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开发区全面推进绿色算力发展和应用

本报西宁讯 (记者 张慧慧) 6月23日,记者从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了解到,围绕加快推进绿色算力发展和应用,开发区制定8项具体措施,积极融入全省“1+2+N”绿色算力基地整体布局,乘势而上做大做强绿色算力产业。

开发区将着力建设适度超前的算力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南川园区中国联通(青海)三江源国家大数据基地、东川园区青藏高原生态大数据中心、生物园区青海大学三江源数据分析中心、国家超算(无锡)中心青海大学分中心等算力基础设施建设。聚焦工业、先进制造业等优势重点行业,加快推动多元算力资源协同发展。积极争取省市更大电价优惠支持力度,建立绿电全生命周期追溯机制,提升数据中心用能效率。加快构建开发区联网调度、普惠易用、绿色安全的一体化算力体系,推动公共算力标准化互联互通。从产业生态、算力供给、软硬件适配、网络传输、调度运营、技术创新等多维度发力,形成数算融合新模式。

严格落实对新建扩建数据中心、人工智能产业、“数据要素X”试点示范工程等项目各类奖补助资金。根据算力服务企业入驻数量及规模,给予配套专项资金支持。支持企业在算力基地建设、创新应用、技术引领等方面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开展重大课题联合研究,制定绿色算力有关技术标准,建立全省最前沿的产、学、研为一体的科技创新体系,为初创企业创新团队提供算力资源、技术研发等服务。充分运用中国联通、长城科技、曙光信息、华为、阿里云等已对接骨干龙头企业以商招商,加强开发区绿色算力产业强链补链延链工作。

立足开发区资源能源,吸引和鼓励优质企业投资绿色算力产业项目,加快绿色算力新技术新应用的落地和实施,并且通过高质量的应用和数据反馈实现技术优化和迭代升级,构建健全的绿色算力产业生态系统,加快构建具有高端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的现代化产业体系。