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开放合作 绿色发展 PDF 上一版 下一版

“执”生态之笔 绘满目青绿

本报记者 宋明慧

三江源即景。 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供图
藏羚羊。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供图
黑颈鹤。多太供图
青海湖普氏原羚。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供图
湟鱼洄游。 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供图
藏野驴。赵新录供图

青藏高原生态系统丰富多样、也十分脆弱,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现生态功能最大化,是青海各级党委政府的主要任务。作为青藏高原重要核心区域,青海承担着维护生态安全的重大使命。

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青海立足“三个最大”省情定位和“三个更加重要”战略地位,在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维度中谋定思变、抢抓机遇,不断推进生态文明高地和产业“四地”建设取得更大进展。

而今回望,孕育壮阔三江的大地上,“两山”转化路径持续拓展,保护和发展辩证统一,当生态和绿色的内涵不断延伸,生态价值、生态责任、生态潜力契合出最大“公约数”,“执”生态之笔,绘满目青绿,体现青海本地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正逐绿向“新”。

“中华水塔”坚固丰沛

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强调:“重中之重是把三江源这个‘中华水塔’守护好,保护生物多样性,提升水源涵养能力。”

于青海,生态是立省之本、发展之要,涉及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全省上下始终牢记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坚定不移做“中华水塔”守护人,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山水草木、万物生灵,努力让绿水青山成为最大的优势和骄傲。

履行守护生态安全重任,青海正在以打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践新高地为统领,奋力打造生态安全屏障、绿色发展、国家公园示范省、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生态文明制度创新、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七个新高地”,全方位推动更有力度、更高水平的生态文明建设。

持续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绿色空间不断扩容,生态底蕴更加厚重。而今,草原植被综合盖度达到58.12%,湿地面积居全国首位,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双缩减”,大气、水、土壤环境质量持续保持优良,全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多年保持在96%以上,长江、黄河干流、澜沧江出省境断面水质保持在II类及以上。

眼下正是湟鱼洄游季,“半河清水半河鱼”的生态奇观再一次上演。青海作为生物多样性最具代表性的区域之一,在一系列严格保护措施的实施中,生物多样性不断丰富。藏羚羊种群数量增加至7万多只,青海湖裸鲤资源蕴藏量恢复到12.03万吨,监测到高原旗舰物种雪豹数量超过1200只并在全省8个市州均有发现,普氏原羚种群数量恢复至3400余只,青海湖各种鸟类超过60多万只。

森林、草原、湿地、冻土、冰川等资源丰富,使得青海成为巨大的碳汇盈余地。有序推进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坚持供给端、消费端、固碳端协同发力,“碳达峰十大行动”稳步实施,金融支持“碳账户”体系构建,一批技术先进、绿色低碳企业入驻零碳产业园区,智慧双碳大数据中心挂牌成立,首个绿电溯源感知平台建成,新能源公交车占比过半。

“中华水塔”更加坚固丰沛,绿水青山成色更足,且看今日青海,山脉水脉人脉交相辉映,生物多样生态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国家公园多姿多彩

加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敢于争先、敢为人先,这是顺应时代发展主流的一次理念革新和创新之举,也是大美青海打响生态品牌,彰显生态魅力的时代之举,国家公园成为青海走向世界的亮丽“名片”。

从全国第一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省份成为中国首批国家公园设立省份之一,从首个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省成为目前国家公园最多的省份,国家公园里的青海多姿多彩。

在建设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上走在前头,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省份,勇于争当“优等生”,坚持规划引领,制定实施《青海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省建设总体规划》,出台制度办法、发布技术标准,形成了规范统一的自然保护地制度标准体系。

在无中创有、有中争优,坚持问题导向,青海着力破解“九龙治水”困局,构建起主体明确、责任清晰、相互配合的协同管理机制,完成了国家公园“一块牌子管到底”的历史性变革,形成了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九大理念”和“十五个体系”。

突出制度性创新,扎实推进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加强自然生态系统原真性、完整性保护。三江源国家公园率先建立了自然保护地制度标准体系,三江源国家公园总体规划发布;祁连山国家公园全面完成试点任务,将生态保护、宣传教育、民生发展、民族团结融为一体,首创“村两委+”社区共建共享模式;青海湖国家公园创建任务完成并进入评估阶段,形成了高原独有的“水草鱼鸟兽”共生生态系统。

在统筹推进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中,青海努力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园建设之路,生活在国家公园里的牧民群众成为了生态管护员,端上生态碗、吃上生态饭。牧民群众成为业余摄影家,记录青海生态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作品甚至获得国际野生动物摄影大奖,让全世界看到青海。

突出普惠性共享,创造性设立生态管护员公益岗位,牧民身份发生变化的同时是收入结构的变化和生态环保理念的不断深化。当河流湖泊、草原森林实现专人管护,筑牢青藏高原这一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正在成为青海各族干部群众的行动自觉。

产业向新“绿能”澎湃

生态于青海,是底色更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依托。让生产生活方式沿“绿”而生、向“绿”而行,以生态“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高质量建设产业“四地”正全力向前。

深入发掘绿水青山蕴含的生态内涵和绿色空间,生态优势正在转化为发展优势、后发优势。聚焦聚力产业“四地”建设,在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方面,制定了一揽子规划、方案和政策举措,攻克了许多世界级技术难题,逐步形成了钾、钠、镁、锂、氯五大产业集群。

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光伏羊”展示了生态保护、产业发展与民生改善之间的互利共赢,沙漠戈壁滩上的光伏板,减少水分蒸发量降低风速,也见证了清洁能源产业的壮大。

如今,青海新能源装机占比居全国首位,建成全国首条全绿电大通道,向全国15个省区市源源不断输送绿电。而且,随着产业优势的不断凸显,产业向着集群发展,西宁南川工业园区的“光伏”一条街,就是产业集群的典型。

充分发挥青藏高原“超净区”地理生态优势,坚持提质、稳量、补链、扩输,做大做强绿色有机农畜产品,青海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有机畜产品、有机枸杞、冷水鱼生产基地,特色农畜产品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广泛青睐,绿色有机成为“青字号”农畜产品的金字招牌。

当独特的自然资源为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提供先机,无论是山水景观还是乡村花海,把保护、发展与乡村振兴紧紧连在一起。青海着力打造“一芯一环多带”生态旅游发展新格局,碧波荡漾青海湖、“天空之镜”茶卡盐湖、多彩翡翠湖、祁连山下好牧场、门源花海等美名远扬,大美青海、山宗水源品牌越来越响。

立足生态优势,产业逐“绿”向“新”而进,为现代化新青海建设铺展活力“绿脉”。推进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取得更大进展,青海将牢记“国之大者”,坚持生态保护第一,坚决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