新闻中心副主任陈学菊说:“他可是我们这儿的一块宝,这些年兢兢业业,出了很多好新闻。”

陈学菊所说的“这儿”,不止是在循化融媒体中心,也指在整个循化县。

与人民同在,用真情传播感人故事。马春龙,在职业生涯的17年间,用一台摄像机、一支笔、一个本,始终冲锋在新闻一线,用镜头见证着、用笔尖记录着,不仅把新闻写在循化大地上,更是把新闻写在了群众心坎上。

时间拨回至2023年12月18日,甘肃积石山6.2级地震波及青海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化隆回族自治县部分地区,其中,循化县道帷藏族乡、清水乡、白庄镇等地区受灾严重。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马春龙和所有人一样,在地震的猛烈晃动中,安抚着妻子和孩子,那一夜余震不断,但他知道自己即将前往一线,用自己的镜头告诉人们“不要怕”。

当天夜里,马春龙跟随循化县主要领导前往震后巡查第一站——积石峡水电站。

马春龙说:“水、电是关乎老百姓生命的重要因素,尽管路上巨石从山顶滚落,路面塌陷,但县委县政府的干部依然不慌不乱,仔细检查和询问电站是否受损,我的摄像机一直开着,生怕错过哪个镜头……”

事发突然,没有安排、没有策划,也没有团队,马春龙只身一人,凭现场的应急反应,始终将镜头对准党员干部,对准受灾现场,将最真实的情况记录下来。

他说:“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用影音记录下真实感人的场景,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新闻不仅能传递信息,在特殊时刻,更能引导舆论、鼓舞人心。”

地震后马春龙始终在一线,他见到了地震发生时人们惊慌失措的样子,见到了党员干部安抚村民、提供物资保障的样子,见到了村民齐心协力搭帐篷、建板房的样子,见到了爱心企业捐款捐物的样子……

随后的抗震救灾过程中,马春龙主动请缨,报名参加“循化县宣传小分队”,深入白庄镇民主村驻扎,在这里,他和村民同吃同住,并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记录着、影响着身边的人。

刚到村里的头两天,马春龙四处拍摄,救灾队伍在哪里他就在哪里,一次偶然,他扛着摄像机走进了民主村72岁老人马才里木家的帐篷里。

“外面真的很冷,可一进帐篷,炉火正旺,老爷爷和家人围着火炉吃着牛肉面,聊着天,温暖的味道扑面而来。”

除了看到这些,马春龙在这间帐篷听到了至今令他难以忘怀的话语。

马春龙说:“我当时问老爷爷,这两天家里情况怎么样时,老爷爷说,受灾了,房子受损了,但政府给了我们最大的关怀,有牛肉面吃,有帐篷住,干部抛家舍业的来帮我们,我们一点都不害怕……”

那一刻,马春龙更觉自己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受灾情况、救援情况、生活情况、紧缺物资的发放和安置情况……马春龙扛着相机,拿着本子和笔,足迹遍布循化地震灾区各个救援点、医疗点、安置点和排险点,他一边写稿,一边整理镜头,有时需要现场制作,有时找信号回传素材,充分展现了一名新时代全媒体记者的使命担当。

在灾区的15个日日夜夜,马春龙以一个记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真实记录了循化县抗震救援工作和灾区人民抗震救灾的温暖瞬间,先后高效完成了30期特别报道,在中央电视台、青海电视台、海东电视台、循化新闻、循化融媒视频号等平台发布。

除了拍摄任务,马春龙在采访间隙主动充当志愿者角色,帮助安置点工作人员搬运分发救灾物资、搭建应急帐篷和板房、宣传讲解抗震救灾知识、开展心理安抚工作,将党和政府的关怀传递给身边的村民。

马春龙说,家乡受灾,那么多人深入一线,大家都在为了重建美好家园而付出努力,彼时的他不仅要扛起记者之责,为时代放歌,更要做好志愿服务,传递党的好声音,让大家感受到生于华夏何其有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