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 润 河 湟

本报记者 牛玉娇 陈俊 谢梦茹

绿色是美好生活的底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海东,作为黄河上游重要生态功能区、青海东部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在生态安全格局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

牢记“国之大者”,立足“三个最大”省情定位和“三个更加重要”战略地位,海东市扛牢维护生态安全政治责任,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发展的基本前提和刚性约束,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让更多生态福祉和绿色福利惠及群众。

在河之洲

绿水绿渔绿产业

山峰高耸,黄河碧波荡漾。6月3日,位于黄河岸边的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德恒隆乡哇加滩村,山水映衬下满目绚丽。向河道中央望去,清澈如镜的河面上,大大小小的方形、圆形网箱紧密排列着,水面下的鱼儿欢快畅游。

水域资源丰富、高原气候独特,依托黄河,化隆县发展了这片“水上牧场”,孕育着即将销往全国各地的高原“冷水鱼”。

“黄河水孕育出当地的水产养殖业,利用黄河水资源优势,当地的冷水鱼养殖逐步产业化、品牌化,发展绿色生态渔业,为农业经济发展注入坚实的产业活力。”化隆县农业农村和科技局副局长冶占祥表示,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就要推动水产养殖业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在网箱的通道处,海林渔业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马海林,正向网箱内抛撒鱼食,小鱼竞相跃起,网箱内水花四溅,构成一幅鱼跃水漾的优美画面。

马海林说:“我们养殖户靠水吃水,所以很注重河道水质的治理保护,养殖中选择了不会因繁殖导致基因污染的三倍体虹鳟鱼,做到零污染、零排放,并使用无任何添加剂的绿色饲料,在保证成鱼品质的同时,确保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残饵、鱼粪等废物全回收,降低对河道水质的污染。”

2022年,在政府扶持下,马海林的所有养殖网箱都“穿”上了“环保网衣”,这既便于收集粪便和残饵,同时还可以避免鱼苗逃进河道,有效保护黄河河道水生态不被破坏。

化隆县农业农村和科技局水产产业服务中心主任李林辉介绍,化隆县严格要求养殖户提高生态环保意识,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水域环保力度,每个季度都会进行一次水质、鱼病、药残检测,加大渔业养殖监管力度,解决传统水产养殖方式造成的水域环境污染问题,提升生态效益。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化隆县在淡水渔业的绿色发展上一直在不断探索,2022年,通过省农业农村厅的支持指导,化隆县选点在马海林的合作社开展“陆基循环水养殖模式”试点探索并进行示范推广。

据介绍,“陆基循环水养殖模式”是引进智能化控制技术、水质监测系统,在陆地上进行工厂化的养殖模式,可有效提升水产养殖自动化程度,提升尾水自净能力,通过“陆基养殖+网箱养殖”方式,让养殖户坚持产业绿色发展,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李林辉说:“从黄河网箱养殖逐渐向陆基养殖模式的转变,实现工厂化陆基渔业模式,缩短养殖周期,增强抵抗自然灾害能力,为养殖户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也能够为保护黄河生态贡献力量,保证‘水上牧场’绿色可持续发展。”

在河之岸

润农润田润百姓

盛夏时节,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境内的黄河,与青山、蓝天、白云交织出一幅壮丽的画卷。

黄河流经循化县域90多公里,因为黄河,这里旅游景点星罗棋布,因为黄河,国际抢渡黄河极限挑战赛享誉中外,因为黄河,循化成为大美青海、“醉美”海东的一颗璀璨明珠,黄河不仅给这里带来了无数的游客,也给这里的居民带来了无限的希望。

5月24日,黄河清水湾畔的清水乡下滩村特色露天蔬菜种植基地,村民正在忙着栽植线椒苗,虽然未到采收季,但临近国道的“和美集市”里,依然有游客在购买特色农产品。

下滩村村主任王刚和青海天香两椒有限公司总经理韩得林纷纷到场,一个忙着跟村民了解种植情况,一个忙着安排工人干活。

王刚边走边向记者介绍:“我们村地少,人口也少,这块地原本是块撂荒地,河岸边的环境也不好,依托黄河这么好的资源,也没有发展起来啥产业,现在好了,有了种植基地,我们的村集体经济壮大了,村民也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据了解,2021年开始,循化县农业农村和科技局依托高原冷凉气候和临近黄河的区位优势,对这块地进行平整和开发,经过几年的种植和打造,下滩村特色露天蔬菜种植基地占地面积达40多公顷,除种植线辣椒外,还种植陇椒、西红柿、瓠子、草莓、茄子、西葫芦、黄瓜、西瓜等特色蔬菜10余种,不仅规模化发展起了现代农业,也为当地观光旅游、生态休闲产业提供了支撑。

曾经的撂荒地,华丽转型为国道旁的靓丽风景线,种植技术和规模日渐成熟,种植基地由下滩村村集体所有,由本地企业青海天香两椒有限公司负责运营,公司不仅每年给村集体62万元土地流转费用,还能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仅去年,基地年产优质农产品30万公斤,发放人工工资90余万元。

循化县农业农村和科技局种子站技术员韩海明说:“水养地、地养人、人护水,我们循化的线椒依托河岸种植,品质上乘、香而不辣,成了循化县知名的农产品,为了保护好母亲河,我们采用的都是有机肥,每年进行残膜回收,目的就是要塑造丹山碧水的美丽景观和沿岸特色农业生机勃勃的风貌。”

如今,循化县以“打造黄河上游生态旅游文化带”为契机,以“全国农业观光旅游示范县”为依托,种植循化县线辣椒面积达1666.6公顷,打造百亩以上线辣椒基地12个、千亩线辣椒示范基地4个,“小辣椒”已成为助力循化县群众增收致富的大产业,郁郁葱葱的蔬菜基地和奔流而下的黄河,已成为这座城市的亮丽“金名片”。

在河之家

护山护绿护生态

黄河沿岸,人们逐水而居,文明也因水而兴。在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潺潺黄河蜿蜒东流,哺育了民和三川子民,滋养着这里的林林果果。

一场淅淅沥沥的夏雨,让“青海第一村”马场垣乡下川口村清新脱俗,“绿化老人”武善祥和往常一样,骑着电动小摩托,冒雨穿过泡桐花形成的“隧道”,来到他日以继夜操持的“绿色家园”,查看他亲手打造的“绿色银行”。

杏树林里,枝丫上挂满鸽子蛋大小的杏子,密密麻麻的果实把树枝压弯了腰,武善祥身披雨衣,查看挂果情况和土壤墒情。

“这些是我近几年补栽的,长势很好,已经扎根在这片大红山了,那些结了桃子的大树是十几年前栽种的,存活下来很不容易,有的连续三年没有成活,得一遍又一遍地补种,还要从别的地方拉来优质土壤填埋,改善土质,再加上天天都浇水,最后的一批终于活了下来。”武善祥深情地看着那些小树,犹如看着自己的孩子。

武善祥毕业于清华大学,退休前就职于民和县水利局,是一名有着5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到如今,他治理荒山已有20余载。

大红山属红壤土,酸性强,但是武善祥心中依然藏着“大红山披绿装的梦想”。为了在大红山上种出更多的树,他将自己所有的退休金和工资,全部投入到大红山的绿化中,有时还从亲朋好友处借钱。

在别人眼中,武善祥为了种树越来越“疯狂”,他为了方便种树,还在红土坡上建了几间房子。

春天进山种树苗、冬天上山挖树坑,僵硬的红板土,铁锹挖不动,他就用电锤一点一点地挖,像极了“愚公”,在他的感染下,家人也纷纷参与其中。

有人问他为了什么?他说:“我一定要在有生之年种更多的树,绿化荒山、产生经济效益、保护并防止黄河流域水土流失。”

有家人的支持和自己坚定不移的精神,红土坡变绿不再是梦想。

截至去年,他在荒坡上栽植了2000余株经济林,桃子和杏子的收入达到10万元,他将自己一生的积蓄投入到家乡的红土山绿化上,硬是把荒山变成了绿洲,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守护人”。

和武善祥一样,在民和县核桃庄乡排子山村,有个造林大户叫马生彪,历时17年,植绿了家乡的一片山地,可马生彪却依然不满足,当听到海东市掀起秋季义务植树造林绿化大会战的消息后,他和家人主动“参战”,新栽种了一万株树苗。

马生彪说:“植树贵在坚持、重在保护,要让黄土风沙消失在大家记忆中,我甘当生态屏障的播绿人,让青海的天更蓝、山更绿、水常清。”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因为有了植绿人的执著和坚定,滔滔不绝的黄河之水生生不息滋养着化隆的“杏林小镇”、循化的“黄河彩蓝”、平安的“杏福岭”、乐都的“大樱桃”以及民和的“天路桃源”……

(图片均由本报记者 陈俊 牛玉娇 谢梦茹 通讯员 李玉峰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